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华人社区 | 中国侨界 | 华商 | 留学生 | 华文教育 | 人物聚焦 | 华侨农场
 



书画鉴定须掌握知识

2007年08月02日 17:28 来源:雅昌艺术网

  书画鉴赏与收藏,古人称之为鉴藏。它包括鉴定、欣赏收藏、流传、著录等方面,是一个十分广泛而又具有相当研究价值的课题。所谓鉴赏,实际上包括鉴定与欣赏两个方面。鉴定主要指判定作品的真伪,高明的鉴定家必定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然而,判断真伪与优劣有时又是两回事。艺术水准好的书画作品并不一定是真迹,如有些代笔的作品;而有些艺术水准较差的作品,也不一定是伪作,如一些不善书画艺术的名人墨迹。

  中国书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产物,因此,讲书画离不开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书画鉴定更须了解中国的历史及其基本的文史知识。如诗词的格律、书法篆刻知识,以及历代帝王的称谓、职官、礼制等。

  干支纪年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纪年方法,我国历代书画作品上题款的创作时间,一律沿用干支加帝王年号的形式,近现代甚至当代的不少书画家依旧沿用这种方式。掌握干支纪年法,可以帮助认清书画作品的创作年代及作者的创作年龄。所谓干支,即天干、地支的全称。干分为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即十二地支,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干支按顺序两两相配,至六十循环一次,为一个甲子。人们常说的“六十花甲”即从此来。

  以避讳来断定书画家创作年代和作品真伪也是书画鉴定中必须了解的知识。避讳大致可分为避朝讳和避家讳两种。避朝讳即是避当时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即是避作者家中长辈或祖先的名字。书画鉴定中,避朝讳相对于避家讳比较容易掌握。避讳的具体方法基本有:改字、缺笔、空字、改音等。避讳的范围有人名、地名、官名、物名等等。避讳的情况较为复杂,在鉴定中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如清代“四王”之一的王鉴,因其字“玄照”,为避康熙帝“玄烨”名,故作品落款时将“玄照”改为“元照”,落款一般都写成“元照王鉴”或“王鉴元照”。

  古代建筑、衣冠服饰和生活器具等方面的知识也是鉴定中应该掌握的。因每个时代的历史发展、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的不同,在这些方面就有各自不同的某些特征。这些可以通过历代发掘的实物和历史文献资料加以相互印证。如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卷》,至今流传有许多本子,而其中只有一件是真的。这是因为北宋张择端的原本无论桥梁、舟车、市肆、城廓等均符合宋代的形制。尤其是城墙除了门洞是砖砌的以外,其他都是土筑成的。而其他伪本的城墙全都是砖砌的,而这种砖砌的城墙要在明代初年才出现。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