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侨办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一、依法护侨:
  《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一经颁布,我们立即在农八师石河子垦区掀起学习、宣传的高潮,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富有实效的多种方法认真学习、热情宣传。当《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办法》颁布出台;我们再一次掀起学习宣传热潮,铅印《新疆实施(侨权法)办法》1.5万份,广泛散发;召开盛大庆祝会;以内容丰富、声势动人的多项宣传活动向社会各界和广大归侨侨眷更加深入地宣传《侨权法》和《实施办法》。这些活动极大地增强了各涉侨部门依法行政的自觉性和社会各界的法制观念,并且引导和帮助广大归侨侨眷学会如何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师侨务办公室和侨联的工作人员都能自觉地对待归侨侨眷反映的问题和意见,认真为他们排忧解难,把落实政策上升到“法治”高度,依法护侨。凡是能协助办理的,都负责地妥善处理,没有明确法律依据,暂时办不了的也耐心解释,努力争取把农八师侨办、侨联真正办成“归侨侨眷之家”。对于《侨权法》中有准确意义,可操作的条款,比如:身份认定、三侨生升学加分、归侨侨眷职工分配住房、职称待遇、接待陪同假、出境探亲等涉侨问题,都能在有关部门配合支持下,顺利解决。
  我们还加强了检查工作,把《侨权法》和《实施办法》中有关条款,逐条分解开列出“十八个方面涉侨问题”,打印成表下发,请各单位自查有无违法现象。1995年,我们还会同石河子人大组成执行检查组到归侨侨眷人数多的单位抽查,召开座谈会检查《侨权法》执行情况。
  二、参政议政
  经过认真调查和经过一定的组织程序,1998年我们向石河子人大、政协推荐了侨联界别的人大代表候选人和政协委页候选人,并得到批准,有2人当选人大代表、4人当选政协委员。石河子侨联作为石河子政协组成单位,有一名侨联干部担任政协常委并担任政协祖国统一联谊委反会副主任职务,落实了侨联在政协参政议政的地位。这些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积极参加石河子六届人大一次、二次会议和政协六届一次、二次会议。在大会上代表侨联发言,并书写了反映侨界关心的热点问题的议案和提案20份。侨联界别的政协委员还分别参加了政协组织的“石河子侨台属企业发展情况调查活动”石河子民族宗教情况调查活动,充分行使了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负民主参与、民主监费的权利。
  三、为经济建设服务
  农八师侨办指导石河子侨联第二届委员会,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精神,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家纷纷献计献策,决心改变过去只停留在落实政策和迎来送往工作的状况,要加快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步伐。首先要大力发展侨属企业,我们从七名候选人当中,选调一位同志来专门负责组建侨属企业工作,并将他补选为石河子侨联常委。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很快就成立了“石河子侨联天欣发展公司”等5个挂靠侨联的公司,还有一批侨联扶持企业,如雨后春笋,最多时石河子有侨资侨属企业共26家。经过几年的经营调整,农八师石河子市目前还有侨资侨属企业8家,注册资金总额440万元,职工总数124人,其中归侨侨眷21人。这些企业大部分是本小利微的三产小企业。侨资企业“海天发展限责任公司”效益较好,他们在整个经济大环境不好的形势下,遵纪守法、照章纳税,想方设法,改进服务,克服了许多困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在“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注册的三资企业中的纳税大户。而且“海天公司”主动接纳15名下岗职工,,分担政府的困难,缓解就业压力,受到各界好评。
  2、为了充分发挥“侨”的优势,当“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批准成立后,农八师侨办、侨联立即对石河子垦区归侨侨眷发出开展“五个一”活动的号召(即为石河子的对外开放,每人提一个可行性建议、提供一条可行性的信息、给海外亲人写一封家信、介绍一个人才或客户、引进一个项目)。当年就有近千封介绍石河子开发区投资指南和优惠政策的家信飘洋过海寄往五大洲,向全世界宣传了石河子。侨眷王迪在自治区侨办、兵团侨办、农八师侨办和石河子供销社支持下积极努力、率先兴办了第一家侨资企业,新港合资“新疆海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并出任总经理。该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受到自治区和兵团的表彰。许多归侨侨眷都积极地为石河子的“三引进”牵线搭桥;143团、147团、150团等单位还制定具体奖励措施,对在内引外联三引进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归侨侨眷给予奖励。
  3.经过加拿大籍华人朋友牵线搭桥,最终促成了石河子市与加拿大安大略省东贵林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两市市长互相致函通报信息,确定继续进行实质性合作的交流项目。东贵林瑞市还通过互联网发布已与中国石河子市结好的消息,向世界介绍石河子,并将所签订的各项协议书、意向书上网公布,以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
