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历史的变迁,桂林市、县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包括港澳同胞)约有五万余人,他们分布在印尼、马来西亚、美国、越南、新加坡、加拿大、日本、法国、英国、印度、香港和澳门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归侨、部眷约三万余人,是广西重点侨乡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侨联面临的工作和任务更为艰巨。为进一步开创桂林市侨联工作新局面,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区侨联领导的指导下,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侨联优势,努力发展侨联经济实力,依法护侨,为侨众做好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海内外联谊宣传工作及侨联自身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长期以来,侨联在职干部职工只有4人。几年来,多次被评为自治区侨联先进集体,曾评为市一级宣传、组织等工作先进集体。现将侨联近几年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展侨务经济
(一)发挥“侨”的优势,做好牵线搭桥工作。为实现桂林“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我们侨联发挥“侨”的优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广大归侨、侨眷中开展“写好一封家信,提供一条信息,请来一位客商,推销一种产品,引进一个项目”的“五个一”活动,积极为桂林市的经济、文化、科技、公益等方面的项目,做好牵线搭桥工作。几年来侨联协助引过项目12项,投资额1200多万元人民币。我们不仅把投资项目引进来,而且还为他们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如95年引进印尼华侨黄振英在桂林兴办友谊娱乐公司,因为他是第一次回国投资,对国内的政策不了解,不知道该如何去办手续。针对这一些情况,我们就指派专人协助他去办理投资申报、场地租赁等有关手续,使该公司得已顺利开业。为此,得到了外商的好评。
(二)发展和创办侨联企业,增强侨联经济实力。侨联章程中为经济建设服务工作的四个层次,第四层次讲的就是侨联自办企业问题,党中央和国务院为侨联工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决定了侨联自办企业必须与侨联宗旨有密切关系。因此,我们在兴办企业时,紧紧围绕侨联的性质和特点开展各项工作。如:为配合侨联接待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及各地归侨、侨眷的工作需要,于一九八七年与矿产地质广西总队合资兴建华侨大厦桂林旅游名城这一优势,兴办了虹桥旅行社。当时一切均从零开始,在一无人力,二无资金,三无场地的情况下,由于当时办执照需要10万元押金,我们都没有,因此我们就向委员发出号召,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10万元押金的问题,最后有一位常委想出了暂借分成的办法,侨联出3万元,向中侨公司借7万。这样把执照拿了下来。解决了资金,那么人力,场地又该怎么办呢?根据当时侨联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借鸡下蛋的办法,向社会招聘能人,由应聘者自己解决场地、开办费等,我们收取管理费。自开业以来我们坚持狠抓企业内部管理和职工队伍建设,坚持服务质量第一的方针,头一年就完成营业额600多万元,上交税利三点六万元,接待游客9717人次,次年该旅行社职工也由原来的十人发展到三十二人,办公场所也由原来的五十平方米扩大到380平方米,财务、人事档案、购票等均实现电算化管理,98年获省级三类旅行社十佳企业。我们在充分运用虹桥旅行社这个服务载体做好游客接待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宣传桂林这颗国际旅游明珠,把该社作为侨联对外宣传的一个窗口。为宣传桂林,提高桂林的知名度,拓宽侨联经济工作领域,起到积极作用。为了对游客实行一条龙服务,我们又开办了医疗门诊部,该部设有中草医科、西医内儿科、外科、妇产科、牙科等,不仅给到桂林参观旅游的游客提供了方便,也给桂林市的归侨、侨眷治病提供了方便。这三年来,门诊部为病人治病近2000多例,为很多病人解除了痛苦,他们并给门诊部送来感谢信和匾额。
