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韶关农业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今年,韶关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业局把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一把手江局长亲自抓,在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经过一年的努力,基本上建成了以粤北农业信息网为枢纽,上联中国农业信息网、广东农业信息网以及各大农业知名网站,下联县级农业信息网和乡镇基层农业信息网的农业信息传播体系。今年韶关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抓了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整体提升粤北农业信息网运作水平,网站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2002年,市农业局专门购置了网站服务器,与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合作,实现了光纤接入,网速达到每秒10兆,从而大大提高了网站的运行速度。为了使网站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易操作性,信息中心对粤北农业信息网进行了全面的改版,使网站的结构和功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更强。在抓好日常信息的采集和发布的基础上,市农业信息中心不仅开发了全市待开发耕地资源数据库和韶关市农业招商资源数据库,推动了韶关市农业招商工作的开展,而且还建成了全市农业资源的共享数据库,为韶关市农业信息网站实现“一站发布,多站共享”的目标打下了基础。从今年七月起,信息中心根据市菜篮子办实行了农产品市场价格采集和发布制度的具体要求,每天都在粤北农业信息网上及时发布全市12个农产品市场的价格信息,到目前止,共发布了38个蔬菜品种的6.4万多个农产品价格数据,不仅使粤北农业信息网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历史数据,而且也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目前,粤北农业信息网的内容已经达到了300M,达到了一个中等网站的规模。2002年,粤北农业信息网共发布农业动态信息3000多条,供求信息5000多条,市场动态信息1500多条,农业科技信息1800多条,其它信息1000多条,由于粤北农业信息网更新及时,内容丰富,每天浏览粤北农业信息网的人数都超过500人次以上,因此吸引了天津、浙江、江苏、福建、江西、湖南等省市的农业企业和专业户到粤北农业信息网上发布各种农业供求信息,一些农业企业和专业户通过网络的联系,建立了友好稳定的关系。实践证明,粤北农业信息网对加快韶关市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产品流通,推动农业的招商引资,加快农科技术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是全面完成了县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根据2002年韶关市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案的要求,市农业信息中心经过认真调查研究,提出了依托粤北农业信息网现有的网络资源,走资源共享,统一标准,统一平台,统一建设的低投入,高效益的路子,兴建县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它市县要花十多二十万元才能兴建农业信息网站,我们只花几万元便办到了,11个县级农业信息网经过一个多月的调整、测试表明,县级网站的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县级农业信息网站的建成,标志着韶关市农业信息化进入了从网络建设到网络运用的新阶段。明年,市农业局与各县(市、区)农业局之间的联系,除了非公开的信息外,其它可公开的信息将一律通过网络进行联系。
    
    三是乡镇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按照市农业局提出基层信息服务站“八个一”的标准,市农业信息中心认真抓好各项标准的落实,经过市、县农业局和乡镇政府的共同努力,目前,三十个乡镇的基层信息服务站已基本建立起来,占全市乡镇总数的23%。从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看,基层信息服务站的网站已全面建立,并通过了测试,开始转入正常的运作;电脑设备已全部到位;办公地址虽然装修标准不高,但基本得到了落实;网站管理人员也基本到位;所有服务站均已经实现电话专线上网;信息发布栏的建设大部分已完成,少数进入了扫尾阶段。曲江大塘、仁化董塘、乐昌河南基层服务站已全面建成,并开始为农民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初步发挥了基层信息服务站的作用,受到了当地农民群众的欢迎。预计大部分的基层信息服务站的管理人员,经过这次培训后,不久就能够转入正常的工作,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
    
    四是农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今年,各地加强了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乐昌市为了加快本市农业信息化的建设步伐,市政府专门成立了农业信息中心,投入了20多万资金,用于县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目前,乐昌市、仁化县、曲江县、武江、北江和浈江均实现了宽带上网,占县(市、区)总数的55%,其中乐昌市、仁化县还建立了农业局的内部局域网,实现了资源共享。有4个乡镇的实现了宽带上网,占基层信息服务站的10%。
    
    五是建立了全市农业信息化的人才培训基地。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韶关市农业信息中心多媒体电脑培训室已经建成,成为韶关市农业系统首个多媒体电脑培训中心,电脑室共配置了45台教学电脑,一台服务器,一台教师机,一台扩音设备,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基本上能够承担起各类培训任务。市农业局决定把信息中心的多媒体电脑培训室作为韶关市农业信息化的人才培训基地,通过该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努力提高韶关市农业系统干部人员的业务素质。
    
    六是加强了网站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了网站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乡镇来说,农业信息化还是一项新生事物,针对网站管理人员都是新手,业务不熟悉的实际,今年,市农业局采取了现场培训和集中办班培训相结合的形式,加大力度,培训网站管理人员。据初步统计,今年,全市共培训网站管理人员90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网站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存在问题
    
    今年,韶关市的农业信息化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实现了农业信息化的新突破,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县和一些乡镇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还不高,对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存在依赖思想,不舍得投入,导致一些基层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标准较低,没有按照市农业局规定的“八个一”的标准进行建设。一些乡镇目前还没有配备打印机,开展信息服务。二是各项制度如信息发布制度、信息服务制度、网站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业务开展有待加快。三是网站管理人员的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虽然所有县、乡两级的网站管理人员这次都接受了为期五天的强化培训,但由于不少人员基础差,低子薄,其网站的管理水平仍有待提高。
    
    来源《智农通》网2002-12-19
    
    
    
    
    




地址:广东省韶关消雪岭华侨茶
   场(华侨管理区)
邮编:512134
电话:0751-6635552
传真:0751-6635121
   0751-8763922
联系人:赖成权场长(书记)
    曾庆金副书记
    陈启欢副场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