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华创会’这个平台,加强武汉光谷与美国硅谷在人才、技术方面的交流合作,光谷将成为硅谷在中部的窗口。”昨日,“华创会”举办了美国硅谷创业者和专业人士项目专场推介会,美国硅谷中国工程师协会会长陈海雷透露,在本次“华创会”上,他们与武汉企业和高校达成了近50项合作意向,部分项目已签订协议。
看好武汉的投资环境
在昨日的项目推介会上,陈海雷带来了17个项目,包括软件外包、软件工程师培训、分子生物学相关产品研发和销售、基因研究应用和航空客运及货运运营管理及检测软件系统、数据管理及分析软件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系统等。
同时,他们还收到了武汉本地企业和高校的项目资料100多份,经过洽谈,目前已经有50个项目达成了合作意向。
这次参加“华创会”,他们对武汉的投资环境非常看好,“这几年武汉的变化非常大,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靠近,政府对IT信息产业、投入和重视程度很高,我们海外科技界对武汉非常关注。”
陈海雷透露,这次项目推介会是在“华创会”前一个月临时决定的,结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一路绿灯,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让我们很感动。”
光谷要多与硅谷互动
光谷要向硅谷学什么?陈海雷认为,与其简单模仿硅谷,不如多与硅谷的人才、企业互动,开拓视野,转换思维方式。他认为,硅谷成功有两大因素:对海外人才的吸收引进和宽松的创业环境。
在硅谷多年,陈对光谷的发展给出了几点意见。首先,要学习硅谷大兵团作战,有1至2家大型企业坐镇,“大型企业的意义并不在于带来多少产值,而是营造一种企业互动的环境,带动整体创业氛围。”他认为武汉要想走在创业前沿,还应该多引进风险投资及各种创业投资基金,“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大企业落户,可以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到硅谷创业要会找伙伴
武汉的产品想打入国际市场,武汉的企业想走出国门。对武汉老乡去硅谷创业,陈海雷提出了善意的建议。
“到硅谷创业不能‘盲人摸象’,一开始,不要做自己不熟悉的事情,要学会找合作伙伴帮忙。”陈介绍,现在武汉每年有8至10个不同的团去硅谷交流,而3至5个人的小型考察团更多,他建议,以后可以多带些有留学背景的企业家、专业人士同行,用他们在武汉创业的成功经历去现身说法,让更多硅谷的华人了解武汉。
“硅谷有许多武汉籍的华人,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资源。”陈还担任美国城市友好委员会主席,“美国圣荷西有‘硅谷首都’之称,我将牵线搭桥,力争让武汉和圣荷西结成友好城市,从而有更多交流互动。”(胡创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