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楚琨,1912出生,新加坡归侨,福建泉州人,中国侨联顾问。早年侨居新加坡,为《南洋商报》编辑,抗战时回国作战地采访,并参与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南洋总队部,为宣传部长。1940年,参加陈嘉庚组织的“南侨慰劳团”。1942年新加坡沦陷前夕,与郁达夫等进步文化人士流亡印尼,险遭日军所害。1945年抗战胜利后经营国际贸易,与朋友高云览合购两艘远洋轮船,为山东解放区运送物资,后将船捐献给国家。1948年,参与创办进步报刊《南侨日报》,任董事兼总经理。同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为民盟新加坡分部主任委员。1949年回国参加新政协,任政务院情报总署专员,在新华社任职,又参与筹建中国新闻社,任副社长。后调厦门市任副市长,分管文教工作,为陈嘉庚先生得力助手。1956年中国侨联成立,任中国侨联副秘书长,实际负责具体工作。自全国第三次侨代会后,由于健康原因(患严重脑血栓)一直担任中国侨联顾问,并从1991年起兼任中国华侨历史学会会长。虽退居二线,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仍坚持天天上班。充分发挥与海外关系众多、在东南亚影响力大的优势,为侨务工作以及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的建设和中国华侨博物馆的筹建奔走呼吁、殚精竭虑,仅募集捐款一项,就分别为侨史学会和华博筹集150万元、500万元,有力地推动了侨务工作的开展。在福建泉州及厦门,还兼任华侨大学董事、厦门大学顾问和厦门华侨博物院行政委员会成员,为家乡文教事业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如发起组建集美大学,随团赴海外为集美大学筹措教育经费1500万元,受到该校的表彰。此外,任中国民盟常委、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兼文史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在国家的参政议政和各项社会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为典型的老一代爱国华侨和中国侨联的元老,作为陈嘉庚先生的生前秘书,总是以陈老先生的爱国精神和工作态度勉励自己和他人,祟尚其“魄力、胆识、决断、务实”的作风,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堪为世人楷模。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