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泉州人的“南洋情结”,并不是说泉州对南洋害“单相思”,或者泉州与南洋单纯的两情相望,实在是因为1000多年来,泉州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南洋遍布了泉州数以百万计的血肉亲缘,延至今日,泉州与南洋的联系,成就了泉州作为“侨乡”的现实,同时,泉州与南洋由历史形成的千丝万缕的联系,还将在今后焕发新的光彩。
海外还有一个泉州
人们习惯上所说的“南洋”,具体包括了现在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等国家和地区。如果认真检视泉州与南洋的联系,二者在语言、民俗、饮食、建筑诸多方面有着太多相通共融之处。特别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20多年来,泉州与南洋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更是从民间往来,步入政府引导、政策支持的新阶段。
早在唐宋元时期,泉州的海外交通发达,那时已有泉州人侨居东南亚、日本和高丽。在此后的几个朝代里,泉州人因为靠海,有的则因为国家动乱、天灾人祸或想到海外闯一番天地,渡海谋生者源源不断。至今,旅居海外的泉州籍华侨、华人有600多万人。分布于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日本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居住在东南亚各国,形成了人们所说的“海外还有一个泉州”的景况,而泉州也正是在与东南亚的频繁交往中,形成了花团锦簇的特有的人文景观。
会讲闽南话走遍东南亚
寻找泉州与东南亚的情结,在日常生活中简直是处处可见。
中学语文老师说过,只要会讲“泉州话”(闽南语),就可以轻松自如地游遍大半个东南亚。此言看来不假。以泉州话为源头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泉州、厦门、漳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共有3200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
漂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的泉州华人华侨,不仅带去了泉州一带的地方特产,也带去了泉州的方言、文化,对当地的语言文化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据说,至今在印尼——马来语中仍保留了许多由泉州方言转化的日常用语,同时,在泉州人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些带有东南亚文化色彩的外语借词。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