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一天精修一页纸 古籍修复师让沉睡古书“复活”

2017年11月15日 20:3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正待修复的破损古籍 采访对象供图
图为正待修复的破损古籍 采访对象供图

  中新网宁波11月15日电(记者 李佳赟)经过拆页、修补、打眼、穿捻等一系列步骤,一本残旧泛黄的古籍终焕发新颜。古籍修复师轻轻摩挲薄如蝉翼的纸页,仿佛穿越了数百年时光……

  一部《我在故宫修文物》,让深藏宫墙之内的文物修复工作从“庙堂”走入“江湖”。在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内,这里的古籍修复师们亦默默地固守一隅,日复一日地打理着沉睡数百年的“宝藏”。

  天一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亚洲现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和世界最早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

图为正待修复的破损古籍 采访对象供图
图为正待修复的破损古籍 采访对象供图

  11月15日,当记者推开天一阁古籍修复室的大门,修复师于美娜正埋头伏案,为一本破损严重的宗谱做“植皮手术”。她屏息凝神地拨弄着案板上的泛黄纸张,半眯着眼,用补纸蘸上浆糊,贴在书页的虫洞背后。“补在破损上的纸,只能留出约2毫米的多余部分。”于美娜说。

  言毕,她轻轻举起补好的书页,透过光线仔细摩挲,已浑然天成。

  在古籍修复工作中,于美娜已倾注了11年的光景。她修复耗时最长的是一套清代的《孟县志十二卷》古籍,共历时九个多月。“古籍会有水渍、虫蛀、焦脆、缺损、断线等问题,随着时间推移,会变得愈发严重,甚至不可逆转。我们就是要‘与时间赛跑’,让古籍拥有可持续的生命。”于美娜说。

  在于美娜的工作桌上,锥子、镊子、棕刷、毛笔、浆糊、方头锤等工具一一排开。于美娜表示:“每位古籍修复师都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工具,因为很多工具在市面上买不到,只能自己做。比如浆糊就是我们手工调制的,太稀会粘不上,太稠则不便于重复揭开。”

  据天一阁修复部主任王金玉介绍,古籍修复需在细微之处下手,也许花一天时间,只能修补一页破损严重的书页。且修复所用的材料必须天然不含化学成分,这也是为了方便后世再次修复。

  虽然生活由这些泛黄纸张拼接而成,但“于美娜们”仍保留着对古籍最初的敬畏和新鲜。

图为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古籍修复师于美娜 采访对象供图
图为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古籍修复师于美娜 采访对象供图

  于美娜坦言,在古籍修复室埋头修补虫洞时,时间仿佛刹那间停滞了。“一旦坐下来,总会不由自主地忘了时间。当我在修复一本古籍的时候,仿佛冥冥中开始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百年无残页,故纸有遗香”。让于美娜感触最深的时刻,就是一本原先残旧的古籍“起死回生”之时。“每当完成一本古籍修复,就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我们修复的不仅是书,更是对文化的传承。”

  今年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周年,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建立古籍数字资源库。“利用数字化技术对天一阁古籍文献进行再生性保护,也是重要的工作方向,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现代人及后人能领略到先辈的智慧和璀璨的中华文明。”王金玉说。(完)

【责任编辑:丁海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