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侨华人

美国预警系统可提前30秒发地震警报 赵美心点赞

2018年10月18日 15:06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美国国会议员谢安达(左)、赵美心(左二)和地震学家在新闻发布会上。(美国《侨报》/高睿 摄)
    美国国会议员谢安达(左)、赵美心(左二)和地震学家在新闻发布会上。(美国《侨报》/高睿 摄)

  中国侨网10月18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国会议员赵美心、谢安达以及多位地震学专家17日在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媒体会议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地震科学家目前已研发出地震提前“预警系统”(Shake Alert),该系统可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前少则10秒钟、多则30秒把地震警报发送给每一个人,从而帮助加州百姓提前做好预防地震的各项准备,进而减少地震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CalTech地震专家汤姆(Tom Heaton)介绍说,他们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前30秒通过手机软件把地震警报发送到每个人,为加州百姓争取到尽可能多的时间做出第一反应,这个系统的应用可大幅减少地震做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加州理工学院和美国地质调查局组建的南加州地震监督网可在地震前最多一分钟侦测到地壳运动,相关信息可登录官网获得”。

  加州紧急服务办公室地震灾害部主任阿巴(Ryan Arba)表示,“预警系统”争取到的30秒钟可用来:1、做好地震前的“下蹲、遮掩、扶稳”(Drop、Cover、Hold on)三动作;2、关闭煤气炉,把车停好;3、商家和个人转移到安全地带;4、医生在保证病人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提前关闭手术设备;5、紧急反应救援队伍打开逃生门,做好防灾抗灾的优先计划;6、商家打开电梯门,并紧急停止电梯运行;7、列车紧急停车,预防地震中出轨;8、发电站采取紧急措施,预防电网在地震中剧烈摇晃。

  近些年CalTech科学家们在地震预防领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取得了许多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包括:1、CalTech地震学家詹仲文(音译:Zhongwen Zhan)在国际公认的地震实验室用帕沙迪那市现有的光纤网制作了由5万个地震仪组成的地震预警系统,极大地提高了该系统侦测地壳运动的能力;2、CalTech科学家安装在帕沙迪那喷气动力实验室(JPL)的“先进快速影响分析”系统为美国太空总署提供了地震和其他灾害的高清地图,这一信息有助于政府部门快速做出灾后重建计划;3、CalTech 与JPL共同研发的灾后个人紧急寻觅系统(FINDER)通过微波感应器来探测灾后废墟下的人类脉动信号,该仪器在2017年墨西哥城大地震中得到了应用。

  根据联邦紧急管理局(FEMA)的调查统计,美国77%的地震都发生在美国西岸的加州、俄勒冈和华盛顿州,仅美国西部因地震造成的损失每年就高达41亿美元。人类对水、电、气、网络、通讯设备和交通运输的高度依赖让地震的危害变得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式下,地震提前预警系统的研发成功就显得尤为重要。

  CalTech地质学研究合伙人露西。琼斯(Lucy Jones)博士强调,“地震预警”系统的诞生并不代表加州居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因为该系统无法保证房屋不会在地震中倒塌,也无法解决地震中发生的火灾,要真正减少地震所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还需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例如建筑部门对老旧房屋的加固,消防部门平时在预防火灾方面的宣传教育,以及每年地震演习在百姓心目中所形成的忧患意识等。

  国会众议员谢安达表示,很多国家都在遭受地震灾害后开始研发地震预警系统,1995年日本地震造成6400人死亡后,投资6亿研发地震预警系统,该系统让日本每个人都能在2011年9级大地震到来前从手机上收到地震警报,所有的列车都没有在地震中出轨。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造成8.7万人丧生,1999年土耳其地震造成1.7万人死亡,墨西哥1985年地震夺走1万多人的性命,这些国家都在地震中汲取教训,投巨资研发地震预警系统。

  美国国会众议员赵美心表示,美国每年仅花在抗震防灾方面的经费就高达61亿元,其中绝大多数的经费都用在了美国西岸,华盛顿州每年平均4.4亿元,俄勒冈州每年2.7亿元,加州最多,每年高达37亿元。预警系统的研发成功是一项巨大的科学成就,加州处在地震带,加上人口密集,这让预警系统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公众在地震发生前紧急疏散,医院提前做好手术中的紧急措施,学生紧急撤离教室,居民快速关闭煤气炉。(高睿)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侨华人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