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在非洲:非洲的中国梦 中国的非洲情

  原标题 非洲的中国梦 中国的非洲情——中国青年在非洲经历的故事

  绵延流淌的尼罗河、古老神秘的金字塔、羚羊奔腾的大草原……非洲这片古老的土地始终散发着神秘而迷人的魅力,不少人对非洲的直观印象一直停留在动画电影《狮子王》的画面上。与此同时,贫困、疾病也是人们在提起非洲时躲不开的关键词。真实的非洲,究竟是什么模样?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联系不断加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近日顺利结束,成果丰硕。南方日报记者近期采访了多位在非洲工作、生活的中国青年,他们遍布非洲大陆的不同国家,有中非能源合作项目建设员工、有旅游经纪人、有律师、有环保工作者……他们用自己的故事,来为我们揭开非洲大陆神秘的面纱。

  初见非洲

  漫天的繁星、肉眼可见的银河、无限绵延的黄沙……寂寥的景色和连续几十个小时舟车劳顿的疲惫,这是时年25岁的张宏岳初次踏上非洲土地的记忆。

  张宏岳出生于兰州,在上海读完大学后进入上海外经集团工作。2015年初,他所在的公司承接了非洲厄立特里亚全国最大电站Hirgigo的扩建项目。爱冒险的张宏岳申请首批进驻现场。

  项目所在地位于厄立特里亚东部一片人迹罕至的地方,远离市区,距离红海不超过4公里。这里一年当中有10个月是旱季,没有降水,年平均温度接近40摄氏度。由于距离红海很近,这里空气湿度极高,体感温度高到让人难以正常生活。在项目地的人,每次出门超过十分钟,衣服就完全湿透。

  “以前听说非洲是怎么样落后,怎么样艰苦,有这个平台和机会就挺想过来亲身体验一下,结果发现确实如此,生活条件都比较艰苦。”张宏岳说。

  “全副武装”是广东女孩陈聪怡初到非洲时对自己装扮的形容。在到摩洛哥以前,陈聪怡总是将疾病、战争、混乱这些词和非洲联系在一起,她甚至预想这一趟独行会是一场惊险之旅。

  2016年,摩洛哥全面开放对中国公民的旅游签证。听到消息后,一直有着远足旅行梦的陈聪怡马上订好了去摩洛哥的机票。“那年22岁,大三暑假,我想挑战自己,一个月内,尝试一个人环游摩洛哥。”她说。

  走在卡萨布兰卡的街道上,陈聪怡看到咖啡厅随处可见,人们悠闲地聊天,眼前的景象让人平静。在车上和司机闲聊时,司机告诉她,摩洛哥有美味的食物、独特的风景、悠久的历史,有海滩、沙漠,有和平,没战争。

  “So why not love people, why not love life?没想到司机大哥那么有哲理,一下子打动了我。”陈聪怡说。

  走进非洲

  “置身那片土地,改变了我过去对非洲错误的认识和想象,在多人种、多语种的摩洛哥,开始重新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理解和包容多文化。”陈聪怡说。

  自第一次踏上摩洛哥的土地后,一年的时间,陈聪怡重访当地6次。毕业后,她的身份从原来的背包客,变成了中摩商业合作与文化交流项目的负责人和考察团领队。在一次次往返当中,陈聪怡发现自己对摩洛哥的认识不断被刷新,这里跟惯性思维里的认知完全不同。

  在坦桑尼亚做法务工作4年之久的庆哥说,坦桑尼亚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当地的孩子。每次坐火车经过一个地方,就会有很多非洲小孩在火车外面冲自己招手,这样的画面让庆哥难以忘怀。

  “这些地方的孩子们成长在相对闭塞的地区,没有太多玩具,没有辅导班,只要看到外国人就会很兴奋,因为时常会有一些外国人过来给他们带一些衣物和吃的,对他们来说,快乐很简单。”庆哥说。

