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南通市侨联在南通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省侨联的指导下,团结全市广大归侨侨眷,遵守侨联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各项活动,不断开拓新的局面,在为广大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服务,为南通市经济建设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积极参政议政,为两个文明建设出谋划策
作为政协组成单位,南通市侨联非常注重发挥自己在国家事务中的参政议政工作。每逢人大、政协换届都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协商和推荐侨界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入选。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市人大共有12名归侨侨眷当选市人大代表。本届市政协共安排归侨侨眷委员19名,其中一位归侨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市政协副主席;3名归侨侨眷分别当选省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和市政协常委。侨界代表和委员在人大、政协会议中积极参政议政,发展民主监督作用,反映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意见和要求,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认真宣传贯彻《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为侨服务,维护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的合法权益。
南通市侨联注重在各种场合,利用各种方式向全社会宣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近两年来印刷散发《保护法》、《实施细则》及宣传材料2000多份。在归侨侨眷及海外侨胞权益受到侵犯时,市侨联总是站出来为他们呼吁,为他们说话,为解决归侨黄瑞云等的医药费问题及印尼华侨蔡健源在通索要货款等问题上,市侨联多次向市领导及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尽量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为使广大退休归侨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市侨联还成立了老归侨工作委员会,组织老归侨定期开展活动,欢度晚年。目前,为了进一步提高归侨的生活待遇,南通市侨联正在和有关部门协商,争取对归侨就医实行优先及部分免费及对归侨实施每月定额补贴的优惠。
三、开辟对外宣传联络的新路子
1、创办《南通乡情》,为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促进乡谊亲情架设一座新的桥梁。〈〈南通乡情》是一份主要面向广大南通籍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以介绍南通市风土人情、建设成就、投资环境以及侨联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侨报,旨在沟通南通籍海外乡亲与故乡的联系并广泛地向海外宣传南通,更好地发挥侨联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自创刊以来已制作《南通乡情》四期,共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发寄5400多份,深受广大海外同胞的欢迎,成为南通市侨联海外联络工作的一个重要渠道,也为南通市对外开放、对外宣传开设了一个新的窗口,受到南通市有关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赞扬。
2、利用电视媒体开展对外宣传
南通侨联与市电视台合作拍摄了反映侨眷生活的系列电视片《一封家书》并在海外电视网播放,南通侨联还与市电视台共同举办了“月是故乡明”中秋电视文艺晚会。在中秋节向海外华人华侨播放。这些新创意,新形式在海外均起到了很好的影响。
四、为侨办实事
在全市发行“侨联服务卡”
为侨服务是侨联的主要工作,为了在全市范围内办一件使广大归侨侨眷都能受益的实事。南通市侨联经过大量的筹备工作,向全市广大归侨侨眷推出了“侨联服务卡”。这是一种可在全市百家单位享受不同折率的消费优惠卡。归侨、侨眷持卡在“侨联服务卡”优惠服务网络中的任何一个单位购物或消费均可享受优惠。“侨联服务卡”的启用除了给南通市归侨侨眷在实际生活中带来了不少实惠之外,还在全市创造了一个全社会都来关心归侨、侨眷,支持侨务工作的社会氛围。中国侨联常务副主席何添发同志在听取了“侨联服务卡”启用情况的汇报后,对这项工作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认为是在新时期为侨务工作十六字的工作方针注入了新的内涵。
开展赈灾活动,组织全市归侨侨眷向灾区归侨侨眷献爱心
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洪水灾害,部分地区灾情严重。为了更好地组织广大归侨侨眷献爱心,南通市侨联与湖北重灾区荆州市挂钩,动员全市归侨侨眷捐款捐物,通过荆州市侨联定点支援荆州市的归侨侨眷抗洪救灾,在近一个月时间内直接向荆州市侨联发送御寒衣被1100多条(件),并将长期救助6名灾区侨眷学生完成学业。南通市侨联的赈灾工作受到荆州市市委、市侨联的高度赞扬。
五、认真调查研究,积极反映情况,在机构改革中稳定了侨联干部队伍并得到充实。
在机构改革中,侨联一度被列为事业编制,这对市县两级侨联干部队伍中产生了不小的振动。南通市侨联从实际出发,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市委、市政府及上级侨联反映基层侨联的特殊情况,经过不懈的努力,基层侨联干部的呼声终于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中国侨联、省委统战部领导的重视,市县两级侨联不仅保留了行政编制,稳住了干部队伍,还得到充实。南通市侨联的做法受到了中国侨联的赞扬,题为“南通市侨联在机构改革中保留了行政编制”的经验总结在《中国侨联通讯》上作了发表,引起各地侨联的强烈反响。
六、加强会所建设,改善办公、接待条件
南通市侨联原有会所面积小、条件差,连驻会人员基本的办公条件都不能满足,更谈不上接待海外侨胞和开展归侨、侨眷活动的需要。为彻底改变这一状况,在市领导的关心下,南通侨联抓住机遇,利用政府贷款,租用了新的会所,新会所使用面积160平方米,不仅大大改善了办公条件,还使南通侨联接待海外同胞,开展归侨侨眷各项活动有了一个良好的场所。
七、侨联经济工作成绩突出
1、成功地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
几年前,由于侨联实业公司的破产,给南通侨联造成了数百万元的债务(包括大量集资款)和数十名失业职工,经过南通侨联努力,南通侨联已基本清退了集资款,安置了失业职工,稳定了大局恢复了侨联在归侨侨眷中的威信。
2、通过清产核资和改制,调整了企业,抓住了龙头。
1996年到1997年,南通侨联成功地对所属企业进行了清产核资和改制,经过整顿,清理了一些小企业,着重抓好,管好海门金侨房地产公司、博龙广告公司、飞恒房产公司和如东侨联建筑公司等龙头企业,并不断帮助它们向集团化发展,目前这些企业发展健康,每年对侨联均有较大贡献,中国侨联对我市侨联企业的管理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将南通侨联的经验作为典型材料在97年10月中国侨联五届四次全委会上作专题介绍。
3、根据侨联特点发展侨联经济
南通侨联根据自身特点,先后开办了咨询服务中心,华侨文化艺术培训班,华侨现代舞蹈团等企事业单位,这些单位在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同时,已开始为侨联创造经济效益。与国家教育部中英培训中心合作开办的《剑桥少儿英语》班正在积极筹备之中。
4、开发“华侨花苑”
南通市侨联与下属企业飞恒房地产开发公司在南育通市建设一个适宜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定居及广大侨属居住的住宅小区在市区黄金地段征地50亩,兴建了“华侨花苑”。该区包括华侨大饭店、(同时挂江苏省侨联会务中心牌)住宅等,总建筑面积52000平方米,“华侨花苑”总造价为3800万元。南通侨联通过向政府减免有关规费的办法,将政府减免的部分转作侨联对“华侨花苑”的实际投入,这样南通侨联将占有286万元的实际股份。它的开发既为侨联的会务、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地,又为广大归侨、侨眷提供了一个有较高档次和品位,安全保卫和物业管理一流水平的住宅区。目前开发工作进展顺利,预计明年10月将交付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