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尔夏提·马力克(1944-),侨眷,乌孜别克族,乌鲁木齐市绒山羊研究所研究员。自1968年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个新中国培养的少数民族知识分子,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有6项,8次获得国家、部级、自治区级及市级科技进步奖,撰写了16篇论文。其多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学术研讨,在国内外发表有一定影响力的十多篇论文,其中,1992年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山羊研讨会上发表的《野山羊在绒山羊育种中的应用》,被评为优秀论文,载入大会论文一书;1993年撰写的“绒山羊新品种育种”编入美国出版的《世界山羊现状》一书;1995年其应邀到哈萨克、吉尔吉斯斯坦开展讲学。技术交流与考察,期间所作的学术报告编入吉尔吉斯斯坦《学术大会论文集》。主持绒山羊育种项目20年,为新品种付出了血汗付出了代价,三次放弃提拉机会,主动找组织部请求不提拔,同时要求辞掉农委畜牧处处长职位。其参加了中国黑白花培育新品种研究课题,获部和国家级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其主持的博格达白种山羊新品种培育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十一届全国科技发明展览会金杯奖,科教新兴大奖,该项目推广至28个县,为荒漠草场的开发利用、农牧民的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该项目创效益1.2亿元;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科技工作者,连续三次获得“乌鲁木齐突出贡献的专业科技技术人才”称号,1993年评为国家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获得政府一等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自治区劳动模范、优秀专家,并担任自治区专家顾问团顾问。1999年荣获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