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一、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有关侨务政策,坚持为侨服务的宗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市开始恢复侨务工作以后,唐山市各级侨务部门,严格履行党和国家各项侨务政策,竭诚为侨服务,办了大量的实事。一是拨乱反正落实政策。在80年代后期完成了归侨、侨眷冤、假、错案的平反纠正工作,政治上一视同仁,抚平他们在极左路线影响下因“海外关系”而受到打击和迫害、心灵上的创伤,解决他们入党、提干、工作等问题;同时,下大力安置朝鲜、蒙古因排华回来大批归侨,为他们解决好房子,妥善安排了工作。二是认真贯彻侨务十六字方针。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取得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贯彻落实“一视同仁,不得歧视,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方针,在帮助归侨、侨眷、港澳同胞眷属解决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农转非、工作调动、寻找亲友、侨汇供应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特别是唐山地震后恢复建设的困难条件下,全市归侨、侨眷在分配住房中都得到很好照顾。到90年代初基本落实了华侨私房政策工作。三是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努力做好侨界知识分子工作,进一步落实“对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给予更多的尊重和照顾”政策,重视解决了归侨、侨眷知识分子政治上、生活上的问题,在提拔任用、入党、住房、职称评定、两地分居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归侨、侨眷知识分子的积极性。1989年国侨办在唐山召开的全国侨务知识分子工作座谈会上,充分肯定并推广了唐山的作法。四是贯彻《侨法》。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颁布以后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和河北省实施办法,以此为契机,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宣传实施《保护法》的一系列活动。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发表了多次电视讲话,进行学习、动员;市侨办会同有关部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宣传活动,并将该法列入“二五”普法教育计划一并布置,一并检查落实。《侨法》颁布以来,市县共印发宣传学习材料一万多份,举办各种形式的学习班、座谈会、演讲会、专题讲座、知识竟赛等190多场,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联合检查4次,和司法部门密切配合及时处理和解决了多起不同类型的侵犯归侨、侨眷权益的典型案件。1998年初,美籍华人赵恒毅先生反映其遵化亲属刘玉凯被打致死案件,我们非常重视,及时向市政府有关领导汇报,市领导及时批示有关部门迅速调查处理,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案件得到了妥善解决。有效地维护了我市广大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五是照顾政策得到很好落实。目前,全市共有归侨、侨眷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委员78人,为35名工龄满30年退休归侨办了享受百分之百工资待遇手续,归侨、侨眷职工在分房或购房过程中得到优先照顾,累计照顾归侨及其子女、侨眷高知子女升学就业160多人次,同时落实《侨法》,保障广大归侨、侨眷的政治地位,让更多的归侨、侨眷参政议政。六是侨务扶贫致富。在落实《侨法》的同时,非常重视为归侨、侨眷排忧解难,开展侨务扶贫致富工作。多年来,侨务扶贫致富工作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作法,即一头抓雪中送炭,重点扶持特困户,帮助他们摆脱困境,除对归侨特困户每年 给予困难补助外,还为他们争取救济款。同时还采取特事特办的原则为特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如乐亭县归侨李全福患尿毒症,换肾后直至1997年死亡,共计医疗费开支41万多元,这样大的开支其所在单位负担不起,县政府按政策特事特办,县长特批从财政列支。几年来全市共有六户归侨享受到了特殊的照顾,两户归侨特困户争取到民政救济款。另一头抓锦上添花,全市评定8户归侨、侨眷奔小康示范户。目前,全市全部侨户已实现脱贫,98%的侨户实现小康。
  二、认真打好“侨牌”,争取有效发挥华侨、华人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1、 争取侨心,发挥侨力
进入九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侨务工作重点转到为侨服务上来。我们有目的地把侨务工作与唐山提出的“外向带动”经济战略实行对接,使境内外的归侨、侨眷和华侨、华人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明确自已的位置,提高自已的价值,树立自已的形象,做出了自已的贡献。几年来,唐山市共引进境外资金91266万美元,先后建起三资企业658家,其中80%是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及通过他们的关系做成的。为了更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市把贯彻《侨法》与侨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紧密结合,把省侨办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与我市对外开放形势紧密结合,在广大归侨、侨眷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为“五个一”做贡献活动。遵化市侨眷李子燕同志利用自已在南非的亲属,为遵化市牵线搭桥,并取得实质性进展,遵化市与南非达成了在该国建立遵化国旅办事处的协议,向南非出口医疗卫生用品的协议;同时还签订了劳务输出和农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意向。乐亭县侨办促成县福利印刷厂与香港签定彩色印染合资项目;侨眷潘公平为迁安协兴水泥厂引进资金329万美元;迁安市旅蒙归侨赵成文为迁安地毯厂联系进口羊毛,为地毯厂节约资金100万元人民币;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归侨、侨眷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提案152条,取得科研成果16项,向境外寄出宣传材料1500多份,引进外籍教师3名,办成外贸业务100多万元人民币。近年来,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捐赠给家乡的款物累计已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为唐山市的经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积极探索发展点,开创侨务工作新局面