该门诊部的办成,也确实不容易。曾记得,当时我们找业务主管部门卫生局时,说不能随便办门诊部,要有一定的条件,并把我们的报告打了回来,明确表达不能办。但是,我们没有知难而退,而是积极努力去争取,领导亲自去找卫生局领导,向他们说明侨联为什么要办门诊部,我们办门诊部有哪些优越条件等,同时,向市委主管侨联的副书记作了汇报,取得市委领导的支持,在市委领导的过问下,终于拿到了卫生医疗许可证。为了节约钱,门诊部场地的打扫、装修都是侨联干部利用公休时间去做的。门诊部办好了,但我们的钟进副主席却病倒了,住进了医院,在这之前她一直是带病坚持工作,大家都劝她去住院,她都说不要紧,因为去晚治疗她现在落下长年靠药来维持的哮喘病,一到天气变化就喘个不停。但她没有因为有病而影响侨联工作。记得,有一次有一位同志因母得了重病要急需住院治疗,叫他回去送母亲到医院住院,他为了工作,耽搁了送母亲去医院治疗的时间,使母亲的病情加重,兄弟姐妹个个都责备他,他也只好把苦水咽进肚里。象这种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所以,这几年侨联没有一位干部休过公假,每人每年加班加点达1200多个小时。
为了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我们97年5月成立了“人民日海外版信息中心桂林信息站”,以对外宣传桂林、招商引资为主要内容,把它作为对外宣传的窗口。一年多来,为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发稿十多篇,策划宣传桂林专版2个。主要重传桂林投资环境、投资政策和投资项目。为此,收到美国、日本、加拿大等8个国家和地区友人的信件和电话咨询。为此得到市领导的赞扬。
由于我们的努力,市侨联自办企业均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几年来实现营业额1962万元,利润22万元,上交税金15万元,安排从业人数45人,解决了部份归侨、侨眷就业难的问题,也为侨联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几年,从侨联创收中拿出了7万多元扶贫帮困、开展活动、支助挂靠企业及社团开展活动等,因市政府每年拨给侨联的经费只有3万元,就是正常的业务开支都不够,更谈不上开展其他的活动了。因此,从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侨联的经济实力壮大了,就给为侨联各项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自己办好企业同时,还注意去鼓励和扶助侨属开办企业,为他们提供市场信息,做好服务工作。现侨联挂靠企业和社团有6家(华侨大厦、雅叙轩茶庄、桂林美术学校、国际现代书画研究会、华人华侨研究会、印尼华校桂林校友会)。几年来实现营业额1028万元,上缴税金44万元,安排从业人员218人。积极支持和关心下属社团的工作,协助国际现代书画研究会与台湾美协在桂林举办书画展一次,两岸60多人参展,作品70多幅,支助书画展2000元,从而促进了两岸文化的交流。
几年来侨联支助印尼校友会开展活动10次之多,每次活动侨联都支助活动资,共支助5800多元。
二、依法护侨,落实各项侨务政策,为侨众和村民办实事做好事
侨联是归侨、侨眷自己的组织,其宗旨是为侨服务。依法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排忧解难是侨联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抓好侨务法律法规的宣传。认真抓《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及其自治区《实施办法》的宣传,侨联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上街宣传、印发资料和举办学习班、知识竞赛、黑版报等形式,向全社会广泛宣传,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增强全民的侨法意识,在此基础上,侨联每年都参与市人大组织的执法检查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通过执法检查,协助处理了侨房、人身权益被侵犯、财产被损害等侵侨案件。几年来市侨联协助归侨、侨眷妥善处理侵权案件16起,争回合法经济利益10多万元。
