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市是福建省著名的侨乡。据侨情普查统计,全市归侨侨眷72万人,海外华侨华人142.89万人,港澳同胞20万人,新移民8000多人,侨的优势凸显。近五年来,我会遵照省委“了解侨情、理解侨心、保护侨益、发挥侨力”的指示精神,立足我市侨情特点,把为侨服务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起来,较好地发挥侨联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
一、以邓小平理论统揽工作全局,自身建设得到加强。
我会长年坚持政治学习制度,通过工作例会、座谈会、报告会、培训班等学习形式,组织侨联工作人员学习十四大、十五大文件,学习邓小平侨务思想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学习党的侨务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增强搞好侨联工作的责任心和使命惑;通过建章立制、设岗定责和勤政廉政教育,树立敬业爱岗观念,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顺利完成机构改革和换届选举工作,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健全侨联组织网络;完善侨联大厦的经营管理,市、镇两级侨联拥有21个集办公、接待、生产为一体侨联会所,为侨联事业的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增强了侨联组织的系统功能。
二、立足国内、面向海外,宣传联络工作迈上新台阶。
侨联的优势在侨,活力在联。我会根据侨联民间性、群众性、统战性的特点,以亲情、乡情、友情为纽带,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地拓展宣传联络工作,促进了侨乡精神文明建设。
第一,努力办好南安乡讯。五年来,我会主办的南安乡讯,共印制20期,10万多份,发往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发挥了传递信息、敦睦乡谊、慰藉侨心,宣传南安的积极作用。弘扬中华民族文化,褒扬改革开放业绩和爱国爱乡精神,成为海外乡亲贴心的“家书”,被省侨办评为“二等奖”。
第二,建立侨情信息档案。我会注重海内外侨情资料的收集整理,主动协助侨情普查工作,积极参与泉州华侨历史博物馆对国内外侨史文物资料的征集活动,取得显著的成效;先后协助拍摄《南安市情》图册及编纂《南安华侨志》等4部志书,填补了南安史志的空白,为各级领导掌握侨情、科学决策提供客观依据。
第三,做好接待出访工作。我会积极参与南安撤县建市、第四届世界南安同乡联谊会等多项重大活动。今年3月,我们以高规格方式,接待了印尼东方音乐全会一团9人前来联谊,使他们感激万分。五年来,合有关部门接待3000多个海外团组和9万多名海外“三胞”;我会领导及基层侨联委员200多人次出访,鼓励归侨侨眷利用探亲旅游之机联络海外千家万户侨亲,努力探索做好三四代华裔及新移民工作,扩大宣传联络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在东南亚爆发金融风波印尼发生动乱期间,侨联组织及时发出慰问函电,登门走访返乡侨亲,深得海外乡亲赞誉。
第四,重视国内联谊活动。逢年过节,我会在向外乡亲发出几百件贺卡的同时,慰问拜访国内老归侨和老侨务工作者。热情接待省内外来访的侨联团组,今年元月,我们接待了厦门思明区侨联组团的归侨侨委20多人前来参观郑成功纪念馆、蔡氏古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适时组织人员外出学习参观,如撰写文章参加三届厦漳泉侨联工作联席会,达到了交流经验,促进联谊的目的。
三、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南安市新一轮创业献策出力。
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工作实践中,我会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侨港台外资都欢迎的原则,探索为侨服务与为经济建设服务有机结合的新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市成为全国百强县作出应有的贡献。
1、倡导建立“贫难侨基金”。1994年,我会领导利用出访印尼时机,宣讲扶持贫难侨的工作设想,得到海外乡亲鼎力支持,我们将最初募捐的20万元存放银行,以斯获利息扶贫济困。至今发放10万多元,救济300余户次,把党和政府的关爱,送到贫难侨的心坎上。一些老华侨病重期间,我们得知,请名医上门为他们就诊,有的病故专程去悼念或发唁电,让华侨感到家乡的亲情和温暖。
2、辅导海外乡亲捐赠资金。在宣传贯彻省《捐赠条例》的同时,注重引导捐赠意向,辅助管理侨捐工程,参与管理基金会,成为我市侨联组织常年的工作内容。五年来,海外“三胞”捐资6亿多元人民币,兴建社会公益事业,捐资设立100多个基金会,加快了我市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步伐。
3、尽力协助开发“南联工业园区”。我会副主席谢淑惠认真受理马来西亚南联总会会长黄先生的委托,从介绍投资环境,奠基建造厂房,到协调水电供应,办理营业执照,提供优质的一条龙服务,促使黄先生面临金融风波冲击而毅然投资近亿元开发“南联工业园区”。该园区现已招商11个项目,三家公司建成投产,发展前景好,增强了侨胞回国投资兴业的信心。
4、帮助归侨侨眷创业脱贫奔小康。我市侨联组织把宣传贯彻《福建省鼓励归侨侨眷兴办企业的若干规定》,开展为九五计划作贡献活动摆上工作日程。发动归侨侨眷利用侨的优势、政策优势和资源优势,创办侨属企业,发展茶果种植业,许多侨眷属走上脱贫致富道路。
四、参政议政、维护侨益,决心为侨排忧解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侨务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以法护侨成为侨联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会指定专人负责信访工作,受理来信100多件、接待来访200多人次,在接受咨询、调解纠纷、转交办理中,不分大小事,不论贫富侨,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回音。每年9月,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以“三法一例”为主要内容的侨法宣传月活动,参与各级人大组织的侨务工作执法检查,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政协、人大会议召开期间,侨界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就殡葬改革、发展旅游业、华侨农场改制、侨联资产保护等热点、难点问题,呈递提案议案,反映侨情民意,加大参政议政力度,得到我市党政领导的赞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