  4.1996年,积极参加国务院侨办组织,有14个省市参加的“中国中西部地区经济技术合作郑州洽谈会”。由农八师侨办牵头,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筛选项目,采备资料,拍掇纪录片、布置展位,石河子共参展八个项目。经过洽谈,石河子与港台客商签订了5个意向书、一个协议书。为石河子资源开发、对外交流、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5、集资兴建“侨乐新村”,1996年,我们学习了邓小平关于“抓住机遇”的战略思想,为解决石河子侨界住房困难的实际情况,在农八师、石河子市领导关怀支持下,我们本着“为侨界办一件好事”的精神,通过集资方式兴建了两幢住宅楼,起名“侨乐新村”共96套住房,建筑面积7338平方米,总造价714万元。没有要国家一分钱,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交付使用。既解决了部分归侨、侨眷、港澳台属、侨务干部的住房困难,又为石河子市住房制度改革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集资安居房。获得了归侨侨眷、港澳台属的赞扬和上级的表扬。
  四、为侨服务
  1、认真做好信访工作。近6年来共接待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华人来信来访326人次。内容涉及到:身份认定、三侨生升学、探亲会亲、离退休出境、职称评定、工资待遇、户籍关系、住房分配、子女就业、陪同假、工作调整、扶贫济困、兴办侨属企业等大量涉侨问题。我们热情接待、认真调查、协调关系、排忧解难、依法护侨、妥善处理。把农八师侨办、侨联真正办成“归侨侨眷之家”。事实证明,绝大多数归侨侨眷是通情达理的,他们所反映的事情,所提出的要求,绝大9数是合情合理的,只要依照《侨权法》的有关规定和“根据特点、适当照顾”的原则向有关部门反映、协调,都可以得到妥善解决。如:八一毛纺厂印尼归侨曾庆幸同志,文化大革命遭迫害,全家下放农场,后来落实政策时,只允许他一人回厂。经过我们和人大、公安局等部门多次协调,终于解决了他爱人和孩子们的城镇户口等问题。再如:商业局朝鲜归侨孔俊兰同志,患静脉曲张病多年,不适宜长时间站立工作,经过我们努力协调,孔使兰同志得到提前病退。以后我们又支持她发挥特长,办起了侨属企业“利民批零商店”。对于不尽合理的要求,我们也做到认真调查,耐心说服,妥善处理。如比利时华侨陈女士来信反映其在石河子的亲属下岗问题。我们经过调查了解,与来信反映的情况有出入,事实是他并没有下岗,而是技术岗位的调整。我们和该亲属侨眷耐心交谈,希望他支持企业改革,他表示理解,干好新岗位工作。
  2、组织归侨侨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1993年开展“我为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作贡献”活动,广大归侨侨眷踊跃写好一封家信积极向海外宣传石河子。
  1994年开展“大力兴办侨属企业”活动,鼓励归侨侨眷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发展最多时有26家侨资侨属企业。
  1995年,开展支持“希望工程”活动,各单位归侨侨眷纷纷慷慨解囊,其中八棉侨联小组为“希望工程”捐款结识了昌吉州木垒县大石头乡五名少数民族失学儿童,还专程去该乡看望并赠送书包文具。
  1996年,新疆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灾害,我们开展了“手拉手,心连心”活动。石河子各单位归侨侨眷共捐款28495元。
  19977年开展“迎香港回归”系列庆祝活动,雪洗百年国耻,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使归侨侨眷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19988年开展“创建文明侨联”和开展“兴国利侨”活动。石河子侨联、八棉侨联小组、八一糖厂桥联小组、石总场侨联小组曾先后获得自治区侨联、兵团侨联的表彰和表扬。
  事实证明,充分发挥侨联组织的作用,经常组织归侨侨眷紧跟形势,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开展各种有“侨”字特色的活动,是凝聚侨心、发挥侨联纽带和桥梁作用的行之有效的办法。
  3、联谊活动:
  春节深入到农牧团场、厂矿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慰问归侨和侨眷家庭。六年共慰问460户次,了解其生活状况,听取意见和建议,对生活特困的归侨给予适当补助36人次,合计4000元。古尔邦节慰问穆斯林、归侨侨眷家庭108户次;组L织春节联欢会6次,中秋节茶话会2次。这些联谊活动有力地联络了感情,凝聚了侨心,增进了友情。每逢归侨侨眷病故,在其生病期间,去家中慰问,病逝后敬献挽联,寄托哀思。6年共参加侨界的丧事活动10次。
  我们还开展了和兄弟省市侨联的联谊活动:参加其“侨代会”或为其“侨代会”的召开发送贺信、贺电。
  此外,我们还利用农八师侨办、侨联和农八师石河子外事办公室、旅游局合署办公的便利条件,积极参加接待外宾和来石河子旅游观光游客的活动。通过交谈,了解海内外侨胞生活工作情况和经济科技信息,并及时给客人赠送“石河子画册”等宣传材料,广交朋友,建立海外联系网络,建立与各省市侨联的横向联系,期望在开展海内外大侨务工作方面,摸索有效经验。进一步发挥侨联在海内外朋友多,海外联系广的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搜集信息,引资引智,促进石河子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4、扶贫济困:
  按照上级“关于加强扶贫工作”的指示精神,我们通过调查研究、摸底排队、选择扶贫对象,按照“适当照顾”的原则,把归侨侨眷贫困户列入优先扶贫的行列,加大侨务扶贫力度,主要争取政策上扶贫;同时利用上级拨给的有限的扶贫周转资金,用于生活贫困的归侨侨眷脱贫使用,每笔贷款都由单位侨务部门监督并与个人签协议书,保证扶贫款按时收回,周转流动使用。提供扶贫款同时,还鼓励他们学科学、勤劳动,搞家庭养殖或庭院经济,通过诚实劳动,脱贫致富。六年中,已有7户贫侨使用扶贫款脱贫。
  五、为维护社会稳定服务
  影响新疆稳定的主要因素是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1998年江泽民总书记在新疆考察时,强调为了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必须保持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经济越是发展,越能促进社会稳定;社会越是稳定,越能够促进经济发展。要加强和维护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民族团结是国家发展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
  农八师石河子垦区70OO多归侨侨眷中,少数民族比例约占10%,同时有不少的归侨侨眷信奉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和佛教,其中有的还担任一定的宗教教职。
  我们通过各种机会,如座谈会、联欢会、家访慰问等活动,加强对归侨侨眷进行民族宗教政策的教育,使大家认识到:自古以来新疆就是中国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友好相处,亲如一家,以辛勤劳动和互助努力共同建设美丽的新疆。新疆今天所有的建设成就都凝聚着各族人民的血汗。各族人民要永远同呼吸、共命运、手拉手、心连心,谁也离不开谁。分裂主义分子,为了他们的罪恶目的,以宗教和民族问题为掩护,妄图分裂新疆,只能是痴心妄想。在石河子57万人口中,27个少数民族人口虽然只占总人口的4.6%,但是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我们在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努力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每年古尔邦节、肉孜节、圣诞节,我们都去慰问少数民族归侨侨眷家庭,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他们一起欢度年节。农八师石河子市现有少数民族干部922人,他们都在不同岗位上努力工作。在农八师、石河子市政府、人大、政协的领导班子里都有少数民族的同志担任领导职务,两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
  我们还配合宗教局,对信教的归侨侨眷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正确执行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强对宗教事物的管理,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一切宗教活动都必须在我国宪法、法律、政令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进行,用“四个维护”(维护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标准来衡量鉴别宗教活动是否合法;并对口及时打击了“灵灵教”等邪教的非法宗教活动,维护了石河子社会稳定和正常的宗教活动。
  六、加强自身建设
  1、石河子侨联所代表的归侨侨眷、港澳眷属有1276户(其中归侨101户,侨眷1175户)7068人。他们侨居海外的华侨华人亲属近万人分布在五大洲42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一支很有特色的队伍,他们既有与海外联系广泛的特点,又有强烈的爱国之心、报国之志,也不乏从政之才、创业之能、致富之道。50年来,他们为开发建设石河子的各项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石河子革命和建设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在四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这支队伍在深化改革攻坚战和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必将继续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
  2、6年来,石河子侨界在不同岗位上涌现出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先进归侨侨眷(名单略)。
  3、为反映农八师石河子市侨界的活动,介绍有关侨务法规政策和信息,农八师石河子市侨办和侨联合办的“石河子侨讯”,6年来共编印刊发29期,每期发送120份。
  4、国务院侨办主办的双月刊杂志《侨务工作研究》是指导侨联工作的重要刊物。我们给每位侨联委员和归侨侨眷人数较多的单位侨联小组,6年共发送36期,每期60份。
农八师侨办从事侨务工作的体会:
  热爱侨联事业、热心为各族归侨侨眷服务是做好侨联工作的前提;充分发挥各级侨联组织的作用,是做好侨联工作的基础;侨联工作大家做,是探索大侨务工作的好经验。只要认真抓住机遇,侨联经济工作就有作为。
  回顾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
  我们将继续协助支持侨联,发挥“侨”的优势,知难而进,开拓进取,抓住机遇,开创侨办、侨联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