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青海海西:靠生态产业过上好日子

2020年07月31日 16:34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青海海西:靠生态产业过上好日子

  作者: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马振东

  柴达木地域辽阔,但多为荒漠戈壁,发展农牧业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将生态、经济、社会三方面兼顾统筹?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用自己的行动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绿色答卷”。

  搬出草原,生态收益两不误

  今年已经82岁的扬登加木措大半辈子都住在帐篷里。几年前,全家人搬进了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陶尔根家园牧民搬迁小区。“大半辈子都在草原上,没想到晚年能搬进城里过上好日子,现在水电交通都很方便,感谢党和政府让我们游牧人换了新活法。”

  在建设生态畜牧业进程中,海西州以民生工程建设为抓手,积极实施各类民生项目。全州实现牧区十二年免费教育,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村级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建成游牧民定居小区34个,楼房6678户,户均80平方米以上,全州累计2.6万名牧民喜搬新居。

  搬进小区的牧民通过集中定居实现生产区和生活区的分离,改变传统的游牧生活方式,有效减轻草原压力,减少人为破坏草原植被的现象。

  从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到稳步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帮助牧民成立合作社,将分散式放牧变为建立草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通过入股分红获得收入,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的牧民来说,合作社是个再熟悉不过的词了。从2008年成立梅陇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到如今,全村70户村民全部入股,牧民人均分红达到2万元。

  如今,在海西,生态优先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优先发展的步伐越走越宽。与此同时,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等一系列生态保护项目不断向纵深推进。

  科技支撑,智慧型农业行稳致远

  “德令哈市民都能吃上本地种的樱桃了!”

  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莲湖村的德令哈金丰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大棚蔬菜生产基地,数百栋蔬菜大棚依序排列,颇为壮观。

  该公司中心控制室的电子显示屏上,蔬菜大棚里光照度、温度、湿度等数据一目了然,随着数据的变化,各个大棚里一双双无形的手会自动操纵棉被卷放、风口开闭,为蔬菜灌溉、遮阳、施肥。

  “这套智能化管理系统,是我们能在戈壁滩种出大樱桃的关键。”公司负责人夏乐德说。

  夏乐德介绍,两年前偶然的机会让他了解到,荒漠樱桃种植是有经验可循的,临近省份都开展过类似项目并且取得成功,而德令哈昼夜温差大的地理优势更有利于樱桃的糖分累积。

  从海拔几乎为零的烟台到海拔3000米的柴达木,从大田种植搬到果蔬大棚里生长,为了防止首次引入柴达木盆地的樱桃苗出现“高原综合征”,公司自主研发了一套温室自动化控制系统为樱桃苗保驾护航。

  通过改造,温棚内的光、水、气、肥、温度实现了智能化控制。自动控制温室内的全天候视频采集和保存历史记录消除了人工操作时温度、浇水、施肥的误差滞后性,不但实现了大樱桃科学生长、提前上市、产量更高、收益更好的目标,而且为绿色农业、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将信息化智能与农业联系起来,带动设施农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慧型设施农业扎根海西,向低碳、绿色和循环农业迈进。

  产业调整,催生新型农民

  家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柯柯镇园山村的花木是村里最早一批种植藜麦的农民。“过去主要种青稞、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产量低,价格也不高。”花木说,种上藜麦后,收入几乎翻了一番。

  “村民种植藜麦,与公司签订协议,完全不愁销路。”青海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迎春说,公司今年和3800多户农户签订协议,示范带动效应明显。

  “现在我一边放牧一边在家加工半成品,一天能加工2到3张羊皮,然后以一张一百的价格卖给桑德格,除了自己宰羊得到的羊皮,我还去邻居家收羊皮做,一个月下来,能挣3000块钱呢!”说起自家的收入,乌兰县铜普镇察汗河村村民才公加脸上满是骄傲。

  才公加口中的桑德格是乌兰县蒙益民族用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负责人,原本也是牧民。2015年,在政府扶持下,桑德格成立了这家公司,他决定开发羊皮纸,让村里的羊皮更值钱。“做羊皮纸是受到了电视上牛角、羊角等手工艺品的启发。这几年,国家一直在讲要发展生态、绿色的产业,一想到老家里有那么多牛羊,便有了这个想法。”桑德格说。

  公司成立之初,桑德格都是自己一个人在做羊皮纸,虽然原料收购不成问题,一年下来自己能消化掉2000多张羊皮,但在羊皮加工成羊皮纸产品上明显力不从心。于是,他召集牧民培训,培训后让牧民在闲暇时间将羊皮加工成半成品,然后再从牧民手中收购,原本一张两块钱的羊皮在牧民手里变成了一百块。

  在德令哈市柯鲁柯镇,农户结合自驾游搞生态旅游产业;在乌兰县茶卡镇,特色农家院和农家宾馆让群众收获满满;在都兰花海景区,农牧民放下手中的锄头和羊鞭,吃上了“旅游饭”。

  在海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群众靠着生态产业的发展过上了好日子。从过去的一对一复制和辐射,到现在农牧民群众激发自我,主动创业,改变的不仅仅是生产方式,更是农牧民自主创业的精气神。

  (本报记者 万玛加 本报通讯员 马振东)

【责任编辑:史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