(二)积极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几年来,市侨联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扶贫帮困号召,在人少事多,经费缺的情况下利用自筹资金出色地完成扶贫帮困任务,97年评为农建先进工作队,98年评为先进后盾单位。据不完全统计市侨联、委员、侨联小组扶贫、救灾捐款13390元,为希望工程捐款4147元;积极支持农村基层工作,2年来捐款和物折合人民币2万多元;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组织文艺队下乡为农村义务演出二场,观众达2000多人,还3次组织了医疗队下乡为村民义务看病2000多人,同时给贫困户免药费1000多元,与贫困村民结对子5对,扶助失学儿童2名。98年9月,我市、县遭受特大洪灾,市侨联及时组织人员对受灾的侨众进行调查了解,对受灾严重的10户侨众进行了看望和慰问,并送去了慰问金800多元。
(三)关心归侨、侨眷的疾苦,为他们排忧解难。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归侨、侨眷职工待业问题已成为侨众关心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归侨、侨眷下岗职工有100多人,子女待业有200多人。近年来,侨联协助安排下岗、待业的归侨、侨眷人员就业30多人。
(四)抓好信访工作,热情接待来访侨众。几年来,各级侨联在帮助归侨、侨眷处理申诉、解决住房、侨房纠纷、升学、就业、工资待遇。身份证明和寻找国内外亲人等问题中,花了不少心血,办了许多实事好事,凝聚了侨心。市侨联接待来信来访600多人次,解决疑难问题170多件,基本上做到件件有交待,事事有着落,遇到重要信访尽快办。97年协助广西区人大侨委和市人大侨委为侨眷梁克文纠正了一桩历时六年之久的冤假错案。侨眷梁克文是原市郊区农业技术推广站农艺师,1984年设法从国外引进了8粒水稻种子,经他几年的辛勤培植筛选,终于成功培育出水稻新品种——“桂引901”。经在各地推广,普遍反映效果不错,并取得了可喜的经济效益。对于这一优质稻种,市郊区有关部门不仅长期阻挠推广,且培育者梁克文于1991年1月18日因之受到市郊区人民政府罚款3471.52元人民币和行政记大过处分。为此事他多年来到处上访,直至96年下半年,在上访中病发,含冤离开人世。这一错案,侨联曾多次为他呼吁,把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得到了广西区人大侨委和市人大侨委的高度重视,区人大侨委一直跟踪督办,在我们的协同下,经过多方努力,于1996年12月以市人民政府的名义撤销郊区政府《关于对梁克文同志所犯错误的处理决定》,责成追回全部罚没款。但在领取退款时,又遇到了困难,梁的爱人几次到郊区政府领款,他们不是说人不在,就是说不知道,没有人接待她。梁的爱人又找到侨联,要求协助解决。当我们知道后,就指派专人负责此事,该同志顶着烈日,骑着单车不惜辛苦到市郊区政府为梁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协助梁的家属从郊区政府取回了全部罚款,梁的爱人拿到钱以后,感动得热泪盈眶,并含泪说:感谢党和侨联对我们的关心和帮助,我的爱人在九泉之下也安息了。
97年中秋前了解到下岗、待业的侨众因生活困难,产生了思想波动,我们立即与他们进行座谈,听取意见并做好思想安抚工作。逢年过节逐家慰问,稳定了他们的思想情绪,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又如:华侨农场20O多户电话中断了一月有余,多次反映未能解决,因而使一起劫案不能及时报案。我们得知即刻与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反映并说明事情的严重性,不到2天就解决了此问题。象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三、积极开展海内外联谊和宣传工作
(一)积极开展国内联谊工作。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侨界的桥梁和纽带。各级侨联通过开展以感情为纽带,以联谊促发展的多种形式开展联谊工作,广泛团结侨众。每年中秋节和春节市侨联都召开联欢会、茶话会、座谈会等,邀请归侨、侨眷代表参加,直传党的政策,宣扬爱国爱乡精神。市侨联近几年开展各种有益活动共24次,参加人数达8000多人次。特别是在参加全市迎香港回归的大型庆祝活动中,得到市领导和有关部门好评,获组织奖。98年春节,我们成功的举办了桂林市归侨、侨眷首届书画大赛及展览,归侨、侨眷参加大赛的作品有40幅33人。为了丰富本次书画展,我们还邀请了香港、台湾和其他省市及本市的书画名家参加展览,60多幅参展作品全送市侨联收藏。此活动,得到市委主管领导的高度赞扬。
市侨联每到春节都开展迎新春“送温暖”活动,走访慰问归侨、侨眷下岗职工特困户和老弱病残、退休领导干部共200多人次,给他们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共支出慰问费2万多元。通过开展活动,密切了与侨众的联系,使侨联真正成为“归侨、侨眷之家”。同时我们还加强与兄弟省市侨联的联系。几年来市侨联接待了10多个省市侨联考察、观光团26批共1060人次,交流了经验,加强了合作。如:与安徽省六安市和上海的财团开展招商引资业务。广东梅州市侨办、侨联组织外商来挂参加桂林山水旅游节暨招商会等。
