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英——长泯于异乡的华侨先烈

  林英——

  长泯于异乡的华侨先烈(百年航程 有“侨”精彩(59))

  唐志昌

  在江苏海门,有一个“林英”村。这是全国唯一以华侨烈士名字命名的村子。

  华侨烈士林英,原名邱搏云。1906年出生于广东省普宁县的一个小商人家庭。1929年,林英离开家乡前往泰国曼谷任教。在旅泰共产党员马大宁的引导下,他参加当地共产党外围组织“苏联之友社”,学习苏联教育,开展抗日宣传活动。

  1933年,林英来到上海大夏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因组织开展纱厂工人运动,被国民党特务机关逮捕,关押于上海龙华监狱。在狱中,他坚持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气节,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1937年,上海抗战爆发。林英受党组织派遣,参加由我党控制的国民党军事委员会第三战区第19集团军战地服务团,在武汉周围开展抗日宣传活动。1939年,林英参加国民党第二战区政治工作队,与副队长、江苏海门人季强成一起,先后辗战桂林、贵阳、重庆,进行抗日宣传工作。经党组织批准,随季强成从重庆赴江苏海门开展革命活动。季强成被委任为国民党海门县县长,林英协助做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在海门期间,他把当地中学的进步青年组织起来,建立暑期服务团,举办集训班,亲自讲授《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宣传毛泽东思想;率领服务团深入村镇,出黑板报、演活报剧,开群众会,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发动群众抗日力量。他为人温文儒雅,人们也不知道他来自哪里,但以忘我工作的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赢得当地群众的爱戴。虽然遭到了国民党县党部的百般刁难和阻扰,但由于林英掌握斗争艺术,有效发展了进步力量,为新四军盐城“抗大”输送了一大批革命力量。1940年,由共产党领导的海门警卫团成立,林英任警卫团政治处主任 。通过对国民党警察中队收编成员的艰苦改造,拥有了一支团结抗日的武装力量。

  1941年5月,国民党部队向海门警卫团驻地实行围剿,企图一举消灭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林英率部紧急撤退。由于时间仓促,警卫团一包文件遗忘驻地。为了不让文件落入敌手,他在单独潜回驻地时被敌哨发现而遭逮捕。敌人软硬兼施,逼其自首,林英大义凛然,慷慨道:“只有革命的共产党员,没有自首的共产党员”。林英最终被杀害于当地江家镇市梢的麦田里,时年35岁。当地村民出资将林英烈士收敛入棺,秘密安置于“救火会”内,一对守庙父女为他默默守棺12年,直至1953年将英烈遗骨入土。

  1986年,旅居澳大利亚的林英遗孀林赛英,获知丈夫离家半个世纪后的最终下落,不禁潸然落泪。老人再次阅读丈夫来信中“事不成功,誓不回家”的誓言,明白丈夫是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一年,在中国驻泰国大使馆、海门县党史办联络协调下,远在澳大利亚、泰国的林英亲属一行,专程回国赴海门“林英村”祭拜先辈。已近六旬的女儿邱瑞君了解先父的生前事后,与为父守棺十年的那对父女中的女儿见面时,顿时泪流满面。为感恩“林英村”父老乡亲对先父遗体的保护,感谢当地政府建起林英烈士陵墓,邱瑞君女士返澳后立刻给“林英村”汇来1万元人民币,支持村里修建公路。这段海内外同胞在抗日斗争中沉积的血肉感情故事,至今仍为人们传颂的佳话。

  (南通华侨博物馆供稿)

【责任编辑:李明阳】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