黑龙江省大庆市侨办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几年来,大庆侨办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邓小平同志侨务思想,以侨法为准则,在国家和省侨办的领导与指导下,围绕大庆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发动全市广大归侨、侨眷开展为社会主义祖国多做贡献活动,发动侨务干部深入开展为侨服务活动,积极响应国侨办在全国开展的“兴国利侨”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全市归侨、侨眷和侨务干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对外交往中的桥梁作用,在实现新时期的三大任务中做出了一定贡献。在认真贯彻落实侨务法规和侨务政策的基础上,努力为侨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发展侨办、侨属企业和抗洪斗争中,都取得了一定成绩,突出了侨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认真贯彻落实侨法和各项侨务政策,坚持为侨服务宗旨,为归侨、侨眷办实事。
几年来,大庆侨办在反复宣传贯彻侨务法规和侨务政策的基础上,积极主动为归侨、侨眷办实事,调动了广大归侨、侨眷的积极性,受到归侨、侨眷的好评。
  按《保护法》和《黑龙江实施办法》的规定,对归侨、侨眷及其子女在升学、就业、住房等方面的困难给予不同程度的照顾,每年开出各种照顾证明信上百件,都得到照顾,有的漏报升学,派人专程到省侨办补办;每年自筹和向市政府请拨资金近万元,救济老、弱、病残、困难侨户达20户,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归侨、侨眷都非常满意;及时转发省侨办文件,保证归侨、侨眷在企业转制中得到妥善安排;落实侨法中关于“归侨工龄三十年以上退休的,退休金中的标准工资的不足部分由所在单位补足”的规定,经与劳动、人事部门协调沟通,该享受的都给予解决,有的还补发了以前应享受的工资。
  继《保护法》之后,《黑龙江省兴办侨属企业条例洲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进一步规范了侨属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保护归侨、侨眷合法权益,大力发展侨务事业的又一法规。我市侨务部门按着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进行了大力宣传,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协调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大力扶持侨属企业的发展,甘当企业的“娘家人”,积极主动为企业服务。侨办在调查走访侨属企业时,了解到归侨马成军办珍禽养殖场缺少资金,经过侨办助协调,由市华侨实业总公司担保,从华侨信用社贷款5万元,解决了马成军缺资金的困难,马成军很受感动。归侨杨锡元创办的美食乐公司要上新项目,扩建新厂房,侨办主动帮助找领导、找规划局、石油管理局进行协调;华侨物资公司要引进出租车项目,侨办帮助找主管市领导批项目,多次找公安局、交通局协调落实;大通汽车公司因为房产打官司,市侨办领导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找有关部门协调;争光彩扩部要动迁,侨办几次同市区有关部门联系协调,使其没有受到损失。市人大民侨外办不仅监督执法,而且为侨属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王丽华同志了解到美食乐公司、华侨物资公司有困难,她亲自找市领导和主管部门,帮助解决难题,使归侨、侨眷很受感动。
  我市侨属企业户数不多,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却很可观。从社会效益看:首先是解决就业人员300多人,其中下岗人员150人。其次是为地方培植了税源,仅美食乐公司几年来上缴税金150多万元;华侨物资经贸有限公司缴税额达500多万元。三是丰富和改善了人民生活,仅美食乐公司就有面包、糕点等150个品种,大大改善了市民的生活需要;争光彩扩印美化了油城人民生活,受到很好的赞誉。四是回报社会,赞助公益事业,归侨马成军先后办起运输车队、珍禽养殖场,他为村镇修路、维修校舍等花费10多万元;美食乐公司出资10余万元开展奖励特困特优学生和教师,慰问交警,会战者劳模等活动。从经济效益看,侨属企业几乎都是白手起家,积累了目前2100多万元资产,部分归侨、侨眷引资达2000多万元。同时侨属企业获得许多荣誉称号,如:美食乐公司获得国家食品工业协会质量效益先进私营企业、黑龙江知名品牌、黑龙江消费者信得过单位、大庆市卫生免检等荣誉称号,提高了侨属企业知名度,为归侨、侨眷争了光添了彩。
