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广才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在烟台市芝罘区幸福镇,有一个勤勤恳恳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大家走向富裕路的人,他就是朝鲜归侨,现任幸福镇大疃村党委委员、村委委员、芝罘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烟台时代钟表有限公司总经理夏广才。
  1953年,出生于朝鲜黄海道南川的夏广才,随父母、兄弟及近20户归侨,经政府安排,回到他们祖辈阔别的故土。他虽家贫如洗,但政府还是免费安排他们兄弟上学读书。中学毕业正值文革,他踏上了回乡务农之路。他和他的父兄,乡亲们一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在面朝黄土、背朝天,摇着舢板捞命线中苦熬苦挣,而山海依旧,生活艰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开放春风,吹暖了夏广才所在的渔村,使这个村的领导也敞开了思想,认识到无工副业不富。于是筹措资金几十完元于81年办起了为北极星钟表集团配套的木器厂,打破了世世代代靠海靠山为计的不变定式,夏广才也成了渔材第一代村企工人。
  初建的木器厂,固定资产9万元,厂房不足8百平米,从业人员仅37人,主要生产家俱,给烟台木钟厂加工钟壳。这个厂自81年3月上马,仅仅支撑了不到3个月就面临倒闭危机。在这种情况下,村领导下决心选能人干下去,于是选中年仅30几岁,有文化、有抱负的夏广才收拾残局。这突如其来的选择,使夏广才几宿没睡,想得很多:他想起朝鲜战争的惨状,全家人几乎丧命他乡,是党给了新生,是乡亲们把自己养育成人,堂堂七尺男儿面对乡亲们的重托,不就是要豁上这百十斤吗!他心一横,接过了这付担子。夏广才这个几经磨练的硬汉,夹着铺盖,辞别70多岁的高堂老母、妻子和两个幼子,一头扎进全村的希冀之中,不能自我。在各种困难面前,他首先硬硬实实地抓三把,一把抓改造扩建厂房,一把抓成品钟生产线,一把抓技术人才和技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培训。他和大家硬是拼了90余天,这些日子,七天八天连轴转是常事,其它的每天至少干十五个小时,饿了啃口凉片片,咬一口咸菜,渴了就喝一口苦涩的井水,至此,他落下了慢性胃炎的病根,至今困扰着他。仅仅三个月,夏广才带领他的伙伴们真正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奇迹,厂房神奇般地从平地上膨胀3倍达到2400平米,一条简洁实用年产20万只钟的生产线横亘在千古农治的大疃村,一支近百人的技工队伍崭露头角。从改造完工到年末不足半年,他就带领上百人使这个企业起死回生,实现销售收入50余万元,实现利润9.6万元。
  夏广才是个开弓没有回头箭的人,在创业上他一年一个台阶。十年后的91年再看这个厂,变化之大是明摆着的,从业人员发展到150人,年生产成品机械8万只,石英钟近2万只,年销售收入达到600余万元,利税超过70余万元,分别比81年增长12倍、7.4倍。一跃成为幸福镇、芝罘区利税大户,职工年人均收入超过5千元。
  夏广才没有停,而是眼界更宽,心境更大,他善于把握机遇,进行二次创业,他决策树起自己的品牌,这就是一出手就叫得响的“时代”系列钟表,并大胆寻找出口代理商,不仅赚国内的钱,更敢掏洋人的腰包。到97年末,更名为“烟台时代钟表有限公司”的固定资产达到370万元,从业职工近200人,年生产机械钟4万只,其中出口2万只,骄人的花色品种,令人信服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不仅占有了国内市场,也亮相于国际市场。97年产值突破1200万元,销售收入突破900万元,年创利税80余万元。夏广才的实干和奉献精神赢得了民心,连续多年被区、镇两级政府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厂长。
  共同的遭遇,使夏广才这个硬汉子,在老归侨和侨眷面前却柔情似水,心细如缕。当他有能力时,首先想到的是为这个群体谋点具体利益,办点实事。当企业扩大规模时,他力排众议,把有劳动能力的近20位归派、侨眷尽收麾下,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就是在当前国有企业职工纷纷下岗的大环境中,他仍然留用了50岁以上的女侨眷2人,55岁以上男侨眷3人。这个远离城市的渔村多有不便,尤其是那些没能力的归侨、侨眷要整修、新盖住房难上加难,这些难事不用他们找上门,只要一听到信,夏广才总是主动派车、派人全力帮助。这些年来,有近十户侨眷得到资助。归侨侨眷病了,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多忙,送医院救治缺人手,有时他亲自去,有亲属的一律免费派车,更多的时候是他像对待亲人一样亲自为他们联系医院,办理一切手续。有3户侨眷的子女面临转学、上学难,夏广才二话没说,放下手头的工作,一跑就是十多天,不用家长们操心,就给他们要善安排,现在这8个孩子没辜负他们夏叔的一片真诚,都是班级的佼佼者。夏广才不仅是自己小家的一员,更被这二十户归侨、侨眷视为他们家庭不可缺少的一员,是可信赖、可依靠的重要成员。
  多少年来,他凭籍着一颗热心肠,热心参与侨务工作,倾力资助侨眷社会联谊活动,他们村、他的家成了市、区侨眷联谊活动的天地,为联谊活动提供尽可能的服务。受到市、区归侨、侨眷的赞誉,受到市、区两级侨联的表彰和奖励。90年被芝罘区评为先进侨务工作者,91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曾以“繁荣生活即神仙”为题,介绍了他的感人事迹。94年代表芝罘区出席了省五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同年被全国侨联评为“模范先进个人”称号,并授予“爱国奉献奖牌,”这是芝罘侨界的荣誉。他连续当选为芝罘区九、十届政协委员、区侨联副主席、区合联副会长等社会兼职工作。他个人对荣誉名利很淡泊。但荣誉和光环却成了他登上更高境界,致力于为侨服务、为侨谋利益、泽及子孙的动力。
  集体富了,乡亲们富了,但更高的理想、更高的生活追求,更强的责任感始终驱使着他,激励着他,想得更多的是进一步反哺农、渔业,材里的基础建设、公益事业的投入等等。他连续十几年每年出资3千余元捐资助学;为村里修路、植树绿化、建旅游景点、恢复人文历史景观出资10万余元,出义务工达10余个;仅修建到户自来水一次性出资3万余元,人工无偿支援,彻底解决了饮用苦涩水的历史,改善了乡亲们的卫生条件,促进了健康水平的提高。
  他不但注重本村公益事业建设,还面向社会,注重社会效益,长期以来,他主动搞好警民共建,为边防大队、边防派出所、海上边防站改善基础设施无偿支援达7万余元。
  但他个人从不多伸手捞私利,按村两委的承包合同规定,夏广才个人年收入应该是职工平均工资的5倍,但他拿的最高年份也没达到2倍,这样累计计算前10年少拿近15万元,后7年少得近15万元。他无怨无悔,没有愧对党恩多情,没有愧对家乡父老。
  更加成熟,更加胆识。事业如日中天的夏广才,得到乡亲们的拥戴,目前挑起更重的担子,被选为村两委委员、芝罘岛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工业的部长。愿他与他的事业兴旺发达,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