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荣的集体
|
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侨办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党在新时期制定的侨务工作基本方针和基本任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依法护侨,凝聚侨心,积极组织和带领全市的归侨侨眷投身到改革开放工作中去,为促进我市的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侨务事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 |
一、改革开放形势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转变侨务工作的内涵和方式。改革开放的大潮把侨务部门推向前台,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为充分发挥侨务优势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沈阳市侨办及时转变工作职能和工作重点,由重点开展落实侨务政策的工作向开展海外侨务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转变;为侨服务由单纯照顾服务向协调服务、发挥作用转变;为经济建设服务由单一牵线搭桥向全方位服务转变。解放思想,大胆探索,认真分析研究我市的市情、侨情,学习外地侨务工作的经验,树立大侨务观念,打破亲缘、地缘界限,把海外3000万华侨、华人都做为我们工作对象,走出了一条适合我市市情、侨情,开展海外侨务工作的新路子。侨务工作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地位有了显著提高。沈阳市侨办在两次机构改革,缩编减员的情况下,编制从不到10人,增加到20人,力量显著加强。
二、依法护侨,加大为侨服务力度,增强了侨务部门的凝聚力,归侨、侨眷的作用得到了发挥。侨务工作的基础在国内。为了充分调动归侨、侨眷立足本职,争做贡献的积极性,我们坚持深入贯彻《权益保护法》,狠抓基础,依法护侨,在争取侨心,为侨服务上下功夫。 |

带头人张宁
|
一是加强对我市侨务执法工作的监督
。会同市人大
,开展《权益保护法》贯彻情况的调查,并聘请归侨、侨眷担任《权益保护法》监督员,增强他们的依法维权意识,切实维护了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二是制定涉侨工作地方行政法规,相继出台了《沈阳市鼓励华侨港澳同胞投资规定》、《关于对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工作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的规定》、《沈阳市荣誉市民管理规定》。对加强全市侨务工作领导,从多方面维护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制定了《沈阳市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制发了《沈阳市归侨侨眷身份证》,使我市贯彻《权益保护法》更有针对性,更加具体化,促进了我市侨务工作法制化的进程。据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至今,共受理归侨、侨眷来信来访1000余件,基本上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帮助41户归侨、侨眷脱贫致富;协助185
名下岗归侨、侨眷实现了再就业,稳定了侨心,稳定了社会。
侨务政策的落实,调动了归侨、侨眷的热情,激发了他们在本职岗位争创佳绩,多做贡献的积极性。1995年以来,共有187名归侨、侨眷加入中国共产党,129名归侨、侨眷被选为全国、省、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1629名归侨、侨眷晋升了职称,438名归侨、
侨眷充实到各级领导岗位。 归侨、 侨眷知识分子获得科技成果141项。其中获得全国科技进步奖21项,
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8项,市级科研成果奖52项,有2
项填补了国家空白,有一名侨眷被选为中科院院士,7
名被聘为国务院学位评议组成员;17名被评为全国、省、市劳动模范,4名被授予优秀专家和中青年拨尖人才。一批学识渊博,造诣高深的科技人才成为我市跨世纪的学科带头人。
三、海外侨务工作形成了新格局。为了加速我市的对外开放,为促进经济发展服务。我们从沈阳的市情、侨情出发,打破亲缘、地缘的局限,牢固树立海外三千万华侨、华人都是我们的工作对象的大侨务观念,制定了“搭船出海,借梯上楼,依老交新,重点突破”的工作方针,走出去,请进来,通过各种方式广泛结交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不断拓展海外工作领域。
“搭船出海”,即搭乘侨乡之船,广泛结交非沈阳籍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主要采取了三种形式:一是密切与沿海侨乡侨办的联系,广泛联系海外华侨、华人朋友。二是建立友好侨办关系,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三是积极参加全国性的和沿海地区举办的一些大型涉外活动,抓住机会,广交朋友。与海外100多个重点侨团、商会,2000余位重点人物建立了联系,扩大了沈阳在海外的影响。“借梯上楼”,即借助上级侨务部门和我驻外使领馆之梯,广泛结识高层次的华侨、华人及其社团。一是加强同国侨办和国家有关部委的联系。坚持“跑部进京”,与国务院侨办、港澳办、外交部领事司、全国政协台港澳侨工作局等上级部门联系,主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取得较好成效。二是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的交往,同我驻东南亚、美国、加拿大、英、法、德等国家和地区使领馆建立了联系,为我市扩大联络领域,争取侨心,招商引资,更广泛地开展海外侨务工作创造了条件。
“依老交新”,即依靠老朋友,结交新朋友,通过老一代,结交新一代。每年都确定对外联络的“双十”、“双百”目标。即每年新交十个海外社团,深交十个海外社团,新交一百位海外新朋友,深交一百位海外老朋友,不断扩大和提高对外交往的数量和质量。通过“侨”字当头滚雪球,扩大海外侨务资源。走出去,深入到华侨、华人社会开展工作,争取侨心。请进来,每年有计划地邀请一些重点侨团和重点人物来沈考察访问,洽谈项目,参加大型涉外活动,密切同他们的感情联系。“重点突破”,即在广泛联系交往的基础上,着力
