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媒凉山品彝族非遗之美 为乡村振兴“加码”-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海外华媒凉山品彝族非遗之美 为乡村振兴“加码”

2021年06月20日 11: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新社凉山6月19日电 (记者 岳依桐)“民族文化不仅需要传承,还需要发扬光大,凉山用非遗文化带动产业发展,用产业促进文化传承推广的方式很有效,也能推动乡村文化、产业振兴。”19日,正在四川凉山参访的意大利侨网总编辑王卫平为当地彝族非遗文化传承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点赞。

  由四川省侨务办公室、中国新闻社四川分社主办的“行走中国·2021海外华文媒体聚焦凉山脱贫攻坚成果”活动正在此间举行。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25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走进凉山多地,关注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位于西昌市的大凉山彝族服饰陈列馆是目前中国馆藏规模最大的彝族服饰陈列馆,馆内近千件风格各异的彝族服饰吸引了海外华媒的目光和镜头。55岁的彝族服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贾巴子则介绍,彝绣是彝族服饰的核心,几乎每个彝族女性都掌握这门技艺。“过去大家都是自绣自用,现在彝族服饰已经卖到印度、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

  “此行,我想通过报道让更多海外受众了解底蕴深厚的彝族传统文化。”在王卫平看来,立足本地特色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凉山应把握好彝族非遗这一‘闪光点’,加强非遗文化推广,助力非遗产业持续发展,从而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

  在有“彝族漆器之乡”美誉的喜德县,海外华媒走进光明镇彝欣社区,到彝绣工坊和漆器工坊与绣娘、漆匠热情沟通。彝族漆器髹饰技艺、彝绣等国家级非遗项目通过产业化运作,已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法宝”。

  大气精美的手工漆器、时尚与传统魅力并存的彝绣皮包等让美国华盛顿华人网总编辑于天竹十分惊艳。“这些彝族非遗在传承的过程中正不断创新,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在不断提升。”于天竹认为,此行参访的凉山乡村都有着浓厚的非遗文化氛围,这正是乡村文化振兴的体现。

  非遗工坊旁的电商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产品打包,发往中国各地。“制作、推广、线上线下销售,凉山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非遗产业链条。”于天竹说,自己看到当地为打响非遗品牌作出的努力,将通过报道让更多海外受众认识凉山非遗。(完)

【责任编辑:刘曦涵】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媒体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