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甘肃境内长城破坏十分严重 抢救长城已刻不容缓

2006年12月07日 09:37

  华声报兰州消息:今年6月份开始,甘肃省投入1000万元开展为期3年的长城资源调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甘肃省境内长城破坏十分严重,抢救长城已刻不容缓。

  据新华网报道,甘肃境内现存6条以上古长城,有千里之长。千百年的自然侵蚀,这些长城逐渐破损。

  武威市黄羊镇境内有一段蜿蜒数公里的明长城,竟然坍塌分解成大大小小的几十段,远远望去,仿佛一把破旧的锯齿。记者走进观察,发现这些城墙墙体早已风化空鼓,形成脆弱的土壳,用手轻轻一拨,整片的墙体就剥落下来。

  武威市长城乡岸门村有一处长约4公里的明长城。虽然在长城脚下树立着一块“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长城遗址”的石碑,但一条柏油公路将长城截断,成了完全不相干的两段。

  据长城资源调查甘肃试点调查组韩翀飞组长介绍,调查组通过对甘肃省山丹县境内长城遗迹实地考察、测量,发现山丹县城以西的许多长城主体位于民居区或耕地内,当地农民取土盖房,或削城开发耕地,导致墙体逐年缩小或坍塌,墙体可见部分已经很少。如果现在不采取有效措施,再过十几年,这段长城将荡然无存。

  专家指出,长城的绝大部分墙体都已经不同程度受损,并且破损的地方基本上都得不到及时修复,目前还没有办法将长城这样大体量的文物完全保护起来。

  目前,中国除了少数经过旅游开发的长城段外,绝大部分长城段都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在河北、北京、天津,穿行在山岭间的砖石长城历经千百年风雨,坍塌状况越来越严重;在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西部地区,占整个长城70%以上的夯土长城大多处于自然条件恶劣的偏远山区,常年受风沙侵袭及雨水冲刷,墙体断断续续,断处长的达到几十公里,短的也有几十米,很多地方如果没有专家指点,已经看不出长城的痕迹。

  甘肃省嘉峪关市文化局副局长杜思平说,从总体来看,由于长城线太长给管理和保护带来诸多不便,加之人为和自然的破坏,目前对长城的保护已刻不容缓。

  中国文物主管部门正在采取一项新的措施——发动长城沿线的群众充当“长城卫士”。

  分布有4400多公里长城的甘肃省也建立了省、县、乡、村四级长城保护体系,特别是在长城沿线的村庄,成立了由当地村民组成的“长城保护小组”,实行村主任负责制。

  “仅靠人数有限的文物专业人员根本无法对绵延万里的长城进行有效保护,必须发动民间力量。”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董耀会说。

  目前,地方政府已经开始采取措施,完善管理保护机构,保证充足的保护经费,强化民众保护长城的意识。同时,在日常的保护中,管理人员定期检测、观察、做好记录,加大巡逻力度,对老化坍塌的长城进行保护、修补。



编辑:候冬华】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更多>>>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