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华文教育

马来西亚巫裔小伙在华小代课 回馈华小6年教育

2018年07月17日 16:21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由于没有校车,李永纳(后排右六)年仅7岁,便自己搭巴士上学,当时的班主任彭玉凤(中),每天都关心地打电话确定他已到家。(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由于没有校车,李永纳(后排右六)年仅7岁,便自己搭巴士上学,当时的班主任彭玉凤(中),每天都关心地打电话确定他已到家。(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中国侨网7月17日电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刊发一篇文章,讲述马来西亚一名巫裔曾是华小的学生,后来在华小担任代课老师,以回馈华小对他的教育的故事。

  文章摘编如下:

  他今年19岁,有一个很华人的名字──李永纳,目前是马来西亚柔佛州古来县柏图华小巫裔代课老师,被称为Cikgu Mohd.Rio Hidayat(莫哈末里奥海达老师)。

  他是在小学老师的推荐下,到柏图华小担任代课老师,以期回馈华小对他的教育。

  因为对华文的喜欢,并在双亲的认同及尊重下,他从武吉峇都幼稚园到亚逸文满万邦华小,走向6年华小生的道路。

  感恩老师无私奉献

  因为对华文的执着,坚持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上课。他从一年级开始,除了偶尔摸黑乘搭父亲的车到校上课,住在武吉峇都34英里甘榜马来由的他,其他时候都会在母亲的陪伴下,步行至约800公尺到联邦大道旁等待公共巴士,再只身搭公共巴士,前往离家近8公里的华小就读;一连6年,周而复始。

  李永纳表示,由于甘榜马来由没有校车到万邦华小,而父亲又必须凌晨时分到工厂上班,当时一心想读华小的他,只好自己搭巴士去上课。

  当同班同学放学后,背着书包回家,小小的他却背着宗教课本到宗教学校上课,直到傍晚6时30分,再背着书包搭公共巴士回家。

  三年级那一年,曾经有一次,他挤上巴士后因为没有位子而站立,较后有空位坐下时,却被司机误会他没有缴付1令吉的车资,导致司机拒绝停车让他下站,将他载往数公里外的拉央拉央路口,庆幸的是较后被路过的亲戚看见,将他载回家。

  然而,这样的遭遇并没有浇灭他对华文教育的热诚,当他向母校高唱离别之歌时,家境贫困的他不懂得要怎样感谢师长,毅然向师长许下承诺:“当我成功时,我一定要请老师吃顿好的。”

  满怀感恩的李永纳表示,如果没有老师无私的奉献为他打下良好的基础,就无法成就今日的他。

李永纳(右起)感谢双亲及妹妹给予的支持及陪伴。(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李永纳(右起)感谢双亲及妹妹给予的支持及陪伴。(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读华小让我更易与人沟通”

  李永纳在小六评估考试(UPSR)中考获5A1B1C的佳绩,较后到加拉巴沙威国中就读,并以初中三评估考试(PT3)的优越成绩,获推荐到吉隆坡约翰书院(St.John'sInstitution)就读并毕业于预科班,目前正等待申请进入大学就读。

  李永纳选读的科系是工程师,志愿是成为一名飞机师。

  回首在华小就读的日子,他满怀感恩地说:“我认为当初到华小的选择很正确,现在的我更容易与别人沟通。”

  他表示,与就读国小的妹妹相比,虽然华小的功课比较多,纪律也很严格,但每天只身搭巴士来回到校上课的他,从来没有后悔。

  他指出,当时的老师都非常关心他,其中一年级的班主任彭凤玉老师,几乎每晚都会打电话询问母亲,他是否已安全抵家。

  家住武吉峇都新村的副校长庄玉梅及纪秀珠,在经过宗教学校前的车站时,也会特意放慢车速,看他是否在车站,以“顺路”载他回家。

  副校长:佩服永纳求学毅力

  目前在柏图华小担任副校长的纪秀珠在谈起永纳这位学生时表示,他是一位很懂事,知道朝向目标,且会感恩的孩子。

  她表示,很佩服永纳的毅力,他从一年级开始至六年级,自己搭公共巴士到万邦华小求学,更难得的是他家里没有人就读于华校,也没有人懂得中文,双亲能够给予他的只是支持、关心及陪伴,而他不论是上正课、学校的补习或伊斯兰宗教教育课,从不缺席,也很努力地学习。

  “印象最深,最特别的是一般友族同胞在华小就读,与友族间都会以马来语沟通,但他与班上另2名友族,则是以华文沟通,在小六评估考试中更取得特优成绩。”

李永纳(右)受邀与柏图学生分享学习的秘诀。左为副校长纪秀珠。(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李永纳(右)受邀与柏图学生分享学习的秘诀。左为副校长纪秀珠。(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教师节不忘留言祝福

  她指出,永纳在毕业后,每逢教师节,都会通过手机应用程式WhatsApp或脸书留言,祝老师教师节快乐,有一年则特意准备了礼物送给老师。

  她表示,在柏图华小一名老师申请产假,永纳又在等待上大学的空档,该校邀请永纳到校任教,也希望通过永纳的分享,让学生向这名友族华小生看齐。

  她指出,永纳的家境贫困,父亲是载石罗里车司机,母亲是家庭主妇,虽然他们不懂得中文,也无法给予永纳课业上的协助,但无论功课做到几点,永纳的母亲都会陪伴他,监督他做完功课。

  求学路艰苦没想过累

  由于到华小上课,又要上宗教课,永纳必须拿2个书包到学校,一般上如果永纳早起的话,早上5时许父亲就送他到学校,再前往工作,他则成为最早到校的学生;反之,如果永纳较迟起的话,他必须自己搭巴士上学,父亲则将他的2个书包先送往保安亭。

  放学后,永纳便将华小的书包放在保安亭,由父亲载回家,他则背着书包步行到约1公里外的宗教学校上课,然后搭巴士回家。

  永纳指出,鉴于不是每一辆巴士都会停站,且巴士停站后不能太挤,许多时候他须等到有较空的巴士才能上车,因而搭巴士回到家往往已八九点,有时功课多的时候,便会做功课做到午夜12时,幸母亲很有耐心地陪伴他,准备一些饮料鼓励他。

  他表示,当时自己只是一心想到华小读书,并没有想过累不累的问题。(蔡雪花)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华文教育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