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中华文化

上海把“码头号子”唱给全世界听

2020年10月21日 13:32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码头旧貌换新颜,码头号子成了“非遗”记者 陈梦泽摄
码头旧貌换新颜,码头号子成了“非遗”记者 陈梦泽摄

  把“码头号子”唱给全世界听

  上海港码头号子,是曾经码头林立的黄浦江畔随处可闻的劳动者之歌。但随着机械作业的普及,码头号子一度面临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窘境。在浦东新区塘桥街道有一个塘桥码头号子歌舞团,决心将这项代表着上海码头文化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他们参加各类演出、比赛,走进学校开设“码头号子课”,甚至还走出国门,把码头号子唱到了国际舞台上。塘桥街道还与上海音乐学院达成节目创编、资料整理等合作项目,希望传承码头号子的接力棒,能被年轻一代接下。

  历史不能忘

  朱新华最初加入塘桥码头号子歌舞团,是为了消磨退休后的空闲时间,顺便锻炼锻炼身体。没想到学了几天,回家练习的时候却被小孙子问住了。“爷爷你在唱什么?”“这是码头号子,码头工人扛货的时候唱的。”“可是码头没有工人啊?不都是机器吗?”朱新华心头一颤:“年轻一代对码头号子不了解,很多人根本不相信那些好几吨的货物还需要工人来肩挑背扛,我们必须告诉他们当年那段靠人挑出来的历史,这是应该被记住的。”

  然而,有时间加入歌舞团长期训练、演出的,还是以退休老人为主。于是,团员们想方设法,走近更年轻的群体。由塘桥街道牵头,他们将码头号子送进了附近的浦东新区东方小学,给三年级学生每周上一堂“码头号子”课。

  要上课,单纯表演是不够的,歌舞团的导演梁斌便带着大家开展历史资料收集、梳理的工作,在上课时边讲故事边唱号子,让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例如,上海发现规模最大的杠棒是8根,由16个人同时抬,抬过最重的一件货物有2吨多重。当听到“2吨”这个数字,台下的孩子们无不发出惊呼。这么多工人之所以能力往一处使,最终贡献出惊人的力量,正是因为有号子的存在。码头号子还有许多丰富的种类,包括搭肩号子、肩运号子、堆装号子、杠棒号子、单抬号子等四大类九个品种,这些都是因为装卸货物、搬运路线及搬运方法不同而产生的。“很多历史故事,我们也是在给孩子们讲的过程中才搞清楚的。要将这段历史完整地保留下来,只知道号子怎么唱是不行的,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唱。弄清楚号子的来龙去脉,这对创作也有很大的意义。”

  号子上舞台

  最开始,梁斌跟着上一代码头号子传承人学习的时候,被再三告诫:“码头号子一点也不能改,也不要加花里胡哨的东西喧宾夺主,这才是真正的码头号子。”如此唱了几年,许多观众听不明白,年轻一代也不喜欢,“唱着唱着台下就空了,到最后根本没人听了”。

  成为歌舞团的领头人之后,梁斌改变了路线——先要把人吸引过来,才能让他们体验原汁原味的码头号子。于是,他开始调整码头号子的表演,先从歌词上下功夫。原先的码头号子描写的都是多年前劳动人民的苦难,梁斌把它改成更符合新时代特征的词句。梁斌介绍:“码头号子最具魅力的部分在于原生态的曲调,我的改编不动音乐,只填新词。这样既坚持了传统,又与时俱进。”梁斌还给码头号子的表演增加了统一的服装和舞蹈动作,提升视觉效果。演出时,团员们要在脖子上挂一条长长的围巾,代表着码头工人工作时擦汗的毛巾;舞蹈动作则主要是推、拉、顶等,源自码头工人装卸货物时的动作。

  视听效果的提升,让码头号子更受年轻观众的喜爱,逐渐走向了更大的舞台。2007年首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码头号子第一次在全国观众面前亮相,便从1000多个节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多人组合组银奖。当时,码头号子的表演震撼了全场的观众,许多人还跟着节拍鼓掌。那次一炮打响后,塘桥码头号子歌舞团就开始频频在各省市演出。2008年,“上海港码头号子”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塘桥街道为此成立了6人创编组,专门整理、记录码头号子的曲谱和录音作为创作素材。2011年、2012年,歌舞团还分别赴德国和巴西演出,走向了国际舞台。

  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市文旅局启动了“百人百艺·非遗献礼”主题活动,塘桥码头号子歌舞团也在邀请名单之中。为此,梁斌最近又开始着手为码头号子创作新词:“码头工人翻身咯,嘿呦哩咯吼,幸福不忘共产党,嘿呦哩咯吼……”铿锵的节奏中,团员们迈着坚定的步伐,越唱越响亮,越唱越有劲头。

  本报记者 吴旭颖

【责任编辑:徐文欣】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