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县侨联江口分会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莆田县江口镇,有10.4万多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分布于东南亚、南北美和澳洲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之一。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莆田县侨联会江口分会坚持以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和邓小平侨务思想为指导,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围绕新一轮创业,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重点,加大为侨服务力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努力开创侨联工作新局面,推进全镇各项事业的发展。
  一、抓住契机,拓宽渠道,广泛开展海外联谊活动
  为侨服务是侨联的宗旨之一,搞好联谊接待是侨联工作的重要内容。多年来,我会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多方面做好联谊接待工作。每年充分利用春节、元宵座谈会、迎新春茶话会、三月妈祖节、政协会议、中秋佳节等机会进行迎来送往,广交朋友,联络侨心。98年元宵佳节在武警8711部队举行别开生面的警、地、侨座谈会,镇政府表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156位为家乡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侨胞、港、澳、台同胞,海外“三胞”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战士们的精彩的军事汇演,听取了警、地双方领导所作的双拥共建为国防事业、地方两个文明作贡献的情况介绍,踊跃畅谈江口新一轮创业的思路和前景,并在会上表态捐资80多万元,支持部队建设,为江口镇侨捐事业锦上添花。会议加深了警、地、侨三方了解,增进友谊,扩大了影响。98年12月8日,莆田市召开首届兴安同乡恳亲大会,江口籍侨胞计100多人参与盛会,其中以马来西亚侨胞及二、三代华裔居多,我会紧紧抓住契机,配合镇党委、政府,以盛大的欢迎仪式邀请他们回江口欢聚,共商兴镇大计,从而进一步深交老朋友,结交新朋友。我会每年召开镇、村两级座谈会30多场次,接待侨胞1000多人次,春节前以镇政府名义向海外寄送新春贺卡、年画都在300——500张幅之上,不断拓宽海外的联谊渠道,与一大批海外知名人士、侨领和年轻一代华裔、新移民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和交往。
  二、广泛宣传,依法护侨,竭诚做好为侨服务工作
  广泛宣传有关涉侨法律、法规,坚持利用每季度侨务工作例会,年度侨务工作会议及座谈会、茶话会等机会,通过镇、村、侨务干部、侨联委员向广大群众、侨眷宣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并利用有线电视、踩街、晚会来宣传侨法,在宣传的基础上,努力使侨法深入人心,提高全社会依法护侨和依法自我维护侨益的意识,坚持以侨的法律、法规为依据,处理侨胞的来信,来访和涉侨案件,做到有访必答,有信必复,有复心果,取信于侨。每年协助镇政府处理涉侨事件有6——10起,涉及房屋和墓地纠纷等,每件都能尽快落实。如海外侨胞出资修建石庭宫文物保护单位,涉及周围十多户拆迁,我会深入细致地做好拆迁户的思想工作,做到侨胞满意,拆迁户满意。石西港胞黄风勇屋地纠纷,涉及新加坡侨胞,澳门同胞三角纠纷,如果解决不好,可能引发海外同乡之间的矛盾,不利于做侨的工作。我会尽量做到三方满意,问题得以解决。98年黄文理先生与台湾吴先生墓地纠纷,也能及时解决,双方满意,总之,我会在协助镇政府解决涉侨问题上,尽量做到不留后遗症,使海外三胞和归侨、侨眷满意放心。
  我会不但为侨胞、港澳同胞排忧解难,而且热心为归侨、侨眷服务,凡是涉及三侨子女入学、农转非、民办教师转正,工作调动等为他们出具证明,协调有关部门,使其享受政策性照顾。凡是涉及出国探亲、旅游、定居,则热心与公安、公证部门联系,在政策允许下,尽快替他们解决。凡是归侨、侨眷生活有困难,及时为他们解决,每年侨联都拿出万元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年终还到困难户家慰问、发放救济款,真正做到侨联是归侨、侨眷之家。