  随着唐山市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外向带动”的经济发展战略。全市侨务工作以此为中心,积极发挥唐山市与国外联系的“纽带”与“中介”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整个侨务工作实行了四个转变:一是由单项服务向双向服务转变,即由单纯地维护侨益,为侨服务转移到调动侨力,发展唐山市的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上来。二是工作对象和范围的转变,即由重视老归侨、侨眷老华侨向全面地重视政界、科技界、文化艺术界等各阶层转变,巩固老朋友,发展新朋友,在深层次交往上下功夫,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三是工作方法的转变。即从传统的比较单纯的工作方法逐步向多样化的有时代气息的工作方法转变。四是工作目标转变。由注重交朋友、办公益事业向现代化建设、维护世界和平、统一祖国转变,在现代化建设中尤其重视以引“智”引“资”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方面发展,充分体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在具体工作上,针对当前侨务工作日趋社会化的新情况,在搞好日常的信函往来、接待、联络的同时开动脑筋,围绕如何在取得实效上有新的突破,一改过去只限于在本地侨务对象上做文章的工作思路,千方百计拓展外联渠道。一是走出去学习外地兄弟侨务部门的好经验并建立广泛的工作联系;二是跑部进京,争取上级涉外涉侨领导部门的支持。1995年国侨办在唐山召开对外招生工作会议,市侨办抓住这个机会,注意广交朋友,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年经国侨办、港澳办介绍来唐的参观考察团组就达11批188人次。1996年我们与国侨办联系争取到外派华文教师名额,随后经认真选拔推荐国侨办审查批准,到目前为止全市共外派华文教师7批18人。三是发挥“侨”的优势,主动出击,积极参与,为全市经济建设办实事、求实效。1996年第三届中日韩青少年体育交流大会在唐山隆重举行,利用这一良机,经市侨办牵线搭桥,联系了四个项目;利用唐山市隆重举行抗震20周年纪念活动,市侨办邀请了重要客户参加,美国丰荣集团总裁石丰荣先生与我市迁西县有关企业洽谈了三个合资项目,总投资达700万美元。四是建立驻京联络处。市侨办在人手少、工作繁杂的情况下,专门抽出一名副处长常驻北京,专门负责外联工作,加强同上级涉外部委的密切联系,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在拓宽外联工作取得一定实效。
  3、 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把唐山推向世界
  多年来,我们把加大外宣力度,扩大唐山市的知名度,让世界了解唐山,把唐山推向世界做为全市侨务工作中的项重要内容。一是利用大型活动宣传唐山。从1988年起,每年都积极参加河北省经贸洽谈会以及抗震纪念、中日韩体育交流运动会等各种涉外活动,在邀请客户的同时宣传唐山。二是立库建网,为全市招商引资、牵线搭桥打基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根据唐山市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建起了“项目库”,并编辑制作了800多万字的涉外线济信息网,把多年来联系掌握的国外重点华侨、华人、重点华侨社团制成光盘,建成人才库,为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和全市的经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注重宣传效果。进入九十年代以来,不管是来我市探亲的客人,还是考察参观的团组客商,我们在接待过程中做到,准备好宣传资料和项目资料,尽可能的让他们多走、多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如1997年4月,菲律宾籍华人著名记者许克强先生到唐山后,对唐山的成就感到十分惊讶,他表未回去后要专门写文章介绍唐山,让外界了解唐山、认识唐山。四是以97香港回归为契机,在宣传唐山上大做文章。97年初,我们通过省侨办得到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要在国内选定制作官邸专用瓷的信息,积极主动与国务院港澳办联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唐山争取到制作香港特区首任行政长官官邸专用瓷的任务,并圆满完成任务,得到了董建华的称赞和国务院港澳办的表扬。这一活动,不仅树立了唐山市企业形象,而且提高唐山市在世界上的知名度。由董夫人介绍,又促成了香港新世界集团与唐山一瓷合作开发骨质瓷的项目,此项目已正式签订合同。五是发动广大归侨、侨眷向国外亲属宣传唐山。每年圣诞节前,给国外亲属、朋友发贺年卡,并介绍唐山新变化,鼓励他们回国探亲、投资办厂。
  4、注重海外“侨务新生力量”的工作,拓展侨务新领域。
  所谓“侨务新生力量”是指海外第二、三代华侨、华人和新移民。他们是侨务工作需要拓展的新领域,需要争取和做好的重要工作对象,做好这部分人的工作,将对我市对外开放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一,重视做好新移民摸底建档工作。通过两年来摸底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我们感觉到真正能掌握这部分人并和他们建立广泛的联系是今后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我们工作中采取加强联系、抓住不放的做法。如我们这几年与奥地利唐山地震孤儿党育红及其养母苏姗娜女士交往中通过唐山地震二十周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并通过她们联系了一些项目,结识了一些在奥的华侨朋友;98年我市政府经济考察团赴奥考察期间,得到她们的帮助,介绍了很多大客户,为唐山争取到政府贷款搞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环保大项目,这次出访取得了很好的实效。第二,在1998年6月,我们得知新移民朱炜明博士从美国来唐探亲后,我们主动去他家看望,他很受感动,朱博士在美国是从事医疗工作的,他主动提出要为家乡医疗事业出点力,为此,我们为他安排在我市人民医院和卫校附属医院做两场学术报告和学术交流活动,受到医院的欢迎,取得很好的效果。最近,因他母亲病故,我们又帮助他为其母通过路北区政府解决了其母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