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台山有位“银信痴迷者” 曾花2万买一封银信

2017年11月14日 09:41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李柏达在修补银信。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摄
李柏达在修补银信。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摄

  原标题 寻访银信故事 挖掘侨乡记忆

  这是一封残破的银信,两面都有字,修补颇为困难,一不小心就会把信上的字粘掉或者剪掉。李柏达小心翼翼地在破损处粘上颜色相近的信纸,打开空调抽湿,让乳胶水加快变干。胶水干后,他又用小剪刀一点点把多余的信纸剪去。

  李柏达已经无数次这样修补银信。在江门台山,李柏达是声名颇响的“银信痴迷者”。他收藏了近5000封银信,走访各地研究这些泛黄的信件,理清邮路、找寻华侨后人、挖掘银信故事,并将研究所得著书记录。

  ●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马立敏 南方日报记者 梁文悦

  收藏达人

  

  最多花2万买一封银信

  花2万元买一个旧信封,这听起来有些疯狂。但李柏达不这么认为,“收藏人很难去计算价钱,有钱的时候,喜欢就买。”

  去年,李柏达托人在台湾的拍卖会上买了一个信封,拍卖价1.8万元,加上2000余元的佣金,这个信封总价超过2万元,但李柏达觉得值。“这个信封1903年从江门恩平寄往新西兰,途经台山,信封上的信息记载了原始的台山邮政资料,很有收藏研究价值。”李柏达从2006年至今购买了近5000封银信,这是单价最高的一封。

  这近5000封不同类型的银信,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多年来,李柏达持续关注着多个拍卖网站,一看到心仪的银信就出价拍下。

  李柏达没有统计过自己在银信收藏方面投入了多少积蓄,但他记得很清楚,在购买银信的这11年里,他的工资翻了两倍,但一封普通银信的价格却翻了10倍。李柏达笑称,“自从开始收藏银信,我就变成‘月光族’。”

  在收藏的银信中,李柏达尤为珍视自己祖辈传承下来的银信。1905年,李柏达的曾祖父李云宏从家乡台山远渡重洋到了古巴,李家自此陆续收到了从古巴寄来的银信,现留存86封。

  对于李柏达这样的华侨家族来说,银信并不陌生。“银信”又称“侨批”,是海外华人华侨寄给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在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下半叶长达150多年的时间里,银信长期流行在海外华侨华人的侨居地与东南沿海侨乡之间,成为联系海外华侨与侨眷的纽带。

  时间回溯到35年前,高中时期的李柏达对银信还没有太多的认识,而是热衷于集邮。集邮20年后,2003年,李柏达第一次参加了江门市集邮展览。同年11月,他又到四川绵阳参加亚洲邮展,此次邮展上,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红条信封,也即银信。“一看竟来自我的家乡台山!想起家中也有这样的银信,我开始对银信研究萌生兴趣。”李柏达回忆道。

  2006年,对银信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李柏达寻思:“不如先将家中的银信整理,了解背后的故事,编组一部银信邮集。”自此,他真正开始了自己的银信收藏研究路,一次次在邮票硬币交易中心、古玩店购买银信,密切关注全球的银信拍卖信息。

  两年后,李柏达以银信邮戳研究为主题参加广东省集邮展览,获得银奖。之后,他编组的五框邮集《广东五邑侨批(1900—1949)》获得“呼和浩特2012第15届中华全国集邮展览”镀金奖、“2012第二届东亚集邮展览”镀金奖。

  著书记之

  

  已出版2本书共45万字

  “拿到银信后,看到有趣的故事,我就会循着银信上的地址,找到银信当事人或者他们的后代,去深入了解银信背后的故事。”李柏达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下乡调研时做的笔记,采访时间、地点、对话细节,李柏达将它们一一记录。这些年来,他已写满了几十本笔记本。

  除了笔记本,李柏达每次外出调研必带上单反相机,走遍大街小巷及各墟镇,拍摄侨墟的银信机构,将它们与银信上的银信机构、中转站一一对应,其中不乏一些字号清晰、建筑完好的银信机构。“银信机构旧建筑已逐渐萧条甚至荒废,不记录的话,多年以后如果它们不见了,就没有人知道它们曾经是什么样子的。”李柏达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拍的银信机构旧址照片,又拿出对应的银信,“看,它们都是一一对应的。”