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侨团、重点人物的工作。如98年,我们就确定了巩固港澳、美加、东南亚地区;发展西欧、新西兰、澳大利亚地区;开辟南美、南非地区侨务工作的目标,做到对外开放,侨务先行。在海外重点人物中授予沈阳市荣誉市民称号,聘请沈阳市市长顾问。先后授予了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香港金利来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宪梓、美国达拉斯市美中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薛维诚等34人为我市荣誉市民。聘请了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亚洲金融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有庆等8位重点人物为沈阳市政府市长顾问。此外,
我们还聘请了89位海外重点人物担任沈阳海外交流协会名誉顾问和理事。
四、为沈阳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几年来,我们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工作的中心和发展战略,坚持“三引并举”,即“以侨引侨,以侨引台,以侨引外”的工作方针,从侨务工作的特点和优势出发,为我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断深化“以侨引侨”工作的力度。自1994年以来,我们抓住每年全国人代会、政协会召开的有利契机,到北京开展港澳地区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工作。安排他们与市领导会面,邀请他们来我市考察访问,投资合作。为促进我市老工业基地改造,会同省侨办承办了由辽宁省政府、沈阳市政府、香港中华总商会在我市共同主办的“庆香港回归--辽宁沈阳老工业基地改造研讨暨经贸洽谈会”
,促成了一批合资合作项目
。围绕“三年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目标,积极引荐外贸部中国投资促进会跨国公司论坛与市政府共同主办“
'99跨国公司论坛(沈阳)会议”,我办和市招商局联合承办了这次会议,会议圆满成功,为促进我市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积极开展“以侨引外”工作。为实施“捆绑工程,与巨人同行”战略,为“壮三活一”,完善载体服务,我们积极开展“以侨引外”工作。95年,通过我市荣誉市民、美籍华人、美国达拉斯市中美合作交流委员会主席薛维诚先生的联络引荐,促成了沈阳市与美国以高科技工业著称的达拉斯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两市商会建立了友好商会关系,实现了两市市长和企业家的互访。
98年,我办精心安排了慕绥新市长率市政府代表团出访西欧活动,代表团参加了英中贸易48集团和伯明翰商会分别在伦敦和伯明翰举办的招商说明会和记者招待会、亚洲投资者年会等活动,洽谈了合资合作项目,访问取得圆满成功。在我市98、99年国际友好活动月中,我办两次邀请国侨办郭东坡主任、李海峰副主任来沈出席开幕式,引荐800余位海外客商、专家、学者来我市考察、洽谈、交流、合作。市政府对我办的工作多次给予奖励和表彰。历年统计,经我办牵线搭桥,共引荐项目
682个,资金总额13.39亿美元。
五、积极为改善投资环境服务。为了切实解决侨资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促进侨资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从五个方面加大了为侨资企业服务的力度,努力促进投资环境的改善。即:抓政策服务,为侨商投资和侨资企业发展提供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抓协调服
务,为侨商投资和侨资企业发展实实在在地解决困难和问题;抓跟踪服务,为侨商投资和侨资企业发展创造积极有利的合作条件;抓重点服务,为侨商投资和侨资企业发展做好扎实牢固的稳定工作;抓宣传服务,为侨商投资和侨资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强化服
务,着力解决了香港合兴集团、新华集团、金利来集团、美国金百利集团、新加坡维用集团等在沈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侨资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国侨办郭东坡主任一行99年9
月来沈视察侨务工作时,听取了我市开展“兴沈利侨”和“为侨资企业服务行动年”的工作汇报,充分肯定了我市的投资环境,表扬了市侨办为侨服务的有效方法与措施。《人民日报》在99年8月4日“为侨服务聚侨心”专题栏目和国侨办“侨务工作动态”、“兴国利侨”简报上都刊发了“沈阳市开展五个服务,促进侨资企业发展”文章。省侨办授予我办为全省“为侨资企业服务先进单位”。此外,我们紧紧围绕我市经济建设的重点,搞好国企的难点,稳定侨心,稳定社会的热点和不同时期领导的观注点,积极开展好侨务信息工作。通过举办侨务信息发布会,编发《海外侨务信息》、《请阅件》等形式,为各级领导和单位发布和传递侨务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多次得到领导的采纳和表扬,为促进我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附:沈阳市侨务办公室简介
沈阳市侨务办公室下设秘书处、宣传联络处、侨政处、经济联络处四个职能处室。
副主任:张 宁(主持工作) 电话:22730241
E-mail:znsy@163.net
主任助理:张 凯 电话:22721864
秘书处处长:范泉水 电话:22725468
宣传联络处处长:张超英 电话:22723634
侨政处处长:苏晓辰 电话:22738057
经济联络处处长:张士芳 电话:22738059
侨办地址:沈阳市市府大路260号 邮编:110013
传 真:22728154
E-mail:zfxzcqb@pub.sy.l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