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仲英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汪仲英(1936-),泰国归侨,广东揭西人,1941年回国,教授、高级工程师。从事地质事业30多年,在石油、高温地热、地质矿产的科学研究和工程施工中,提高了20多项具有国际或国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和新产品,解决了数以十计的公认科学技术难题,为发展我国地质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多次获得国家和部级的表彰和奖励,地矿部先后授予建国30年来“地质找矿有重大贡献的地质工作者”(1980年)和“地质系统劳动模范”(1985年);1982年,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技术革新能手”;1986年,国家人事部授予“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9年获第一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1991年获国务院“政府特别津贴”。主要获奖项目有: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一“低固相聚合物泥浆技术”(1985年)和“西藏羊八井高温地热勘探技术”(1989年);地矿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一“高温地热钻井与成技术”(1984年)和“钙膨润土人工钠化技术”(1986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3项一“铁铬木素磺酸盐”、“5210m长裸眼深井泥浆工艺”和“小口径金刚石钻井润滑剂”;国家经委技术开发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一“NV--1人工钠膨润土技术开发”(1988年);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一“卡森流变模式及其在钻井液中的应用”(1984年);此外,“人工钠土工艺流程”于1992年获国家发明三等奖和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989年,传略被收录入《新中国科技精英谱》(由石肖岩主编、聂荣臻为总顾问,方毅、茅以升、卢嘉锡等为顾问)中,1993年,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IBC)《国际知识分子名人录》(Thelntemationalwho’ofintellectuals)也收录入其事迹,1994年,IBC还将其编入20世纪名人谱中。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其喜欢的座右铭:一是”非我“——不断自我否定,戒满求进;二是新用“摩河般若波罗密多”,以对待事业,对待困难,对待一时挫折。尽志而求索,无功亦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