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涉侨法规

天津市河东区关于侨务方面工作的三点建议

2015年01月21日 09:57   来源:天津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建睿智之言 献务实之策

  ——(天津市)政协河东区十四届四次会议大会发言摘登

  关注海归学子

  助力河东发展

  农工党河东区委员会

  近年来,留学回国人员迅速增多,我(河东)区应对这一趋势,还缺少一个完善的体系来满足这些留学生归国之后的需求。一是政策不清,部门不明,获取信息困难。二是资源有限,职业和生活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是搭建服务平台提供高效服务。探索建立同“创投资金、创业园、留学生创业者”三方有效结合的资本与技术嫁接机制,合作搭建一个平台,由有丰富经验的留学归国人员常驻解答,着力解决留学生安置及创业问题。二是充分利用自媒体的作用。利用一些新媒体,如微博、微信、论坛或网站将大家联系在一起,统一发布信息并对不同的理念进行梳理及引导。三是鼓励自主创业,给予一定优惠。创业发展资金问题已成为众多海外留学生归国创业的最大瓶颈。可以利用无形资产,尝试引入风险资本。留学生非常需要一个“牵线搭桥”的中介,为企业找到合作伙伴,以求更大的发展。此时就需要一个专门机构对留学生个人以及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具有较强的公关、沟通和交流能力,为资本投入与技术相融合创造一个平台和媒介。许多留学生因为对国外文化的充分了解,回国后进行一些高科技、文化交流、法律、培训、会展等行业,因为这些行业的特殊性,可以帮助本地富余劳动力充分实现就业,政府可以根据他们对员工上保险及完税证明,委托银行对留学生企业给予一定期限的无息贷款,使留学生公司解决发展中的资金问题。以上海为例,“浦江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支持留学人员到上海工作、创业,海归最高可获50万元的资助。而北京也以行政区为单位,对创业的留学生给予不同优惠,如提供办公用房,减免税金,及提供一定生活补助等。

  关于为海外学子回国

  创新创业搭建平台的建议

  河东区侨联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在为留学归国人员服务方面有关部门做了很多工作,但和留学回国人员的期望有一定差距。一是宣传力度不够,没有形成有关部门和社会高度重视的氛围。二是没有建立一个有效的服务平台。三是国外留学人员和回国人员底数不够清,没能做到主动上门服务,造成工作上被动。

  基于上述情况,提出几点建议:一是利用政府网站、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开辟留学归国人员创业有关政策栏目和办事程序导图,为他们提供知情渠道,使他们报国有门。二是利用河东有线电视台和《天津日报·今日河东》媒体,宣传海归人才创业先进事迹和海归人才招聘优惠政策,解除疑虑,激发他们回国创业信心。三是建立海归人才创业基地。可利用我(河东)区目前的创业园区开辟海归人才创业基地,有利于管理和了解掌握情况,同时也便于他们互相之间沟通交流。四是我(河东)区举办招聘活动,有关部门在招聘启事上注明“包括海外回国人员”,以明示,参加洽谈,为他们提供各类岗位。对于携带项目或寻求技术合作的,具有深厚技术背景的,(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新领域)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要优先安排。条件成熟时,可专门组织海归人才招聘会、学访考察,为青年学子解决就业、创业提供帮助。五是区侨办、侨联及时掌握海外学子和归国人员情况,了解需求,建立档案。经常与区人事部门、招商办等部门加强沟通,互通情况,主动搞好服务。通过服务留学归国人员,进一步吸引外商投资兴办合资、独资企业,开展贸易洽谈和科技、文化、卫生、艺术、旅游等方面的交流。

  关于加强对港澳台侨招商引资工作的建议

  河东区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

  近几年,我(河东)区对港澳台侨招商引资工作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综合分析近年来我区对港澳台侨商招商引资工作的实践,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台侨资企业大部分整体规模小,资金不足,企业实力不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二是招商平台少,信息不畅,招投双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盲目性。三是有的台商对大陆政策缺乏了解,比较谨慎,试探性做些投资,求近利,特别是一些中小台资企业有看准机会整一把就走的现象。

  为此,提出如下几点建议:一是全区各部门各单位要提高对海内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招商引资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强化服务、搭建平台,通过优质、高效、务实的服务,营造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严明规范的法制环境,营造“引得进,留得住”招商氛围。二是建立健全服务机制,不断优化港澳台侨资企业发展环境。做好区域内港澳台侨资企业跟踪管理和服务工作,积极宣传相关政策法规,坚持定期走访港澳台侨资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情况,倾听港澳台侨商的意见和要求,及时协调处理港澳台侨商合理的诉求,为港澳台侨资企业排忧解难,充分理解港澳台商的特殊性,港澳台资企业的经济运作习惯、企业文化、港澳台同胞的语言喜好、行事风格、个人信仰等都与大陆同胞有较大差别,这就更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理解对方,尊重对方,包容对方,求同存异,讲究方法,注意态度,注重效果。要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关心港澳台籍员工,要通过种种方式,给港澳台籍员工营造家的感觉,使他们尽快习惯当地生活,融入当地社会。

【责任编辑:王海波】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