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清先进事迹

WB01417_.gif (1257 bytes)

  黄水清(1941-),印尼归侨,福建人,1960年回国。1968年毕业于昆明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分配到驻昆解放军化肥厂工作至今。29年来,先后担任过技术员、领导、生产技术科长、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在任技术干部期间,带领科技人员攻克了不少技术难关。1991年组织完成了开发应用NRAD(空间位阻胺)脱碳溶液新技术项目,解决了褐煤气化生产线脱碳系统细脖子影响合成氨生产的难题,每年净增合成氨6000吨,为此荣获了1992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又完成了造气发生炉微机油压控制改造应用技术,使造气焦制氨系统在设备管理上大大上了台阶,荣获了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又组织完成了持胶脱硫及喷射自吸再生技术的应用,全面实现了化工部确定的全国中型氮肥企业“八五”期间必须消灭砷碱法脱硫的生产工艺,并彻底根除了砷对泸江河的污染,受到了开远市环保局和州环委的表彰,并荣获了云南省化工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厂科技进步一等奖,被评为开远市环保先进个人。几年来,组织参与完成的技改项目达10多项,尿素工程电除尘、轻油加氢等项目,都凝聚着其汗水。其不仅在技术上刻苦钻研,有所作为,而且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担任开远市政协二、三、四届委员,云南省第四届归侨联合会委员、红河州第一届归侨联合会委员,红河州环委委员。工作中,一贯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深入职工群众中做思想政治工作,把党的统一战线政策体现其中。平时注意团结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以及广大知识分子和归侨、侨眷职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企业发展做奉献。其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尽心尽责工作,为企业发展、祖国的繁荣奉献出一颗赤子之心。由于其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1993年作为有特殊贡献的科技人才而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