  台山市、开平市、蓬江区、江海区……李柏达的调研足迹遍布大半个五邑地区。每个月,李柏达至少外出调研一次,再将调研所得著文记录。

  抗日战争时期的银信让李柏达感触很深,在他看来,“滇缅邮路银信、驼峰航线银信、飞虎队银信等银信蕴含着大量的历史,见证着抗日战争时期台山人民乃至整个中国的抗战血泪史。”

  李柏达介绍,“珍珠港事件”发生后,日军多次入侵台山,而台山人民又遇上连续三年大旱,农作物失收,生活陷入困境。台山海外华侨纷纷寄钱接济亲人,但太平洋水路被封锁,各邮路在战争中中断,银信在战乱中或丢失或迟迟难以到达收信人手中。

  其中,一封经过抗战期间五邑银信出入境的最后一条邮路——驼峰航线的银信,由美国纽约美丽号寄出,因战乱、台山沦陷等原因,邮路漫长曲折,历时2年5个月,才终于寄到台山收件人手中。“这封银信从寄到收经历了台山从沦陷到抗战胜利的历程,信封两面盖着的密密麻麻的邮戳成了历史的一个个印记。”李柏达说。

  在同为台山古巴华侨后人的黄卓才的鼓励下,李柏达将这些历史印记记录下来,著写成书。李柏达反复阅读家书,又请3位姑母讲述家书里的往事,请旅居美国、巴拉圭的同学帮忙翻译书信,一遍遍撰稿、校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记录了李家86封家书故事的《古巴华侨银信——李云宏宗族家书》书稿终于完成。

  2017年,李柏达又将自己调研所得的银信故事汇集出书《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至今,他已出版的书字数达45万字,还有10万字成稿等待出版。

  “李柏达在银信的收藏和研究方面是个有心人,他将自己家族的银信完好保存,又收集了其他华侨的大量银信,做了大量的研究,两三年内连续出书两本,很有成绩。”黄卓才对李柏达很是欣赏。

  民间档案

  

  帮助华侨寻根找到亲人

  在《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一书出版后,李柏达收到了李夏榆的短信,“你花了这么多的时间、金钱、精力去研究银信,而且写了这本书,非常有意义。”

  李夏榆是台山永盛村人,因一封加拿大寄往台山永盛村的银信与李柏达结识。去年9月,李柏达到永盛村调查该银信的代理机构东昌大宝号,请该村宗长李夏榆帮忙。巧合的是,东昌大宝号正是由李夏榆的曾祖父创办,通过调查,李柏达将这封银信的代理机构东昌大宝号、寄件人、收件人等谜团一一打开,并将李夏榆家族的华侨故事记录成文,收录在《世界记忆遗产:台山银信档案及研究》一书中。

  今年已84岁的李夏榆很受触动,书籍出版后,他买了10本,准备给从祖父这一辈开始的每个家庭送一本。“我的亲人们看了书后,为我们家族的历史感到很骄傲。如果不记录的话,家族里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这段历史,李柏达将它们记录下来后,这些故事就能够代代传承下去。”李夏榆高兴地说。

  从前,银信将华侨的牵挂寄回家;如今,银信将华侨的后人引回家。今年3月,马来西亚后人李福强回到台山龙和里寻根问祖,但怎么都找不到线索。李柏达帮忙寻找,他先根据族谱缩小了查找范围,又请收藏了马来西亚银信的好友带着银信前来帮忙。众人打开书信研究,发现了寻亲者的祖先是理发师的重要线索。李柏达又寻找村里的老人回忆马来西亚华侨的历史,最终帮助李福强找到了亲人。

  如今,银信的历史价值不断受到认可,2013年6月,“侨批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成为广东省的首项世界记忆遗产。李柏达很是欣慰,“银信是整个侨乡社会历史变迁的记录,是很珍贵的史料,也是我们共同的记忆遗产。我研究银信,就是为了让现代人不忘历史,感恩先辈的付出。”

【责任编辑:郭晓倩】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