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威(1932-),侨眷,广东新会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5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河道港口工程系。1953至1958年在交通部航总设计局、水运设计院任技术员,1958至1964年在交通部技术局、水运总局任技术员、工程师。1964年后交通部水运规划设计院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与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95年后任该院顾问、交通部工程技术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九届、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3年起40余年来一直从事水运工程的航道、港口、船闸和航运组化枢纽等工程的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与标准规范等工作,计有100多个项目。主要有:长江、珠江、松花江、淮河、京杭运河等水系的航运规划,全国水运建设发展规划,全国水运主通道和港口主枢纽的研究与布局规划,为建设的决策提供依据。是长江葛州坝水利枢纽三江船闸工程的主要设计者。主持京杭运河续建工程济宁至杭州段的可行性研究和部分船闸、港口与航道设计;汉江襄樊至汉口航运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及襄樊家湖煤港设计(近期年吞吐量500万吨、远期1000万吨);江西信江航运工程可行性研究、初设与界牌航运枢纽设计;福建闽江口二万吨级航道与湄州湾十万吨级航道的开发研究与设计;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神府煤炭出口港黄华港工程可行性研究(近期年吞吐量3000万吨,远期一亿吨),解决了在冀东南淤泥质海岸建设大港问题,为建港的可行性与经济性提供了科学依据。葛洲坝水利枢纽二、三江工程和水轮机组项目,工程优异,技术水平国内领先,达到世界水平,主要设计者们于1985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1987年、1988年度获全国交通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劳动模范。1991年受国务院表彰为对工程技术有突出贡献者,给予政府特殊津贴。1994年经建设部批准,授予国家级全国工程设计大师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