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育真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林育真(1937-),女,侨眷,福建厦门人,山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教授,山西省政协常委。作为民盟山东省委常委、山东师大支部主委,热爱党派工作,注意配合学校的中心工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党派工作,作为省政协常委,她认真学习有关统战工作的理论和政策,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长期工作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教学效果良好。自198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山东师大动物学硕士研究生点负责人及学术带头人,省级“应用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的学术带头人及方向负责人。系统掌握动物生态学、环境生态学的理论,注意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科研成果丰硕,仅最近5年,先后主持研究课题10项,已完成7项,其中4项为国际合作研究的高新理论课题;近5年共发表论文16篇,出版著作两种,其中包括:《短翅鸣螽前足的听觉感受器、器官形态及功能与同种鸣声频率参数的比较》(美国《实验运动学报》1993.12);《短翅鸣螽前、中、后足复合胫听器形态学之比较研究》(美国《形态学报》1994.8);《沙漠蝗及东亚飞蝗前、中后足胫节膝下器与远端器形态学之比较研究》(美国《形态学报))1995.9);《灰岩性山毛榉林下大型土壤节肢动物昼夜动态研究》(德国哥廷根《自然科学》1994.5);《中国山东省济南市郊直翅目昆虫区系与生态研究》(德国马堡市昆虫学杂志1994.2);《济南市郊直翅目昆虫群落研究》(第十九届国际昆虫学大会论文集》等。自1990年以来,三次公派赴德国菲律浦大学动物研究所、哥廷根大学第二动物研究所实施并完成国际研究合作课题,并于1992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王宽诚(香港)研究奖励基金,1994年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研究学者基金。1986、1988及1992年连续三次获山东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1995年获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获省科委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