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侨联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广州市侨联成立于1953年。79年恢复活动。40多年来,尤其是84年8月侨联党组成立以来,广州市侨联领导班子带领全体干部、职工,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新时期党的侨务工作任务,把握大局,团结奋斗,开拓进取,使侨联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取得显著成绩。侨联的实力不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取得显著成绩。
  一、机关建设不断加强,侨联组织不断壮大
  广州市侨联自84年成立党组以后,作为市一级人民团体,理顺了侨联与侨办关系,按照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扩大组织,充实了内部机构,增加编制人员,并参照公务员进行严格管理,加强了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使侨联机关逐步实现科学化、正规化、现代化管理,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发生根本变化。近年来,通过开展创四好支部、文明部室、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党员干部的素质大大提高,在各自岗位上做出贡献。自84制年侨联党组成立以来有96人次被提拔到不同岗位,有的成长为侨联会领导。
  二、联络联谊工作开展活跃
  改革开放20年来,市侨联联络工作坚持“立足国内,面向海外”方针。通过港、澳侨社团,循序渐进地开展对外交流交往工作。目前已和海(境)外50多个侨社团、同乡会、商业机构建立正常交往。并应邀出访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美洲、南非、东南亚等17国家。通过交往,加深了解,增进了友谊,扩大了侨联在海外的影响。有效促进侨联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
  三、文化工作独具特色
  80年代以来,市侨联以群众文化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文化工作十分活跃。90代以后,在邓小平南巡讲话鼓舞下,市侨联领导不失时机开拓进取,拓宽工作思路,使文化工作更直接、更有效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创办侨刊侨汛,向海外侨胞传递侨情乡音,介绍中华文化,报道中国和广州改革开放巨变;通过民间交往,积极开展对外联谊工作。如组织艺术团到国外慰问演出,组织女子篮球队、乒乓球队到国外和港澳地区开展体育交流;组织华人第三、四代到广州参加夏令营、冬令营,学习中国语言、文化;组织广州侨联艺术团出访,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广州侨联艺术团自95年成立以来,以富有浓郁中国民族特色和侨字特色受到国内外侨界热烈欢迎。几年来,艺术团先后出访亚非、南美等多个地区、国家,演出60多场,联欢27场,观众达100000人次。在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联络工作、经济工作的开展等发挥积极作用。
  在对内文化活动中,市侨联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跃基层文化生活,先后组织艺术团到各区和华侨农场演出,送戏下乡,支教助教,举办多场《爱我中华,爱岗敬业》侨界先进事迹系列报告会;举办多场与中华文化有关的学术研讨会、报告会,开展有益老人心身健康的“老人福利活动”,产生良好社会效益。
  四、侨联经济健康、稳步发展
  改革开放20年来,广州市经济工作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健康、稳步发展,取得显著成绩。90年代以来,发挥侨联的优势,先后办起为侨服务的华侨律师事务所、华侨会计师事务所、广州四海房地产开发置业公司、华联集装箱储运公司、小汽车出租公司等企、事业。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培养了人才,积累了管理经验。
  近几年市侨联紧紧依靠市委,以奋发向上精神,不断开拓进取,在文化工作、联络工作、经济工作与机关建设等方面都取得明显成绩,摸索了一定的经验,其中侨联开展对外文化宣传工作的经验等受到市委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与此同时侨联工作也得到市委及上级侨联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