(二)积极开展海外联谊工作。通过“以侨引侨、以侨引外、以侨引台、侨台结合”多形式、多渠道的开展海外联谊活动。
各级侨联想方设法拓宽外联渠道,广交朋友,通过探亲、接待、观光考察、参加海外社团在境内开展的活动等方式,与印尼、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美国、香港、台湾、等二十个国家和地区的社团建立友好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各级侨联几年来接待的海外乡亲2000多人次。95年,香港青年实业家姚美良来佳考察,经市委批准我们聘请他为原桂林市侨联第四届委员会名誉主席。因地市合并成立第一届侨联会姚美良先生又被聘任为桂林市侨联第一届委员会名誉主席。同时,我们不仅积极“请进来”,更努力想法“走出去”,为宣传桂林,我们参加了世界广西同乡会在香港召开的联谊会。每年圣旦节、春节给海外乡亲寄送贺年卡,向他们致以良好的祝愿。
通过这些交流,我们团结了侨众,不断加深和扩展了彼此间的友谊和情感。我们从中也得到了他们的帮助和大力支持。如香港实业家、市侨联名誉主席姚美良先生,自从担任市侨联名誉主席以来,在百忙之中多次来函询问我市侨联工作情况和市归侨、侨眷生活情况,去年他得知我市有部分归侨、侨眷下岗和其子女就业难的情况后,就安排了10人到他设在桂林的永芳专卖店工作,这次大会又捐出近万元的物品予以支持。年年都给我们寄来挂历和贺卡。又如英籍华人陶成章先生,10年来他捐资办学和其他公益事业达40万元。这是我们开展联谊工作的结果,为桂林的经济和公益事业作出了一点贡献。
(三)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几年来,市侨联编写“侨联简报”12期,共印发了2000多份,发向市侨联委员、各侨联小组和各省市侨联。通过简报系统工作宣传桂林,宣传党的侨务政策。
四、加强侨联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业务素质
一是强化了侨联机关干部思想作风、业务建设,每年年终,对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都要进全面考评;二是重视抓干部队伍的业务培训,安排干部到市委举办的各种学习班学习;三是完成了各级侨联机构改革。全市有6个县成立了侨联组织,有一个大专院校和一个华侨农场也有侨联组织。此外,桂林市企事业单位成立了110个侨联小组,使侨联组织形成网络,更好地联系归侨、侨眷;四是各级侨联提高了工作规范化程度,提高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
五、做好侨情调研工作,为侨联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掌握侨情,如实地反映他们的愿望和要求,是侨联的职责,是做好侨联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工作方法。各级侨联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侨情调查,重点对归侨、侨眷及海外亲属的分布情况、层次结构和归侨、侨眷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调查。市侨联下发了1000多份贫困、下岗、身份情况的调查表。为了了解归侨、侨眷的生活、工作情况,我们组织了两个小组分别到13个单位召开座谈会,听取归侨、侨眷的呼声。通过调查了解,我们写出了《关于归侨、侨眷下岗、贫困情况的调查报告》,上报有关单位。并根据调查情况,我们还就归侨、侨眷下岗再就业问题专题向市委请示,得到批准,为归侨、侨眷下岗再就业提供了政策依据。
六、积极参政议政,发挥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成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侨众的桥梁和纽带。侨联主动参与市人大、市政协换届过程中归侨、侨眷代表和委员的推荐工作。98年协助市政协推荐归侨、侨眷委员8人。市侨联发挥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作用,抓住侨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提案或建议,反映社情民意。几年来,市侨联、侨界政协委员共向政协提出议案20条。其中一些提案获优秀提案。有4人被评为优秀提案先进工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