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怀——一生信念 科学救国

  郭永怀——一生信念 科学救国(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55))

  李 鑫

  郭永怀是我国著名的力学家和应用数学家,空气动力研究开拓者,为我国原子弹、氢弹的研制以及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1999年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1909年,郭永怀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他虽家境贫寒,却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刻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中学学业后,考入南开大学预科理工班,后于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得到了顾静薇、饶毓泰、周培源等教授的指导。这不仅培养了郭永怀扎实的物理学科基础,还让他在心中根植了“科学救国”的信念。1939年,郭永怀考取了中英庚款留学生,开始了他长达16年的留学之路。凭借着强烈的救国理想,以及对于应用数学和空气动力学专业勤学不止的执着精神,郭永怀连续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1945年他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在其后的10年工作期间,攻克了“突破声障”理论堡垒,发展了奇异摄动理论等,被国际学术界称著。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美洲大陆,燃起了郭永怀科技报国的希望,他决定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环境,放弃美国知名学府的百般挽留,毅然选择在迈向科研巅峰时回国。为了能够顺利回国,郭永怀甚至亲手烧掉了十多年来呕心沥血撰写的一大批科研资料和讲义文稿。1956年,在经历了漫长的6年等待后,郭永怀一家终于踏上了他梦寐以求的归国之路,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回到了魂牵梦绕的祖国大陆。

  回国后,郭永怀便以忘我的精神,全力以赴地投入新中国的科学事业当中。他与钱学森、钱伟长一起在刚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通过科研攻关,在高超声速流体力学、电磁流体力学和爆炸力学等领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思想,引发国际科学界瞩目。1961年,郭永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说:“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科技工作者,特别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只是希望自己的祖国早一天强大起来,永远不再受人欺侮。”

  1963年,为加快我国核武器建设,党中央决定在青海新建核武器研制基地。时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的郭永怀,为了研制工作,常年奔波于北京、青海和罗布泊之间,他凭借着对党和国家无比坚定的信念和惊人毅力,与科研人员一起在绝境中固守信念,开辟新路,闯过一道又一道难关。通过反复的理论计算和实验论证,郭永怀提出的特征线法进行爆轰波理论计算以及采用航空中常用的结构形式减轻弹体重量等理论,对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第一颗氢弹空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968年,郭永怀在完成我国第一颗热核弹头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后,乘机返京时突遇事故,不幸牺牲。郭永怀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与警卫员紧紧抱在一起,用身体保护了重要技术资料的完整,用生命践行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1970年4月24日,在郭永怀牺牲一年多后,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承载了郭永怀回国工作12年为我国国防科研和建设所付出的心血,也承载了郭永怀等老一辈科学家始终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的赤诚之心。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供稿)

【责任编辑:史词】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