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声瑜(1939-),侨眷,广东潮安人,研究员。1964年由湖南农学院分配到岳阳地区农科所。农业局已工作30多个春秋。其一直坚持在农业第一线。在50年代全国大闹饥荒的困难时期,饱尝了饥饿之苦,便立志振兴农业为老百姓解决吃饭问题,从那时起其对水稻品种的改良选育进行认真的研究,先后亲自培育出水稻新品种11个,累计增产粮食1O多亿公斤,引进推广四多项新技术、新成果,繁殖1000多万公斤种子,为农业新增产值20.77亿元。主要水稻新品种成果有早晚粳“岳农2号”,1978年12月获省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省优秀大米一等奖,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金奖;早熟早籼“岳矮早一号”,1980年获岳阳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湖南省人民政府科技成果三等奖;中熟早籼“湘早5号”,1989年5月获岳阳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990年9月获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近年来又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早晚稻新品种迟晚稻“岳晚籼3号”、早熟早稻“岳早籼6号”已由岳阳市农作物审定小组通过命名。由于其努力工作湖南省岳阳市党和政府给其很高的评价和荣誉,为1980年获湖南省农业先进工作者,1982年获湖南省劳动模范,1987年获湖南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988年获岳阳市科技新闻人物,199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996年获岳阳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由于党和人民对其工作的支持、生活的关心和爱护,其常说“人生有尽头,科学无止境,为了百姓幸福再累也欢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