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檀香山侨胞:情牵故土数十载 缔结友城开先河

2016年11月17日 10:05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2014年12月,杜利威到访杨仙逸中学。资料图片
2014年12月,杜利威到访杨仙逸中学。资料图片

  11月11日,2016中国国际友好城市大会在重庆举行,美国夏威夷州檀香山市被授予“对华友好城市交流合作奖”,中山市外事侨务局受檀香山市政府委托接受了这一奖项。这是我国国际友城工作的最高荣誉,檀香山市也是本届大会广东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地级市友城。

  这一切离不开旅居夏威夷的中山乡亲们的大力推动,离不开夏威夷第四代华侨、檀香山市首位华人议员杜利威的努力。而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航空之父”杨仙逸的外孙。

  志士后人连中美

  上世纪80年代,杜利威是檀香山和夏威夷政坛上少见的华人面孔。“在12年的政治生涯中,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在中美之间搭起交往的桥梁,于是就有了缔结友好城市的想法。”1983年,担任檀香山市议会议员的杜利威与时任我国驻旧金山领事馆总领事胡定一会面;随后,他率团访问家乡广东,与政府商讨有关缔结友好省市的事宜。最终在1985年,广东省与夏威夷州结为友好省份,当时从属于广东省的海南岛与檀香山市所在的瓦胡岛结为友好岛屿,这对夏威夷、对中国任何一个地方来说都是第一次。1997年,中山市与檀香山市结为友好,最近,杜利威又致力于促进两市学校的国际交流。

  30多年来从南到北走过祖国,最让杜利威魂牵梦萦的仍是家乡中山,仍是那里流传的家族故事,仍是如何让家乡人民生活得更好。

  一个半世纪前,杜利威的外曾祖父杨著昆离开故乡北台村,远赴夏威夷谋生。和好友孙眉一样,他在当地白手起家,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是孙中山忠实的追随者,所以把小儿子起名叫‘仙逸’,正好是‘逸仙’的相反。”他说,“杨著昆将自己的家业,甚至儿子的生命都贡献给了革命事业。”据史料记载,杨著昆不仅每个月给孙中山几千美元支持革命,更担任了同盟会的财务主管。后来,受孙中山“航空救国”的感召,他将儿子杨仙逸送到加州和纽约接受飞机工程师和飞行员训练,使他成为夏威夷第一个拥有水陆飞机执照和飞机工程证书的人,那时候,飞机才刚刚问世12年。“杨仙逸是一个勇于冒险的人,也很乐于拥抱新技术,有着远见卓识,关心所有人的福祉。”杜利威评价。

杨仙逸(穿西装者)身后是他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架飞机,他的精神仍激励着后人。杜利威 供图
杨仙逸(穿西装者)身后是他设计、制造的中国第一架飞机,他的精神仍激励着后人。杜利威 供图

  这些故事深深地感染了杜利威,也影响了他的人生,他希望将这些精神继续传给下一代,传给更多人。杨仙逸牺牲后,孙中山手书“志在冲天”赠与其家人,以表彰他对革命和中国航空事业的伟大贡献。如今,杜利威总是随身带着这几个字的照片,并热衷于向人们解释当中的深远含义。

  革命事亦家族史

  在檀香山,近七成的华人祖籍中山,孙中山在这里创办兴中会、为革命筹款,得到过不少同乡的支持与资助,在这里世代生活的华人华侨或多或少都与当年的革命活动有联系。然而,一个多世纪以来,经历了超过三代人,孙家和杨家却依然保持着密切交往,而且同样致力于整理、保存和维护家史,让许多革命故事依然能够传扬下去。

  过去50年,杜利威都致力于收集外公和家族的故事、夏威夷华侨参加和支持革命的史料。1997年,他在檀香山牵头成立夏威夷孙中山基金会,如今基金会的成员皆是当地有影响力的侨领,其中不少更是革命支持者的后人。根据夏威夷中山基金会常务副会长陈燕整理的资料,基金会已联系上主要生活在美国夏威夷和加州的十多位革命支持者后人,通过他们了解到越来越丰富的历史素材,华侨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可能比人们目前知道的更多。

  四位革命支持者的后人就在今年夏天“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论坛”上讲述他们所了解的革命故事,其实也就是自己的家族史。

  “这些故事我从小听到大,现在继续讲给孩子们听。”革命烈士陆皓东外曾孙女霍德懿说。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发小”,是兴中会核心成员之一,为保护秘密材料而被捕,就义时年仅29岁,被孙中山称为“为共和牺牲第一人”。陆皓东孙女即霍德懿的母亲陆淑贞,她年少时曾与孙家有过一段密切的交往,还在澳门与孙中山原配夫人卢慕贞一起生活过5年,双方结下了深厚情谊。“母亲讲得最多的就是卢夫人怎么扶持陆家,特别是在陆皓东牺牲后对陆家的关心。”霍德懿说,“如今我们的大家族已经六代同堂,加起来一共有107人,大家住得很近,每次家族聚会都会讲讲这些故事。”在她看来,这已经成为家族的印记。

  未改乡音最浓情

  在论坛上讲述自己的故事时,85岁高龄的陆淑贞用的是仍带有南朗乡音的白话。“孙中山和陆皓东曾结拜为兄弟,所以卢慕贞女士让我们陆家的孩子称她为‘伯婆’。”她说,“在翠亨村,她带我们在孙家厨房一起做点心;在澳门,她带着我们一起去教堂、杂货店,待我像亲孙女一样。陆皓东牺牲后,她还专门写信给国民政府,要求对我们家给予补偿。”1942年,12岁的陆淑贞随家人返回翠亨村,自此断了与孙家的联系。最让她难过的,莫过于在“伯婆”去世时,自己竟不知情,更未能送别!说到这里的时候,老人哽咽了。

  历史风云,变幻莫测,孙、陆两家一别便是60多年。直到2011年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孙家和陆家后人受邀回到国内参加活动,童年玩伴、亲密战友孙中山与陆皓东的儿孙们才重新相认,再次延续这段中断一甲子、横跨五代人的情谊。

  而对于大多数华侨来说,即使不懂中文,也从来没有影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近年来他们越来越多地关注祖国发展。“改革开放给海外华人带来很多机会。”在美国旧金山经商的霍德懿说,“我们公司常与中国有经贸往来。”今年适逢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回中国、回中山的计划又被列入日程,“人们最敬佩陆皓东的是他身上的责任与勇气,我想可能我们家人的血液中也有一点革命精神,希望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她说。

  南方日报记者 孙嘉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