  二、充分发挥侨的优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大庆市委在九七年确定了“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战略部署,提出把招商引资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突破口,实施大开放战略,为我们侨务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开创大庆侨务工作的新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市侨办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侨务部门有广泛海外联系的优势,借助国侨办和省侨办的支持与帮助,充分发挥牵线搭桥的作用,采取以侨引侨,以侨引外;加强横向联合,密切纵向联系,请进来、走出去,采取主动参与、主动出击等措施和办法,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取得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一是通过在归侨、侨眷中开展向海外亲友写一封信,邮寄一份纪念品,提供一条经济信息,介绍一个项目,多交一个海外朋友“五个一”活动,向海外发出信息1000多条,宣传大庆、介绍乡情,加强了海外的联系,使老朋友亲属加深了友谊和亲情,同时又结识了一大批新朋友。侨眷戴华通过定居在美的亲属联系,介绍美国密西根州迈当纳大学商学院院长捷尔德、埃润思和另一大学教授黄祖欣女士来我市考察,同大庆石油学院在教育培训,互派教师交流讲学以及到美国短期培训厂长、经理等事项达成意向协议。美国客人还一再表示,愿与大庆在教育、培训等方面加强合作。
  二是抓住机遇广招商。为了切实发挥侨办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我们采取措施加大力度,积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真正使“侨”变成“桥”。
  98年3月,马来西亚嘉力集团董事会主席刘原同先生及夫人在港商林振伦的陪同下,来大庆市考察。市侨办抓住这个机会,在接待过程中热情向他们宣传介绍大庆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刘先生说:“对大庆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大庆人热情,大庆要比我想象好得多,回去后要宣传大庆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介绍更多的朋友来大庆发展”。在98年的哈洽会上,刘先生又专程带马来西亚外宾参观大庆展馆,主动向外商介绍大庆。
   三是加强横向联合,密切纵向联系,利用各种关系,扩大招商引资渠道。市侨办加强了与省内外侨务部门的联系,力争把外地客商吸引到大庆来,侨办主任魏虎林在北京参加全国侨办主任培训班时,已和多个城市的侨办建立了密切联系,他们表示愿意为大庆招商引资献计献策。哈尔滨市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主任夏青亲自陪同香港在哈市合资的“黑龙江恒特珍药业有限公司”总裁遇恒林、常务副经理李奎元来大庆,就建立产品销售点及开发饮料、药业等项目,进行了探讨、论证,达成意向协议。
  四是请进来,走出去,扩展渠道。市侨办抓住6月份哈洽会的机会,把华侨、华人客商请到大庆来参观考察、洽谈。这次哈洽会,市侨办请来美国、加拿大、俄罗斯、南韩、土耳其等国的华侨、华人10人,参观大庆新闻发布会及大同区招商新闻发布会,参加了大庆展厅。在侨办的引荐下,加拿大华人客商吴灿坚先生同大庆市外贸部门签订了“中心城市污水处理”项目协议,资金额达2.l亿元人民币。市侨办还请来美国黑龙江同乡会会长蒋丽莎女士等3人来大庆市参观考察。其中土耳其尼特贸易有限公司与大同区就保健酒生产达成意向协议。
  受市政府领导委托,市侨办领导参加厦门98国际贸易洽谈会的前期筹备和会中的组织工作。为了开好这次会,侨办领导积极同福建省侨办、厦门市侨办联系,帮助介绍外商以及外商外资联系、洽谈,为大庆市签订的意向协议三项,金额为6亿元人民币,占此次洽谈会大庆签约总额的三分之一。并交了一批新的海外朋友。侨办厦门市结交的朋友菲律宾三龙国际集团总裁王飞虎先生,一行4人于11月份应大庆市邀请,来大庆市进行商务考察,由侨办接待,王先生一行感到大庆投资环境好,决定签约7.7亿元人民币。今年正月初六,由市侨办牵头,全市又组成招商团到菲律宾开展招商活动,在王飞虎先生的协助下,成功地完成了赴菲招商任务,共与菲侨商签定5.五亿美元的到大庆投资协议。
  由市侨办和市招商办牵头组织大庆有关部门,参加国侨办、国家经贸委等部门98年10月份在长沙举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贸易洽谈会。经过市领导做工作及市侨办多次沟通,破格批准大庆市按省级待遇组团赴会。这次招商会大庆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派出了以杨信市长为团长,刘阜茂副市长为副团长的130多人的招商代表团。招商会的前期准备工作是由侨办在98年4月份开始运作的,主要项目收集、入网、前期项目对接、海外版文字宣传均由市侨办牵头进行,会前侨办已与海外七家客商联系发送传真25个项目(此25个项目在会上全部签约,近30亿人民币),为这次会议签约打下了基础。为了开好洽谈会,大庆市专办了记者执行会和项目洽谈会,侨办参会的同志带病坚持工作,克服种种困难积极联络,邀请了外商及省、部领导共210多名和10余名中外记者,参加大庆市举办的招商洽谈会,会上共签订54亿元人民币的合同及意向协议,排在此次洽谈会的第二名(参会共24个省、市单位),布展工作被大会评选为优秀设计奖和大会组织工作优秀奖,取得了很好效果。市侨办在此项活动中受到了国务院侨办。省侨办及市领导的表扬和肯定。
