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巴蜀农耕文化手工艺品麦秆画:从乡土登上世界舞台

2018年03月22日 11:25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制作麦秆画。本报记者 文莎 摄
制作麦秆画。本报记者 文莎 摄

  麦秆画从乡土 登上世界舞台

  本报记者 杨琳 文莎

  高粱、豆子、小麦等粮食谷物拼绘成栩栩如生的公鸡、田野里平凡的麦秆“变身”雍容华丽的牡丹、青黑色的珙石被雕琢成一方雅致的砚台……3月21日,记者走进全国第一个农耕文化传习馆——(四川省宜宾市)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一件件精美的手工艺作品映入眼帘,传统农耕文化在匠人手中焕发出多彩的生命力。

  从这个传习馆走出的一些手工艺品甚至远销世界各地。它们不仅让世界领略农耕文化魅力,也让手工艺人荷包鼓了起来。从乡土中萌芽,在世界舞台开花,这些农耕文化手工艺品经历了怎样的蜕变?

  手工艺品凝聚农耕文化

  珙县农耕文化传习馆成立于2016年10月,创始人白高永此前经营茶叶生意,也创作麦秆画。谈及创立传习馆的初衷,他表示,“珙县有很多独特的民间工艺。比如,珙石雕、苗族蜡染等,如果没有很好的传承,它们可能面临失传。多年来,一些民间老艺人苦于找不到合适场所带徒弟,感兴趣的人又求学无门。建立传习馆,能很好地整合和保护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间工艺。”

  2000多平方米的传习馆功能丰富,设有传统农耕文化大讲堂、川南农耕农具和地方工艺美术品展示厅、蜡染传习室、麦秆画传习室、珙石雕传习室等,场地免费供农耕文化爱好者使用。

  在白高永看来,珙县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与其灿烂的农耕文明密不可分。

  麦秆画在珙县流传千年,古代僰人最开始将其编织或绘制成花鸟、动物图案,用于辟邪、祈求来年丰收以及家居装饰,但大多制作粗糙。如今麦秆画的制作工艺复杂得多,从田里收集来的麦秆要经过熏、蒸、漂、刮、推、烫,以及剪、刻、编、绘等多道工序,根据画面需要进行剪裁和粘贴成画。珙县特产珙石又名“墨玉”,是制砚、制印和雕刻工艺品的绝佳材料。白高永介绍,珙石雕在古代就是许多民间艺人谋生的手艺。

  文化产品走上世界舞台

  开馆至今,传习馆已举办了8期苗族蜡染培训,4期珙石雕培训,麦秆画培训更是不计其数,吸引珙县本地近3000名群众参加。

  白高永告诉记者,麦秆画的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已比较成熟,能稳定地变现,这也让他看到整合农耕文化资源的可行性。“社区失业人员和农村留守人员是我们重点培养对象,我们希望让大家通过传承制作农耕文化产品挣到钱,让爱好持续下去。”

  不过,产品进入市场,必然要经得住挑剔的眼光,如果纯粹照搬过去的东西,销路很难打开。提升产品的艺术价值,是必须迈出的一步。

  传统的苗族蜡染,图案繁琐,制作耗时,因此成本高,受众窄。为了适应现代人的审美习惯,外销的蜡染产品渐渐改良,化繁为简,节约了人力成本,更与时尚接轨。

  有了创新的产品,如何打通销售渠道?十多年前的一次经历,给了白高永很大启示,那就是要“走出去”。白高永是各类会展的常客,十多年前,他将麦秆画带进了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签下了第一单,此后逐渐积累了固定的销售渠道。

  据悉,在国际市场上,麦秆画是一个高附加值的文化产品,售价从200元到1万元不等,麦秆画传习室一年的产值达到300多万元,有的传承人一年能有40万元收入。传习馆成立至今,蜡染传习室的产值超过100万元,能为普通手工艺人一年增收两到三万元。

  不过,白高永也发现,每个地方对麦秆画内容的需求都不一样,但如果局限于珙县本地的文化元素,很难引起外地买家的共鸣。“我们在进一步尝试,农耕文化要想拥抱市场,在产品生产上不能一成不变,要站得更高看地方文化元素,千万不能限制自己的视野,这样才更有生命力。”白高永说。

【责任编辑:罗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