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京华奖”访谈录:祖国是我的根,强国是我的梦

2016年10月10日 10:3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参与互动
字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左五),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右四),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左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右二),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左一)为第二届“京华奖”获奖者孟宙(左二)、王中林(左四)、许荣茂(右五)、蔡蔚(右三)、吴晨(右一)颁奖。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左五),国务院侨办主任裘援平(右四),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左三),北京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右二),北京市政协主席吉林(左一)为第二届“京华奖”获奖者孟宙(左二)、王中林(左四)、许荣茂(右五)、蔡蔚(右三)、吴晨(右一)颁奖。
    郭金龙(左五)、裘援平(右四)、王安顺(左三)、杜德印(右二)、吉林(左一)为第二届“京华奖”获奖者何超琼(左二)、李稻葵(左四)、郑哲敏(右五)、莫华伦(右三)、李勇杰(右一)颁奖。   李 铎摄

  第二届北京市华侨华人“京华奖”颁奖大会于9月30日在北京举行,王中林、许荣茂、李勇杰、李稻葵、吴晨、何超琼、郑哲敏、孟宙、莫华伦、蔡蔚等10人获颁“京华奖”。

  “京华奖”是北京市授予侨界人士和港澳同胞的最高荣誉。本届“京华奖”获奖者在行业领域中有较高的代表性,同时在侨界也有很高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

  在专访他们的过程中,笔者被他们身上折射出的职业精神和家国情怀所深深打动。从耄耋老人到青年才俊,一个个名字,涤荡人心;一份份使命,铸就辉煌。他们不被浮名所绊,勇敢前行,是大国的担当,更是时代的脊梁!

  王中林:用纳米科技造福人类

  “做科学研究一定要有‘千里走单骑’的精神。”在王中林的理念里,做科研一定要耐得住寂寞;但对于世界的变化,要随时保持激情,做好应对的准备。他所从事的纳米能源和纳米材料研究事业就是这样在质疑声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1961年11月出生的美籍华人王中林是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所长、首席科学家。近年来,他在纳米材料可控生长、表征和应用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王中林成功研发纳米发电机,推动了基于纳米发电机的纳米能源技术与自驱动微纳系统技术的快速发展。此外,他创立了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两个全新的研究方向,推动新型空气除尘净化、汽车尾气处理等多项技术落户北京,为北京地区科技进步、节能环保做出了多项贡献。

  最令他骄傲的是,经过4年多的努力,由他牵头并担任所长的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后简称纳米能源所)已经形成了具有国际引领地位的创新策源地,同时在应用技术方面也已经布局攻关。

  王中林认为,随着在信息、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日趋成熟,纳米科技逐步展现出广阔的商业前景。王中林表示,未来纳米能源所将会把大量高水平的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应用到环境、生物医能源甚至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王中林说:“与时俱进很重要,时代在变化,科学技术必须随时迭代。”也正是每一次灵活的转变,让他始终站在纳米科研的前沿。

  许荣茂:将慈善公益作为终身事业

  “这次获得华侨华人‘京华奖’,更是让我觉得只有做得更多才能对得起大家给我的这份荣誉。”香港世茂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近日在京接受笔者专访时表示。许荣茂是一名成功的地产商,更是大爱无疆的慈善家,他对于慈善事业的热衷感染了身边很多人。专访他时,这位温文尔雅的“50后”企业家与我们谈论最多的不是经商,而是慈善。

  爱国爱乡一直是海内外侨界的传统。华侨华人情系故里、报效桑梓,体现在对家乡社会公益事业的慷慨解囊。改革开放以来,海外侨胞和港澳同胞支持、捐助中国国内公益事业款物总额已经超过900亿元人民币。

  许荣茂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为成千上万家庭和个人带去梦想和希望的慈善企业家。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许先生先后成立了世茂慈善基金、世茂教育基金、世茂安抚基金、世茂红丝带基金等多项公益基金,积极投身农村医疗、艾滋病防治、文化教育、抗灾救助、流动人口、扶贫帮困等各类社会公益事业。截至2015年底,他带领世茂集团累计捐款逾11亿元人民币,在京捐款近2亿元人民币,公益项目覆盖人口超过2000万。

  今年,世茂集团首次将企业公益的范围拓展到文物保护领域。今年3月,许荣茂在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的一次谈话中了解到,“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尚需8000万元资金,当下就决定由世茂集团出资捐助。

  在许荣茂看来,参与社会慈善事业,是优秀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他说:“慈善公益已经成为了我和世茂的终身事业,这个心愿没有动摇过,也不会改变。”

  对于此次获得北京侨界最高荣誉“京华奖”,许茂荣感慨地说:“每当我看到世茂所建设的一个个地标建筑矗立在北京,我们参与的公益项目服务于首都人民,更坚定了我继续投身首都建设和服务的决心。”他表示,今后,世茂还会继续在北京投资兴业,为继续京津冀经济建设、城市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企业的发展反哺社会,实现企业、社会的共同进步。

  许茂荣始终认为,他的事业能取得今日的成绩,最大的动力就是把个人的命运、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强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李勇杰:不忘初心用所学回报祖国

