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祥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张传祥,临朐县华侨养殖场场长,1952年随父亲回国来到了原籍临朐县七贤镇张家寨村。回来时一贫如洗,只有几间破草房,穷的连饭都吃不上。仅仅依靠那几亩山岭薄地勉强度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县里的归侨、侨眷也充分利用党的侨务政策有的承包荒山滩涂,有的搞起了商店、种植、养殖,有的搞运输业,各显其能。为给归侨致富带好头,他联合几家归侨承包了村里的老式油坊,那是几架老掉牙的老式榨油机,工作效率低,出油率也低,且经常出故障,由于缺少资金、技术和销路,一年下来,一算帐亏损不少,其他几家归侨泄气了,要求退出股份,不愿继续合作,但是他想到,创业就是艰难的,就要付出代价。县侨办的领导,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帮助他总结经验教训,对他进行了鼓励,并帮助联系解决了部分资金,又从市侨办下发的救济款中拿出1万元,解决了资金问题,并带他到外地学习榨油技术,更新了榨油设备,新上先进的榨油机4台,提高了劳动效率,当年赢利1万元。县侨办又根据有关侨务政策,与税务机关联系,给予了免税照顾。
  经过近5年的努力,华侨榨油厂的规模不断扩大,资金有了一定的积累。但他考虑到,榨油厂的副产品豆饼是养鸡的主要饲料,应充分利用这一原料,办一处养殖场。有了这一想法后,他走访了县里的几处养鸡厂,进行市场调查,考察论证。制订出了详细的方案,包括选址、建场、效益分析、规模等内容。1990年上半年,他向县侨办详细汇报了准备筹建养殖场的情况,得到了县侨办的大力支持。从此,他又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路。首先与村里签订了用地合同解决了选址问题,然后筹集资金。利用了榨油厂的赢余资金,又贷款48万元,经过近一年的筹建,建起鸡舍126间,办公室15间,总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饲养蛋鸡1.5万只。由于缺乏资金和饲养技术,养殖场一度陷入困境,鸡的死亡率在上升,饲料告急,他真是心急如焚。在这紧要关头,省市县侨办又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解决资金20万元,他又注重从管理和技术入手,多次到省农科院家禽研究所联系,得到了省畜牧局养鸡场的支持,派技术员去进修学习,并到省内大型养殖场参观学习,全场职工的业务素质全面提高,使养殖场重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通过实践证明,提高人员素质,科学饲养,提高科技含量,是干好养殖业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管理,注重人才的培养又是搞好养殖业的重要条件。经过几年的努力,1994年饲养蛋鸡2万只,新上罗曼父母代种鸡4000套,盈利10万元;1995年饲养蛋鸡2.5万只,盈利15万元,1996年规模扩大到2.75万只,新上两台孵化机,孵化鸡苗22万只,盈利3万元;1997年,又从上海引进伊丽莎褐祖代鸡5000套,填补县内空白。1997年又新上饲料加工设备,按照严格的比例配方配制饲料,提高了产蛋率。经过积极的联络,场里又被县科委列为星火科技示范基地和农业开发示范区。在县农业开发办公室的引导下,投入资金开发乌鸡生产项目,经过试验,极富营养的乌鸡饲养获得成功。饲养的乌鸡5000只,全部出栏,并创造了较高的效益,新上的乌鸡孵化也已开始,做到了自产自养。设想今年建成乌鸡生产基地,规模达到2万只,完成乌鸡的深加工,成为全省的乌鸡生产、加工一条龙的大户。至目前,场里固定资产已达250多万元,年产值达400万元,创利40多万元,成为县里设备最先进,生产能力最高,规模最大的养殖场。从筹建养殖场到现在的规模。省侨办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各级侨办先后帮助资金近20万元,今年9月,又帮助解决资金5万元,使场里用上了自来水,解决了用水困难。
  他个人虽然富了,但还想到有很多的归侨、侨眷和众乡亲仍然还很贫困,为此,他主动为县里的蒋峪、龙岗、卧龙、嵩山等乡镇提供资金、技术,发展养殖业,为他们设立饲养点,提供饲料,以带动养殖业的发展。他还十分关注公益事业的建设,先后为改建整修乡村道路、学校校舍改造捐助4万元,资助山区5名失学儿童。为帮助归侨、侨眷脱贫致富,他与县侨办联系,提出要召收贫困归侨、侨眷入场工作,这一想法得到了县侨办领导的支持和赞扬。县侨办从全县的归侨、侨眷中找出了最贫困的10户,安排了10名归侨、侨眷入场工作,使他们有了较稳定的收入,解决了生活困难。他还为有关单位和县侨联委员订阅《山东侨报》和《联合日报》20多份。
  几年来,党和政府也给了他许多的荣誉。被省侨联评为先进工作者,被潍坊市委、市政府评为农业先进生产者;连续3年被评为全县农业十佳标兵和全县养殖大户;连续5年被评为全县科技示范带头产和优秀政协委员;今年又被评为潍坊市劳动模范。今年6月,山东电视台和省侨办到县里拍摄了侨务扶贫专题片,他作为重点采访对象参加了拍摄,对场里进行了重点宣传,提高了场里的知名度。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观看了专题片后,对他表示了祝贺,并勉励他要积极工作,开拓进取,更好地为县里归侨、侨眷的致富带好头。听了领导的鼓励,他深受感动,也更激发了他干好工作的信心和决心。专题片播出后,江苏、浙江、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看了专题片后,几经周折,慕名专程来场里学习乌鸡养殖技术,场里认真细致周到地接待了客户,并成功地举办了3期学习班,无偿提供了技术和资料。他深信,这些荣誉和称号的取得来之不易,包含了党和政府极大的关怀,浸透了全场职工的血汗。他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自他发展壮大,更多的是回报社会,回报党和政府,为归侨、侨眷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