  市侨办除在为地方经济建设引资牵线搭桥外,还积极参与经济服务性工作,超额完成了大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引资工作指标,直接牵线与企业对接签约意向18.1亿人民币,合同资金2亿元人民币,到位资金8430万元人民币(市委、市政府给侨务部门引资指标为5650万元人民币),在年终招商引资表彰大会上,市侨办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招商引资贡献杯奖。
三、积极参加抗洪抢险斗争,协助灾区做好生产自救工作
  当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袭击大庆市的时候,大庆市侨办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办人员积极参加抗洪救灾工作。侨办人员虽然很少(4人),都积极主动参与,主要领导坚持在办日夜值班并深入抗洪前线运送抗洪物资和食品;年富力强的于守军同志参加抗洪抢险突击队,24小时随叫随到,参加押送抢险物资等工作;市侨办还组织人力,及时调查了解全市归侨、侨眷受灾情况,前去走访慰问,及时向有关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汇报灾情,争取了上级业务部门救灾款4万元;市侨办组织全办人员积极参加救灾活动,侨办包扶肇源两户侨眷受灾户,全办共捐救灾款物14000多元;多次到肇源县调查了解办里包扶的肇源县农业受灾户1100多户的灾情,中秋节送去l千斤月饼,帮助解决水泵2台,发电机2台,柴油9吨,协调市教委为中学重建校园拨款20万元,并帮助制订了救灾生产自救计划。
  在抗洪救灾中,市侨办还发出通知,动员全市归侨、侨眷献爱心,全市归侨、侨眷积极响应主动捐款捐物。侨属企业大庆美食乐公司董事长(侨眷)杨洪光同志主动捐款物达10万元。当抗洪英雄刘小强的事迹在电视台播放后,杨洪光带着慰问品到医院看望刘小强,并当场表示将解放军战士刘小强同志聘为公司荣誉职工,每月发给生活费500元钱,直到终生。消息传开后,在全市反响很大。石油管理局一位职工给杨洪光来电话说:“你的精神感染了我,我虽然是工薪阶层,每月只有千余元的工资,但我愿向你们学习,请你在每月付给抗洪英雄刘小强生活费时,请代我寄去100元钱。同时他还嘱咐杨洪光同志,不要暴露他的姓名等,作无名英雄。
  在抗洪抢险斗争取得阶段胜利的全市表彰大会上,市侨办有2人受到市里的表彰。
  四、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调动广大归侨、侨眷积极性,充分发挥各自岗位作用
  大庆侨办每年都举行两次以上全市性大型归侨、侨眷活动,使他们有机会交流经验,畅谈国内外大好形势,受到侨务法规政策等教育,提高归侨、侨眷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积极性和对外宣传自觉性。遇有重大节日和党的代表会召开等重大活动,每年基层有侨务工作对象的单位都相继开展各种活动,如茶话会、座谈会、联谊会等,使归侨、侨眷认真。自觉维护和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如:香港回归正值十五大闭幕,归侨、侨眷心情格外激动,侨办、侨联因势利导开展香港基本法学习座谈,提高认识;举办各种联谊会,总结侨务工作,畅谈大好形势,组织归侨、侨眷参加市里组织的“迎香港回归报告会”、“庆七·一迎回归联谊会”,以及走访慰问,协助新闻单位采访报道等,据不完全统计,仅97年,全市各二级单位在香港回归之前召开各种联谊会、座谈会、茶话会90多场次,近180O多人参加。
  五、加强侨务干部队伍自身建设综合和素质的提高。
  由于侨务干部队伍工作调换频繁,我们每年都对侨务干部队伍进行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开展学习、培训参观考察,提高侨务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为他们创造学习、侨务工作经验机会、提高素质的条件,分批组织侨务干部和主管领导到侨乡学习考察,有条件的到国外接触华人、华侨和国外风土人情,学习考察,使他们对国外侨情有初步了解,使他们开阔视野,提高对侨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主动做好侨务工作,增强做好侨务工作的信心,有力促进侨务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注重组织侨务干部参加各种法律、经济、微机、英语、旅游等专业知识学习,组织侨务干部到侨务工作较好的地方学习考察,不断提高侨务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
  大庆侨办还积极响应市直机关工委的号召,开展了“创文明单位、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活动,接着“廉洁、高效、协调、规范、文明”的标准,搞好机关建设,根据有关法规和借鉴外单位做法和经验,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就侨务工作内容、工作秩序、工作标准、工作时限、违示责任追究等进行公示,并在大庆日报进行公布。这种做法简便了办事手续,缩短了办事时间,增加了工作透明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既方便了群众办事,又有利于群众监督侨务工作,促进了机关工作,转变了职能,改进了作风,提高了为伊服务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