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江市侨办主任
左金霞
|
一、加强对外联络,培育和发展了一支对我友好力量。
改革开放以来,镇江侨办牢固树立大侨务观念,积极开拓渠道,广泛加强联系,经过短短几年的努力,对外联络由原先主要是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朋友,发展到现在已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有一定成就和影响的重点人物以及150多个重点社团、商会,初步形成了以香港、东南亚、北美、日本、西欧为重点地区的与澳大利亚、南美、南非等遍布五大洲的华侨华人有广泛联系的友好网络。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侨领和大企业家。 |
二、充分发挥海协民间渠道优势,加强与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交往。
1995年,镇江市海外交流协会成立,现已先后聘请了15个国家和地区的67位海外朋友担任海外名誉顾问和名誉理事,进一步加强了与他们的联络和交往。近年来,市海协采取与海外重点社团结好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海外工作。通过努力,现已与美国西北华美环保学会、日本关西在职中国人协会等结为友好社团。还与美国美东华人社团联合会、泰国中华总商会、香港苏浙同乡会等社团建立了广泛友好的合作关系。去年市海协成立三周年,美国西北华美环保学会主席禹如斌博士应邀来镇作了环境保护学术报告;香港苏浙同乡会属校师生夏令营访问交流团曾先后多次与镇江的中学师生进行文化交流和联谊活动,进一步密切了与他们的关系。

镇江市周大平市长会见泰国中华总商会会长
郑明如先生一行
|

左金霞主任陪同海外客人考察
镇江泰兴隆食品有限公司
|
三、较早地开展了新移民工作。
早在1994年,镇江侨办就充分认识到开展新移民工作的重要意义。从调查了解新移民基本情况入手,掌握了新移民的构成及主要特点,多形式加强与新移民的联谊和交往,多领域开展与新移民的合作与交流,不仅促进了新移民自身的发展,也为镇江市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积极做好新移民、留学生国内亲属的工作,密切与镇江市留学生亲属协会的关系,支持、指导他们的工作,为新移民、留学生国内亲属提供法律、政策宣传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以内促外,更好地促进新移民、留学生工作的开展。镇江市侨办开展新移民工作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省内有关市、县侨办也多次慕名到镇江侨办学习开展新移民工作的经验。
四、积极开展牵线搭桥工作,为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
近几年来,镇江市侨办主动争取,积极参与市政府组织的10多次大型经贸招商活动,为邀请海外客商,安排经贸考察和洽谈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得到了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和有关部门的赞扬。几年来,邀请了千余名海外客商,洽谈了一大批经贸项目,充分体现了侨务部门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桥梁纽带作用。1993年以来,海外侨胞为镇江兴办教育、公益事业捐款捐物80多宗,折合人民币2000余万元。市侨办1995-1999年实施了“侨心助学计划”,用海外侨胞的捐赠,为镇江200多名贫困中小学生就学解决了学杂费,为10余所学校改善了教学条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几年来,市侨办还切实做好为侨港资企业服务工作,在“联络感情,强化服务,排忧解难,维护权益”等方面下功夫,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沟通情况,增进与他们的感情。主动配合市政府、市外商投资企业投拆协调中心,协调处理侨港资企业经济纠纷,较好地维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侨港资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优化投资环境作出了努力。
五、认真筹措,注重实效,确保引智交流工作的深入开展。
市侨办一方面加强与华侨华人科技团体的联系,整理华侨华人科技专家的资料,建立了有300多名专家、学者组成的人才库;另一方面,会同市有关部门调查、了解各行业、企业需引进的先进技术和需攻关的科研课题,对引智需求进行梳理,建立了引智项目库,制定切实可行的引智计划。在此基础上,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海外科技专家进行交流、合作。近几年来,共引进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华侨华人专家10批30多人次,与市有关部门和单位的1000余名专业人士和有关人员就16个专题20多个项目进行讲学、交流与合作,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作出了贡献。
六、积极开展为国内归侨侨眷服务工作,依法护侨,争取侨心。
几年来,市侨办坚持深入宣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江苏省《实施办法》,为贯彻《保护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并积极配合省、市人大对贯彻执行《保护法》情况进行执法检查,使一些严重涉侨侵权案件得到妥善处理;按照党和国家的侨务政策、法律法规,认真妥善处理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来信来访,做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妥善解决归侨侨眷来信来访反映的侨房拆迁安置、归侨侨眷下岗再就业、归侨子女安排工作等问题,既争取了侨心,又为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坚持每年都要排出一批生活困难的归侨侨眷进行救济、慰问。认真落实扶贫项目,向上级争取扶贫贷款,帮助部分贫困归侨脱贫致富。市侨办还多次与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协商,为一批特困归侨解决了生活定补问题,使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每年中秋、国庆、春节前,均组织归侨侨眷开展大型的联谊活动,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归侨侨眷利用海外优势为镇江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服务,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为更好地开展国内侨务工作,镇江侨办积极加强与劳动、人事、建委、教委、公安、法院等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在市各有关部委办局、大专院校、医院和归侨、侨眷人数较多的单位聘请了40余名组织、人事科长、党办主任、统战部长担任的兼职侨务干部队伍,建立了侨务社会化工作网络。
七、侨务宣传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方面积极开拓外宣工作渠道。1993年以来,邀请接待来自美国、法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海外记者5批18人次;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外宣品的制作,提高外宣工作的水平;与海外20多家侨报侨刊建立联系,利用《江海侨声》等报刊,并与境外报刊合作组织专版,对外宣传镇江。为镇江电视台制作外宣片《中国镇江》“乡音乡情”栏目提供素材,协助拍摄,共制作了40多期。在美洲东方卫视上播放后,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紧紧围绕新时期侨务工作的政策法规;侨务工作的地位作用;重大侨务活动;侨界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等,全方位、多渠道地开展对内宣传。认真办好侨务内刊《镇江侨务》,积极报送侨务工作信息、动态,使我市侨务工作情况,比较及时地在《江苏侨务通讯》和镇江的新闻媒体以及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内部刊物上刊登,使社会各界、有关部门对侨务工作的地位作用有了更多的认识,对侨务政策、法律、法规有了更多的了解,为该市侨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该市侨办1994-1995、1996-1997年度两度被评为全省侨务宣传工作先进集体,1997年被省外宣办评为首届外宣工作先进集体。
八、加强网络建设,为侨务工作的开展开辟了更加便捷的途径。
在侨务网络建设上,结合实际,合理规划,认真实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一是建立了各类信息资料库。主要包括海外侨情总库、华侨华人社团库、人才库、项目库等。二是开始用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海外朋友联系,不仅有较高的回信率,而且省时间、省费用,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三是开辟了网上招商、对外宣传的新途径。将筛选出的精品招商项目,在市侨办、市海协互联网主页上推出,同时,将镇江市投资环境、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在网上发布,为海外朋友寻找与镇江合作的商机提供了一条新途径。侨务网络的建设,为提高侨务系统整体效能,全力开拓跨世纪侨务工作新局面打下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