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归侨侨眷

东南亚美食模具见证广西归侨生活变迁

2018年12月05日 13: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广西六十年)东南亚美食模具见证广西归侨生活变迁

  中新社南宁12月5日电 题:东南亚美食模具见证广西归侨生活变迁

  中新社记者 林浩

  一把制作印尼蛋卷的模具,服务了四代8口人——这是发生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原武鸣华侨农场)马来西亚归侨封之鸿一家的故事。

  “这个刻着独特菊花和星星图案的印尼蛋卷模具,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我的婆婆从印尼带回国的。”封之鸿说:“小时候,家婆用这把模具为家人烹饪美食,现在,我继承她的手艺,用这个模具让儿孙们也能品尝到正宗的印尼味道。”

  封之鸿的丈夫曾开益回国前生活在印尼。他说,母亲离开印尼前舍不得这把模具,一定要把它带上,回国后被安置在武鸣华侨农场,即使生活再困难,也不忘用它制作美食,蛋卷的美味成为自己童年最美好的回忆。

  如今,封之鸿制作的美食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到重要节日来临前,回乡探亲的侨胞必须提前下订单,才能“一饱口福”。

  这把模具见证了封之鸿一家颠沛流离的生活,也见证了封之鸿日渐红火的日子。“刚到侨场时,我们住泥瓦房,一下雨就漏水;做糕点没有好食材,现在,我们的调料、食材、烤箱俱全,做出来的糕点更加美味。”封之鸿说。

  2013年,封之鸿得益于当地政府大力推进的归侨安置地危旧房改造工程建设,从位于偏远农村的武鸣华侨农场分场,搬进了地处南宁市武鸣区中心城区的华侨城社区,一家8口人分到了3套100多平方米的新居。截至目前,武鸣华侨农场已有1145户归难侨眷共3805人分配到安置住房。

  封之鸿称,搬家之后,旧的东西丢得差不多了,唯有制作美食的模具被留了下来,成为封之鸿想念故土和亲人的寄托。

  今年70多岁的封之鸿和丈夫每月都能领到近6000元人民币的退休金,制作印尼蛋卷售卖让他们过上了更加宽裕的生活。

  和封之鸿一样,把归侨日常食品做成畅销商品的还有家住柳州市归侨侨眷安置社区——胜利小区的庞国琴。1978年从越南回国的庞国琴凭借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经营一家“庞叔正宗老牌越南卷粉”。如今,小店已开通移动支付功能,并在互联网外卖平台上线。一些食客足不出户就能通过手机预订庞叔越南卷粉。

  日渐红火的越南卷粉生意,让庞国琴一家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家里有两辆小汽车,每年会抽出时间,一家人去自驾旅游。”庞国琴说。

  与封之鸿和庞国琴单打独斗经营东南亚美食不同,当地政府帮助归侨在北海市越南归侨安置点侨港镇建设了侨港风情街,统一门店装修风格,完善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

  在长达数十年与当地人的融合发展过程中,侨港镇归侨们多数保留了异域的饮食文化。这些文化如今成为侨港风情街最具特色的招牌:炒螺、糖水、蟹仔粉、春卷……

  越南归侨陈章岳告诉记者:“我们从越南归国也带回了越南的饮食习惯和风俗习惯,如今这些习惯,成为在侨港镇发展旅游的一个宝。”

  据介绍,广西是中国华侨农林场面积最大的省份,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曾先后设置22个华侨农场,共安置来自印尼、越南、泰国等10多个国家的归侨20万多人。安置之初,华侨农林场以安置解困为目标。上世纪90年代,广西根据“因地制宜、一场一策”原则,通过创办经济开发区等多种模式,大力发展经济,归侨侨眷的生活日渐改善。从2008年开始,广西大力推进归侨安置地危旧房改造工程,超过80%的归侨侨眷搬进了新居。(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归侨侨眷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