  我会不但为侨胞和港、澳、台同胞排忧解难,而且为归侨、侨眷服务,也十分关心旅居海外侨胞的政治和生活。去年,金融风暴席卷东南亚大部分地区,震撼全球,给东南亚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灾难和社会振荡,我镇旅居这些国家的华侨华人承受着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巨大冲击,特别是去年一至五月份印尼发生规模较大的骚乱事件,给我镇许多印尼侨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打击。面对这些情况,我会能审时度势、集中力量,通过多种渠道加大服务力度,关心帮助海外乡亲,凝聚侨心,并按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逐家走访侨眷,还与印尼侨胞通电话联系,向他们了解受害情况,虽然不能帮助他们挽回经济上的损失,但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最大的慰藉,使他们体会患难期间家乡给予的真情和温暖。下半年部分印尼侨胞回乡省亲,办喜事等,受到镇党委和政府更为热烈欢迎和更亲切的关心,他们十分感动,均表示一旦政局稳定,经济恢复,一如既往支持家乡建设。
  三、围绕中心发挥侨力,主动服务两个精神文明建设
  侨联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每年的工作思路和新一轮创业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与海外侨胞密切联系的优势,在做好为侨务服务工作的的同时,积极配合外经部门,拓展招商引资工作。近三年来共计引进三资企业:96年达30家,投资额5000多万美元,97年达28家,投资额5000多万美元,97年因受东南亚金融风暴冲击,但在我会认真细致做好方方面面工作,积极争取下,也引进26家,投资额3000多万美元。我会配合政府做好了引资招商的同时,已积极为他们服务,凡是三资企业遇到的具体困难和问题,我会都主动上门服务,积极配合镇企业办上门服务,并帮助他们协调与县一级部门的关系,协调好企业与企业关系,使他们扎根江口,为江口经济建设服务,
  侨捐公益事业方面。侨联在服务的基础上,配合各单位、各村联系好引导好侨胞,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热情,捐赠兴办家乡公益事业,96年在修路、学校、医院等方面海外三胞捐资1000多万元;97年捐资800多万元;98年由于受金融风暴影响,我镇旅居海外侨胞遇到的困难较多,处境较复杂,在这段时期内,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支持,许多侨胞深受感动,表示局势一旦转机,将一如既往支持家乡建设。部分侨胞在事业受到挫折的情况下,对家乡建设仍慷慨解囊,今年全镇共接受捐资560多万元,用于修路、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体现侨胞的拳拳赤子心,悠悠家乡情。今年三月份,西刘村旅居文莱侨胞刘鸿池、刘鸿攀兄弟,马来西亚侨胞刘天福等15位先生在非常困难情况下捐资120多元建设西刘村教学楼及礼堂,造福桑辉的募举使家乡人民深受感动。
  四、内增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增强侨联的凝聚力
  侨联会既是工作基地,又是服务基地,只有搞好侨联基地建设,努力把侨联会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归侨、侨眷之家”,才能更有效地开展工作,切实提高为侨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七十年代来八十年代江口侨联的老前辈创业建成的会所是一幢四层石木结构,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的办公楼,只有住宿部,时至九十年代已不适应时代发展。近几年,我会致力于侨联大厦建设,用每年赚来的钱,逐步进行改造,共投入200多万元,扩建拥有2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20多亩的侨联大厦,大厦中设有舞厅、健身房、美容、美发、录相厅、照相厅、售票厅等多功能服务体系,成为为侨服务中心,既是江口开放的窗口,也为江口侨联更好地开展名项工作提供了经济保障。
  多年来,我会坚持把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做到侨联委员会议一年召开二次,常务委页会议一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人员一月一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及邓小平侨务思想,认真学习侨务法律、法规,紧密联系实际,摆问题,找差距,落实整改措施,统一了思想,增进了工作热情,做到“为侨服务不伸手,维护侨益不畏难”。同时还邀请有关部门进行知识,业务培训,提高侨联侨务干部业务素质,并在村一级建立联系网,使他们既是宣传员,也是联络办信息员,同时也是维侨护侨的工作几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