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印尼侨眷朱春金:让人们吃到最正宗的印尼菜

2018年02月12日 14:54   来源:福建侨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2017年朱春金(后排)到印尼探亲,与印尼亲戚合影。
2017年朱春金(后排)到印尼探亲,与印尼亲戚合影。

  原标题 印尼侨眷朱春金:让人们吃到最正宗的印尼菜

  春金/口述 林小宇/撰文

  朱春金,印尼侨眷,男,现年57岁,退休前任职于福州华侨塑料厂。

  每天都要做一桌印尼菜肴,12道菜全都是自己动手,精细程度只有自己知道,因为我想让人们吃到最正的印尼菜。

  在福州做地道的印尼菜并不容易,即使有的食材可以从市场上购买,但有的东西还得自己制作,尤其那些配料都得用时间慢慢炮制,一点都不能马虎……

  一

  1960年,全家人从印尼回到中国时,我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到了中国的第二天才出生,因此我不是归侨而是侨眷。

  对于我来讲,在哪里出生,就在哪里生活,永春的水土养育了我,但对于家里的其他人,感觉就不一样。从热带的印尼来到永春,仅气候的不同,就让他们十分不适应,更何况在国营农场过着“集体经济”的生活,比起在印尼落差就显得“巨大”。

朱春金家人与母亲合影。
朱春金家人与母亲合影。

  父亲的祖籍在福清,因为家境贫寒,不得已背井离乡到了印尼。多年的打拼,有了一些产业,在泗水马兰的郊外开了一家商店,经营日杂商店。就是这小小的商店,养育着全家十几口人。虽然收入微薄,但起码能做到衣食无忧,比起回国后的艰苦生活,更是优越许多。对此,家里的人除了父亲以外,大家都不懂得我们为什么放着好生活不过,要回到中国“吃苦”。

  母亲是地道的印尼当地人,更是不能适应中国的生活,因为不会讲中国话,只能与家里人交流,这最让她感到痛苦。但为了父亲,为了这个家,她只能将这种“苦”吞下。有时难过,自己就一个人偷偷流泪,这也许只有我一个人看到过,就因为我是她最后一个孩子,也是最接近她的人。

  在印尼排华时,驱赶的主要是中国人,像母亲这样的当地人,完全可以留在印尼,但她为了这个家,为了父亲,为了还在肚子里的我,虽知道来到中国一定会很苦,还是跟着父亲一同来到了中国。

  二

  福建位于中国东南部,永春县又位于福建的南部,这已经是气候温暖的地方,但比起位于热带的印尼,永春还是要冷许多。

  母亲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穿着印尼的纱笼,到了永春后,她不习惯穿中国人的衣裤,几年过去后,因为要御寒,不得已也穿起了中国人的衣裤。虽然习惯改了,可心里还是念念不忘她的纱笼,更是由于她心里一直想念着印尼故乡,只要有条件,都要做一些印尼饭菜,我就最喜欢吃母亲做的印尼饭菜。

当年,朱春金的母亲为了家人放弃印尼籍加入中国籍。
当年,朱春金的母亲为了家人放弃印尼籍加入中国籍。

  可能是因为我吃的是母亲做的地道印尼菜,所以嘴巴也很挑剔,只要有任何细微的变化,我都能觉察出来,毕竟我已经把这些“母亲的味道”深深地刻在心里,对它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热爱。

  上世纪,福建的华侨农场里的年轻人都想出去闯荡,有的移居到香港,有的到省城工作,有幸的是,我被招工到福州华侨塑料厂。在工作以外,我和妻子到别处帮忙烹调。福州市侨联有活动,就会请我去做印尼饭菜,虽然是食堂性质的饭菜,我们还是很用心。许多归侨吃了我们做的印尼饭菜后,都说味道正宗,当时也没有把这些话当真,毕竟我还是“半路出家”,连印尼是什么模样都不知道。

  三

  父亲回国几年后去世,家里都是靠着母亲,当兄弟姐妹陆续成家,母亲偶尔会到福州和我住,并帮忙带孩子。

  有一天,看到华塑大院有人在卖印尼“沙嗲”,我就觉得自己母亲做的肯定更好吃,于是,我和妻子按照母亲的做法,也在大院里摆摊。结果反响很好,都说我们的“沙嗲”更纯正,口感很“印尼”,这让我有信心以后可以做更有特色的印尼风味小吃。

朱春金精制的印尼菜肴。
朱春金精制的印尼菜肴。

  一次,儿子的同学来到家里,我和妻子下厨为他们做了一桌印尼菜,那是在上世纪的90年代,很少有人吃到纯正的印尼饭菜,儿子的同学吃完后,一个个都赞不绝口,亲切称我为“印尼大叔”。从此我这个“印尼大叔”的称呼就开始传开了。

  随后,有人真正向我“订餐”。开始也是出于好奇,就答应了他们的要求。没想到,来订餐的人越来越多,而我们一天只能做一桌,订餐的预约就这样越排越多,越排越后,有时要排到半年以后。

  从1991年开始做整桌印尼风味菜,到现在已经26年了,如果以一年做360天,一桌10人计算,这些年就有9万人吃过我做过的菜。

  四

  其实我和妻子很早就想去印尼,就算不为我,也是为了母亲,但面对从年头排到年尾的客人,心里又过意不去。终有一天,我把去印尼的想法告诉客人,他们知道后都表示理解,但这时母亲又不想跟我一起到印尼了。

  母亲说,现在印尼很多同辈的亲人估计都不在世了,回去就会感到难过,还是不回去了吧。于是我只好带着妻子一起来到印尼。

  奇怪的是,到印尼后,我一点都没有感到陌生,虽然我不认识印尼文,但人们讲起一些地名,我都觉得很熟悉,毕竟从小就听母亲说了许多印尼的故事,而且都是用印尼话说,以此将记忆与现实对照,就有着熟悉的感觉。

  最让我激动的是,父母当年居住的房屋如今还保留着,看着这老旧的房屋,仿佛我就曾经在这里生活过,想象着一家人在这里,想象着父亲每天开门做生意,母亲操持着家务,哥哥姐姐童年的模样。

  走在街上,很多东西都是母亲喜爱的。于是我都买下来,当看到商店里摆着纱笼时,我就感到兴奋,虽然纱笼剪裁很简单,但手工制作的很精致,我想如果母亲看到,一定会很高兴,虽然价格有点贵,但我和妻子还是二话不说就买了下来。

  2013年,母亲去世,她带着这套我为她买的纱笼一起走了。

  五

  人生各有变数,对于我这个出生在中国的“印尼大叔”而言,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这或许是最没有变数的生活,但我早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这样的人生轨迹;这也不是简单的重复,至少我的那些印尼菜肴也在不断变化,而且越变越好。

  (原文刊登于福建侨报)

【责任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