  扎根在非洲厄立特里亚的张宏岳对非洲的自然环境有更深的感受。他所在的项目是扩建当地的一座重油发电站。电站最初由韩国人建设,但年久失修加上设备老化和维护不到位,导致老厂发电量低且极不稳定。由于他们属于第一批进入项目现场的总包人员,很多事情都需要从头做起。“场地布置什么的都是我们自己做,就连最简单的宣传标语和警示牌,也全部由我们首批人员从国内随行李一同带来。”张宏岳说。

  蚊虫和疾病是他们生活的一大困扰。人员在现场的起居都在活动板房,板房隔热、隔音较差,而且密封性很差,昆虫很容易进入。

  “现场的一位老同志,被蚊虫叮咬得了疟疾,项目当地又没有能力进行医治,必须送往首都阿斯马拉治疗,记得还有一位同事也是被虫子咬了,病情比较严重,淋巴系统的问题,项目部立即安排他回国进行治疗了。”

  厄立特里亚没有手机网络,项目部花了大价钱开通的卫星网络,也只有1兆的网速,而且网络现场人员共用,每个人能分到几K的速度都不错了,更别提和家人通视频电话了。

  在非洲成长

  庆哥在坦桑尼亚一工程企业做法务工作,平时主要职责就是当地法律条文的翻译工作。“脱离殖民后,当地一直沿用了英美法系,人们的法律意识还不错,但执行力比较弱,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需要我们法务去处理解决,工作压力不小。”他说。

  庆哥所在的项目组会聘请当地工人,根据当地习惯采用周薪制。“他们没有什么计划性,他们喜欢早点拿到报酬去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有点类似‘今朝有酒今朝醉’,不会做太多的储蓄,这一点让我看到了他们乐观的一面,不过我自己还比较难适应。”庆哥笑道。

  在非洲的这几年,最让庆哥哭笑不得的就是海关的检查。“每次从中国到坦桑尼亚的时候,我都会带一点家乡货,当地人不认识,时常会被无缘无故地扣掉。”庆哥苦笑。

  29岁的林鸽在非洲已有5个年头,他一直在埃塞俄比亚做市场工作。这几年,他被小偷偷过,被流浪汉抢过,被保安拿枪警告过,在路上目睹过车祸……所有的经历让他在几年内感觉自己一下子成熟了。

  “常有朋友问我,你一个人在非洲生活辛苦吗?会怕吗?我觉得开始的时候也会,但是后来发现,其实只要敢于尝试,很多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林鸽说。

  林鸽兴趣爱好广泛,自称是个文艺青年。在非洲的日子里,他的生活非常充实,除了工作,他忙着旅行,忙着学习,忙着分享。他学习了西班牙语、法语等几种语言,还学了当地的乐器。

  一位朋友曾经问林鸽:“是不是在非洲赚的多?”他回答:“未必。”朋友又问:“那非洲带给你什么?”

  “这个提问当时问住了我,一下子答不上来,后来我想,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无人可以依靠的时候,才能锻炼自己,发现自己的潜能。”他说。

  在非洲的收获

  27岁的女孩火琦凡如今在北京一高校工作。5年来,她往返肯尼亚3次。第一次,是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实习生;第二次,是做环境署项目顾问;第三次,则是利用假期从事公益项目。

  火琦凡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工作,这里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总部所在地。在环境署的工作让她有机会接触到来自世界各地环保领域的人士。

  火琦凡在非洲期间,联合国环境署举办了不少环境会议,参与这些会议的策划与宣传工作,让她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一方面是把环境署在非洲做了什么,传递到中国,另一方面,会给环境署总部汇报中国对世界环境的贡献。能为环保工作出一点力,都是有意义的。”她说。

  平时搭出租车的时候,当地的司机会很热情地尝试与她聊天。“刚开始我以为他们对外国人都是如此,后来才了解到,原来他们是对中国人很有好感,有时候在街上走,还有人过来和我合影。”火琦凡说,“非洲的民众表达感情的方式比较直白,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对中国的感激,也有很多当地人告诉我特别想来中国,我很高兴,很欣慰,因为中非的友谊能在民众身上看到。”