  “我只是一个平凡的功能神经外科医生,没有做出些什么,能够获得‘京华奖’,我真是诚惶诚恐。”这是美国归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主任李勇杰多次重复的一句话。这位话语谦和、儒雅平和的大夫,是知名的神经外科专家,有着令人惊叹的传奇经历。

  李勇杰出生于1961年5月。在美国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时候,李勇杰开始涉足当时国际前沿的微电极导向的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俗称“细胞刀”技术。在美国工作的日子里,他掌握了有关“细胞刀”的全部技术,更得到了连美国人都孜孜以求的终身职位和充足的科研资金。

  然而,他知道在祖国,帕金森病发病群体十分庞大。“如果将这项新技术带回去,一定能造福国人!”他放弃美国优越的环境毅然回国。

  1998年,李勇杰来到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并推动宣武医院与美国洛马林达大学合作创办了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作为所长的他,首次把代表着功能脑病治疗尖端技术的“细胞刀”技术引入国内,极大地提高了帕金森病手术治疗的有效率,让无数中国患者受益。1999年,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被美国帕金森病基金会命名为“卓越成就临床中心”,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荣的临床机构。

  李勇杰和他的团队让10万余患者得到了世界水平的医治,得到最人性化的服务和最坚定的心理支持。现在,他还在不断地探索,发展和壮大功能神经外科“中国队”,希望为更多的患者解除病痛。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兼顾科研和临床并不现实,我倾向于在临床上花费更多的精力。”近年来,李勇杰从一个优秀的医学专家成长为一个杰出的学科带头人。他发挥专业优势,面向全国同行传授新理论和新技术,培训专业人员7000余人。

  “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科学家型的医生。”说这话时,李勇杰的眼睛闪闪发亮。“北京功能神经外科研究所是我事业的一个新起点,这里有优厚的人才政策,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有祖国的温暖。”李勇杰说,他将用更多新的医术和科研成果来回报北京,回报祖国。

  李稻葵:为大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经济学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当前最鲜活、最引起全球关注的社会变化;而最热闹、最集中,最能引起全球关注的社会经济变化就发生在中国。”李稻葵在北京接受笔者专访时这样说。

  李稻葵,1963年12月出生,美国归侨。他是我国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教授。他长期从事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经济发展模式及制度变迁研究,致力于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研究相关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他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改善社会大众福利,能为大国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是自己的使命。

  在担任北京市人大代表期间,他运用研究成果积极为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在财政、金融、公共住房建设等方面,为领导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意见。

  作为北京市首批挂职的高层次党外人士之一,在担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期间,开展立项《推动中关村人才特区海外人才本土化机制研究》重大课题研究,为中关村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李稻葵认为,在美国研究中国经济是边缘化的。因此,在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毕业后,他放弃了可以终身教职的美国南加州大学回到祖国。“那些有着深厚理论功底,掌握了一套现代经济学方法的海外经济学者,可以回来更好地讨论并参与经济政策的制定,研究制度转型背后的理论。”李稻葵希望更多的海外人才能回国建言献策,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要为中国经济政策的科学决策服务,需要站在全球经济的视角来看中国。”李稻葵坦言,“中国在经历一场宏伟的现代化变革,可以亲身经历和观察这个时代是我的幸运。”

  吴晨:让北京城建设得更有“中国范”

  “建筑师有义务使城市的品质得到提升,使老百姓安居乐业。”英国归侨吴晨这样评价自己的行业。

  吴晨是北京市城市设计与城市复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作为国家中青年建筑师的代表,吴晨在超高层建筑、城市新区设计与规划、旧城保护与复兴、大型交通枢纽建筑等领域建树丰厚。他曾参与并主持设计完成了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北京南站、北京CBD核心区城市设计等一系列代表性作品。

  由吴晨主创设计的超高层“中国尊”项目,位于北京CBD核心区,高度达到528米,是目前中国建筑师主创设计并在建的最高建筑,也是在地震八度设防区世界上最高的超高层建筑,2018年建成后,将成为北京的第一高度。“中国尊”的创作实施,是对“中国设计”的成功诠释。

  “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孩子,我更愿意在北京做建筑,让北京的建筑更有‘中国范’。”在对城市功能新区规划设计的同时,吴晨的另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旧城的保护和复兴。

  吴晨在北京中轴线北段保护复兴设计研究中,提出了“积极保护,整体复兴,有机更新”的理念。2015年,他带领其团队在北京北中轴地区进行了大量设计研究工作,对什刹海和南锣鼓巷等典型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提出保护、整治、复兴等建设性意见,先后实施了原地安门百货商场改造、烟袋斜街社区规划设计等具体工作。为保持和恢复古城传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促进北京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对城市的规划既要前瞻,又要控制。”在吴晨的理念里,建筑师可以大胆想象,但建筑要与城市规划协调,与环境协调,与生活在建筑里的人协调,与整个社会的经济水平、文化层次、价值观念、政治与意识形态、历史传统、民族习惯等协调。

【编辑:齐倩茹】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