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您的位置:首页中国侨界侨史钩沉

陈嘉庚抗日提案原件现身南京

2007年08月14日 09:43 来源:厦门日报




被邹韬奋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提案”的陈嘉庚电报提案

    “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1938年10月28日,陈嘉庚先生从新加坡给当时正在召开的国民参政会发来这样的一个电报提案。它犹如一声惊雷,骤然在会场响起,不仅惊动了国民党战时首都重庆,也震动了海内外,被著名爱国人士邹韬奋先生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这一提案原件尘封历史数十载,日前在南京被发现,其仿真复制件将于年底前抵达陈嘉庚纪念馆。

  对日妥协 汪精卫被陈嘉庚严词指责

  1938年,时值抗日战争初期,正当众多爱国将士在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广大同胞和海外侨胞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之际,在国民党内部却出现了一股逆抗战潮流而动的暗流。此时,在海外的陈嘉庚先生多次风闻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主张对日和平妥协,但他不信真有其事,因为他与汪精卫过去有过交往,私谊甚好。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沦陷,路透社电讯公开传出“汪精卫发表和平谈话”,陈嘉庚才略信前所风闻事出有因。他遂以南侨总主席名义,直接向汪精卫发去询问,汪坦承不讳。陈嘉庚后再给汪发长电两则,严词指出其主张极端错误,但汪称其和平主张为无上良策,甚至反过来还嘱陈嘉庚劝说南侨赞同其主张。

  以正视听 陈嘉庚提案震惊中外

  至此,陈嘉庚知汪精卫始终坚持顽固立场,无可挽救,考虑到此事系国家头等大事,应公诸于众,以正视听。1938年10月28日,国内政坛的一次重要会议——国民参政会在重庆召开。3月26日,身在新加坡的陈嘉庚以国民参政员的身份,向大会发去一个电报提案,提案有三方面的内容:日寇未退出我国土之前,凡公务员对任何人谈和平条件,概以汉奸国贼论;大中学校在抗战期间禁放暑假;长衣马褂限期废除,以振我民族雄武精神。其中,第一方面的内容最为著名,后经会议秘书处精简修改为“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11字。

  这一电报提案,充分体现了陈嘉庚力主抗战,反对和谈,反对中途妥协的爱国精神,当时在海内外引起了重大反响。中国著名爱国人士、政论家邹韬奋在其所著《抗战以来》一书中,对之作了极为生动的描述和高度评价。他说:“开幕之后,霹雳一声,陈嘉庚从新加坡来了一个‘电报提案’——‘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这寥寥11个字,却是几万字的提案所不及分毫,是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同时,他还具体描述道:“当汪精卫议长高声朗读‘敌未出国土前,言和即汉奸’时,面色突变苍白,在倾听激烈辩论时,神色非常不安,其所受刺激深矣。”

  苦觅未果 无心插柳的意外发现

  据陈嘉庚纪念馆文物征集工作小组成员颜如璇介绍,关于陈嘉庚先生的这11字提案,民间广为流传、最为人熟知的版本是“在敌寇未退出国土以前,公务人员任何人谈和平条件者,当以汉奸国贼论”,是嘉庚先生1938年之后给福建新闻社的题词。至于提案原件,此前虽赴重庆等地多方寻觅,却缥缈不知所踪。

  今年7月23日,颜如璇与文物征集小组的同事,前往位于南京的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这是关于民国档案最为齐全的馆。颜如璇一行主要是去查找香港集友银行的相关资料。在该馆的档案目录中,颜发现国民参政会的系列材料,她敏锐地感到,踏破铁鞋无觅处的“古今中外第一提案”,很可能就尘封在此馆。经过细心寻找,她果然在库房中找到了提案的原件!经过与该馆负责人协商,该馆答应制作一件与原件一模一样的仿真复制件,于年底前送抵陈嘉庚纪念馆,让海内外来到嘉庚故里的游客们,能一睹这“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感受嘉庚先生公忠爱国、疾恶如仇的爱国精神。



编辑:谢萍】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