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市侨办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福清市是著名重点侨乡,旅外乡亲60多万人。福清的侨力巨大,“侨”是福清最大的优势。几年来,福清市侨办在市委市府和省市侨办的领导下,为充分调动福清籍海外乡亲爱国爱乡热情,积极参与家乡的各项建设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为争取侨心,吸引侨力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有力促进了福清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快速发展。1997年,福清市工农业总产值47%,市财政收入5.56亿元,比上年增长18%,已批办三资企业607家,投备总额30.3亿美元,其中侨资约占八成。
  97年,福清市成为全省第二个财政收入超5亿元的县(市),经济实力位居全省第三强。先后获得“中国投资环境百强县(市)”,“全国绿化百佳县(市)”,“全国科技工作、体育工作、教育两基工作先进县(市)”等殊荣,这些成就的取得,倾注了福清市旅外乡亲巨大的心血和热情,也有福清市新老侨务工作者的一份功劳。
  一、树立侨务工作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大力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
  多年来,福清市侨办积极参加福清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大型招商活动的接待工作,为林氏集团、姚氏集团,郑氏集团、俞氏集团、新加坡福清会馆等考察团的经贸考察活动给予周密组织安排,为飞龙食品公司、友联石油产品公司、东建房地产公司等投资项目给予多方面的协助,为有投资意向的侨胞介绍投资政策和程序。在接待工作中,始终注重介绍福清的投资环境和经济发展情况,并视情况安排侨胞参观和回送有关投资资料;同时,积极发挥中间媒介作用,为市领导和外经工作部门出境治谈项目提供有关资料,进行必要的安排。
  二、做好对外联络工作,加深旅外乡亲对家乡的感情。
  几年来,福清市侨办领导先后出访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韩国、美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通过出访,广泛地接触旅外融籍乡亲和社团骨干,加深了对旅外乡亲的了解,也加深了融籍乡亲对家乡的了解和对家乡的感情。特别是开展新移民工作,加强与澳大利亚、美国新移民的联络,并加强与香港、澳门同胞的联谊工作。市侨办每年接待回乡省亲访祖,观光旅游,投资兴业的侨胞约2000人次。1995年以来共接待一万多人次。他们中有老华侨,也有二、三代青年华裔和新移民,首次回乡访祖的二、三代华裔人数逐年增多,几年来侨胞回乡投资络绎不绝,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侨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福清市侨胞捐资兴办公益事业,总额10亿多元,1995年以来共捐资5.72亿元,仅1997年就捐资2.18亿元,创历年最高水平。侨胞的捐资侧重了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同时还注意把捐资引向边远贫困地区,以促进全市教育事业和经济均衡发展,使福清侨乡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
  四、认真贯彻侨务法规,为归侨侨眷办实事办好事。
  根据上级侨务部门的工作部署,福清市侨办认真地开展侨情普查,市财政拨给专用经费15万元,各个乡镇都在人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据统计,福清籍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分布在全世界73个国家和地区,共有624000余人。
  福清市侨办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每年9月是侨法宣传月,针对镇乡干部变化的情况,对新上任的镇乡领导进行侨务法规教育学习,抓住一、两件典型涉侨案件进行查处,共处理涉侨案件30多起,照顾三侨子女升学1000余人次,办理归侨侨眷身份认证6700人,救济难贫侨600多户,发放补助款近25万元,为难贫侨发放无息贷款15户,金额5.6万元。扶持难贫侨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努力为归侨、侨眷办好事办实事,在海内外产生爱护侨胞,凝聚侨心的良好影响。
  五、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提高福清的知名度。
  《玉融乡音》是福清市侨办主办的,也是福清市唯一对外发行的宣传刊物。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努力筹措资金,坚持创办15年。在内容、版面上不断改进提高。近两年,版面改为彩色版,开辟了宣传重点侨乡镇村和侨资企业专版,得到了海外内融籍乡亲的厚爱。每期向海外寄发5000份。《玉融乡音》95年获全省乡刊乡讯评比二等奖,两位编辑评为“全国侨报乡刊优秀工作者”,97年全省外宣工作会议得到通报表扬。
  市侨办向融籍侨胞赠送《福清投资指南》、《福清市志》、《闽江调水工程》、《融侨工业区十五周年》等各种书刊画册及贺年片3000多本,同时充分利用福清世联刊物《融情》宣传福清,扩大幅清在世界的影响,提高福清的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