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之涛:在立德树人大业中勇担侨界责任-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杨之涛:在立德树人大业中勇担侨界责任

2021年12月03日 16:12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2021年9月,杨之涛参加民盟上海市委“我与主委面对面”教师节专场座谈会时发言。 王斯博 摄
    2021年9月,杨之涛参加民盟上海市委“我与主委面对面”教师节专场座谈会时发言。 王斯博 摄

  中国侨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许婧)四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侨联常务副秘书长、附属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杨之涛作为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奔赴祖国的西部边陲城市,受命担任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科主任。

  在援疆一年半中,通过医疗资源整合,教授先进急救理念,规范诊疗常规,引入重症新技术,有效提高了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了当地医疗急危重症技术的多元化、特色化发展。

  急诊医学是近30年来迅猛发展的一个涵盖面广泛的新兴学科,其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随着当今急诊医学的发展和新的教育技术不断涌现,现阶段急诊医学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医生是人类健康的守护者。”杨之涛说,为实现急救水平规范、可持续发展,必须授之于渔,帮助当地完成“输血”到“造血”的质的飞跃。

  不过,理论教学任务繁重,传统教学无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资源有限,传统教学无法满足高素质急诊医学人才的培养要求。反复的急救技能的培训需要多次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成本,这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严重制约了急诊医学教学任务的实施。

  在杨之涛看来,医学院急诊专业教育要突破以往专业化的知识传递模式,立足于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对急诊医学教学内涵进行丰富,以专业教学活动为前提,增强民主意识和思想引领,体现灵魂教育的优势和关键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需要一群优秀的德艺双馨的教师队伍。

  杨之涛一方面通过“传帮带”,对数名当地医师及护士开展分层次、个性化带教,借助微信、网络会议等新媒体平台,采用“团队合作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 TBL)”模式及“线下+线上”混合教学等模式,将瑞金的急诊医学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输入喀什二院急诊、重症医学科;另一方面着手建立喀什地区首家国际心肺复苏培训中心,共培养急救培训导师12名。

  更让杨之涛感到骄傲的是,这批急救“种子”将国际急救技术和理念播散至南疆地区更远的县市:喀什地区巴楚县、莎车县、塔什库尔干自治县以及和田地区、柯尔克孜自治州……建成四年来,共完成多地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急救等培训近700人次,合格率达98.9%。

  2020年,新冠疫情让医学生们不得不在家上网课,部分学生难免有点情绪,对老师们不能当面授业有些想法。在武汉抗击疫情前线,包括杨之涛在内的14名临床医生,同时也都是上海交大医学院教师,通过网络为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在武汉期间,他们多次向交大医学院、瑞金临床医学院的学生们进行思政教育,讲述在疫情初期的“战疫”故事,医生们如何相互协助提高效率,护士们如何相互支持共度难关,医护兄弟姐妹们如何携手抗疫。此外,他们通过远程会议,将抗疫的先进经验播散到全球各地,与法国、意大利、以色列等国家的专家一起探讨共同面对新冠疫情。

  杨之涛坦言,“以病人为中心”、“以学生为本”的医学教育教学理念,是他从医、从教20多年来始终坚持的。

  作为一名急诊医学科的医生,杨之涛始终战斗在急诊、危重症第一线,从事脓毒症休克、重症急性胰腺炎、创伤等急危重症的诊治工作,一次又一次将危重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作为一名医学院的教师,他竭尽所能地将医学临床知识、经验“以学生为本”地传授给锁带教过的医学生、进修生、各级临床医生和护士;作为一名医务管理者,杨之涛也以身作则地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急诊医疗服务能级,提高医疗质量。

  “作为侨联大家庭的一员,我也将进一步发挥骨干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凝聚侨心、侨力、侨智,为构建高质量的医学教育体系出谋划策。”杨之涛说。(完)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