  在厄立特里亚的张宏岳也表达了对工作的成就感。张宏岳进驻现场后主要负责外协工作,即和当地政府部门、工厂、渠道商等各方面对接。

  “记得绝大多数的时间,项目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及沙石材料都供不应求,主要的原因还是当地条件落后,设备及材料都十分紧缺,来之前根本无法想象,一个国家的第二大城市仅有两三部汽车吊、仅有一个石料厂,就连河砂的采运都要靠人工开挖……”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张宏岳与项目团队群策群力,积极与多方进行沟通,在工期内,利用一切条件保证设备材料的进场供应,为项目的如期竣工打下坚实的基础。

  “每每解决大大小小的难题后,都会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自我的肯定。随着项目的进行,大家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难,这种感觉就越来越强。就像那些迷恋登顶的人成功后的喜悦一样,是会让人上瘾的。”他说。

  2017年10月,项目顺利建成,项目组只搞了简单的竣工仪式,还有一年的质保期在等着他们。由于该电站是厄立特里亚最大的电站,而且属于国家电网系统,所以扩建的新机组投运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当地电力供应紧张的问题,主电网所覆盖区域能够实现正常供电。

  “看着一座电厂在逐渐建成,成功并网发电,而自己在其中也有一分贡献,那种感觉,就像看着自己的小孩长大成人一样。”他说。

  中非友好的“孩子”

  “看来我是很难走出非洲了。”在肯尼亚工作过的火琦凡借用小说《走出非洲》的句子来表达自己对非洲的感情。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非洲工作的中国人中,每个人的感情都有不同,有的人想离开,有的人想再回来,有的人甚至热爱并习惯了草原上的生活。

  火琦凡对于中非之间的一切事情都充满了兴趣,现在的她,一到寒暑假,仍然会参与组织到非洲的义工活动。她也参与了许多公益活动,去支教,给当地人教汉语,把中国文化带给非洲的孩子们。

  “非洲的很多事业都是在起步阶段,需要其他国家的扶持,能感受到我们在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也希望自己能多做一些事情。”她说

  陈聪怡既是摩洛哥第一批免签游客,又正在参与两国旅游合作项目,对中摩旅游业的发展,她有更细致的体会。在她眼里,以前去当地旅游的中国人不多,所以当地缺少接待中国游客的经验。“比如说,摩洛哥以前接待欧洲游客为多,欧洲游客习惯喝冷水,所以酒店里一般不会配有热水壶。但中国人喜欢喝热水,国内游客数量多了以后,现在摩洛哥的酒店基本都会配置热水壶了。还有白米饭、粥、小白菜这些中式食物,以前酒店不会准备的,现在都有了,都让国人感到更加方便和适应。”陈聪怡说。

  “工作到深夜肚子饿了,或是在传统节日的时段里就特别想家,想家乡的小吃,想家里的亲人。不过现在每次探亲前要离开项目时,也非常不舍。”在厄立特里亚工作的张宏岳说。

  今年年初回到上海,张宏岳一个人在街上散步,城市的繁华场景让他极度不适应。“现场那边满目荒芜,人烟稀少,每天的夜晚都是一轮明月和漫天的繁星,忽然一下子变成了各种摩天大楼、霓虹璀璨,非常强烈的压迫感,我清楚地感受到整个人都在颤抖。”他说。

  对于未来,张宏岳打算继续在非洲干几年。“公司的主要业务就在非洲,而且从这个项目、从项目团队中我也学习和成长了不少,很珍惜和大家在一起工作奋斗的日子,希望我们这个团队能再接再厉,继续在非洲大地留下一个个象征中非友好的‘孩子’。”他说。

  南方日报记者 金祖臻

  见习记者 王越莹 实习生 王瑜玲

  本版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史词】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

loadmore

加载更多

关注侨网微信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
侨宝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