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上海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是在上海市侨办指导下开展教育系统侨务工作的职能部门。近年来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在市侨办和教育党委的领导下,以积极进取精神,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取得了重要成果。
  在坚持党的领导,完善为侨服务工作机制和制度方面,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近年来一直把坚持党委对侨务工作的领导,完善为侨服务工作机制和制度,作为指导基层侨务工作的重要内容。教育工委党委有分管书记负责领导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统战处确定由处长负责具体侨务工作指导,确定一名侨务干部负责具体侨务工作,同时要求各有关高校党委配齐配强党委统战部的侨务干部。目前上海各高校党委统战部都有负责侨务工作的专职或兼职干部,形成上海高校党委侨务工作网络。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还与市侨联有关部门联系,指导华东师大等24所高校成立了党委统战部领导的学校归国华侨联合会或侨联小组,增加了党委领导的群众团体为侨服务的力量。在与侨界人士建立联系制度方面,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指导各高校党政领导、统战部和侨联同志逢年过节上门探访归侨、侨眷代表人士,已经形成上海高校侨务工作的惯例。一些高校定期召开归侨、侨眷座谈会,学校党政领导通报学校工作情况,听取归侨、侨眷的意见和建议,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出解答和处理意见,并且开始关心联系新华侨在国内的眷属。
  在条块结合推进高校侨务工作方面,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根据上海侨务工作社会化的发展趋势,积极主动与市侨办和有关区侨办联系,指导上海高校打破条块分割,推进高校与所在区条块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做好侨务工作。目前上海东北片区七所高校与杨浦区侨办、侨联,西南片区五所高校与徐汇区侨办、侨联,已经建立起互惠互利的实质性侨务工作合作关系,高校侨务部门发挥归侨、侨眷相对集中、社会层次较高、智力资源丰厚的优势,区侨务部门则发挥为归侨、侨眷直接提供社区服务的财力和网络优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取得了好的经验和成效。
  在依法维权护侨,切实保障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方面,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指导各高校党委统战部积极配合市侨办、市侨联,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上海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开展各项帮侨维权活动,要求各高校党委统战部依法护侨,为归侨侨眷多办实事。几年来,复旦大学侨办、交通大学侨联、华东师大侨联、华东理工大学侨联等单位在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的指导下,结合本单位的特点开展帮侨侨维权活动,取得较好的社会影响。
  在开展调查研究,鼓励和支持侨界人士为国为校服务方面,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具体指导上海各高校开展海外侨情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做好联系海外侨界人士的基础性工作。几年来经过调查摸底,不仅收集汇总了海外侨界人士基本信息资料,而且开展了新华侨重点人物调查研究,对目前由上海移居海外科技教育界的新一代华侨的基本状况、思想动态、科技优势及为国服务的潜力作了分析研究,并针对这些特点提出了改进海外联系工作的对策与思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指导各高校党委统战部充分利用教育系统海外侨界人士的各项优势,运用多种形式吸引他们为国为校服务。如争取资金捐助,促进上海高校基础建设;发挥校友作用,推动教育科研国际交流;广开门路,争取动员海外友人利用各种形式为国服务;关心帮助新归侨,鼓励他们为国为校多做贡献;以侨引侨,以出色的国内侨务工作吸引海外侨胞为国服务。
  在热情排忧解难,全心全意为归侨侨眷提供耐心周到的后勤服务方面,近几年市教育工委党委统战处对本系统归侨侨眷的经济收入和困难情况作了调查,有针对性地开展扶侨帮困工作。据统计,仅1998年一年,市教育党委统战处指导各高校党委统战部扶侨帮困共298人,总计金额803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