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炳松(1946-),印尼归侨,广东揭西人,1960年11月回国,1992年2月至今任兴隆华侨农场场长,中国侨联第五届委员,海南省侨联第一、二届常委。团结场领导一班人,同心协力抓农场的两个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上,三年跨出三大步。1994年干胶产量达到2917吨,与1991年相比橡胶刈树面积减少2000亩的情况下,仍然增长17.35%;工农业总产值1994年达到5741.47万元,与1991年相比增长38.4%;财务总收1994年达到12990万元,与1991年相比增长46.5%;职工年劳均收入2810元,与1991年相比增长47.6%。1992年,主持制订了《河东管区责任承包制实施方案》、《河西管区经营管理责、权、利实施方案》、《场属工业、商业、旅游业财务承包和租贷管理实施方案》。至此,农场内部管理机制的改革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改善,调动了干群的积极因素,使经济效益得到成倍增长。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三年共投入资金9500万元,兴建标准公路25公里,与东线高速公路接轨。兴建供电供水工程和排污系统,投入450万元兴建的污水处理站,日处理污水6000吨,被省列入开发区的示范工程。这些设备为大力发展兴隆旅游业创造了优越的条件。1993年2月,省政府批准兴建兴隆华侨旅游城。目前,投资企业达107家,协议资金20亿元,已建成营业的独资和合资的宾馆酒店有力多家。1994年接待游客超过了45万人次。农场独资宾馆1994年创利1316万元,与上年对比增长54.4%。造福于民,抓职工居住条件的改善,三年来投入1812万元,改造旧房81565平方米,投入4887万元兴建职工宿舍楼82栋,85695平方米,同时还兴建学校、收胶站、托儿所、文化室等一批生产和生活福利设施,总面积达47151平方米,总投入资金3194万元。职工住房面积从1991年人均8.6平米,增加到现在的12平米。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