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守护故居38载 老馆长:孙中山研究无止境(图)

2016年11月04日 14:02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2013年,萧润君随团访问夏威夷,与孙中山革命追随者后代及中山乡亲会面。
    2013年,萧润君随团访问夏威夷,与孙中山革命追随者后代及中山乡亲会面。 资料图片

  孙氏后人亲切地称他为“大管家”——他15岁来到翠亨村,一呆就是45年。从一名学生成为中山故居纪念馆的馆长,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坚守”。

  他就是萧润君,一个在中山故居纪念馆工作了38年的人。他对孙中山的了解甚多,从其成长经历到思想理论,能如数家珍般一一道出。

  作为老馆长,他在任期间,孙中山故居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展示体系。它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形成了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故居公园、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等为主要元素构成的孙中山纪念展示区;此外,纪念馆范围内的旧民居中还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展示非物质文化,这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正门。资料图片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正门。资料图片

  守护故居直至退休

  退休将近2年,萧润君依然忙碌,每天的生活还是离不开“孙中山”,白天外出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晚上整理文稿,不知不觉中经常做到凌晨。“几十年了,‘夜猫子’的习惯总改不了。”

  他是南朗镇崖口村人,从小在沈阳长大,15岁回到家乡来到中山纪念中学念书,后来就一直留在翠亨村。中山纪念中学临近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当时馆里人手少,一些事情常求助于学校,课余他就常过去“串门”,还帮助馆里解决一些问题。相处久了,馆里就提议调他到馆里工作。那时,和学校相比纪念馆显得冷清很多,馆内只有5名工作人员。

  犹豫近一年后,他还是离开了学校。1978年春节前,他来到故居纪念馆工作。每天,接触各种与孙中山有关的文物,捧读各类孙中山的文稿,他对孙中山的认识和了解不断加深,也愈发喜欢这个地方。“能够在伟人生活成长的地方生活,能够在山清水秀、富有灵气的环境中工作。也许,这是一种缘分。”

  由于工作表现出色,1987年5月,萧润君升任副馆长。5年后,他主持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全面工作,直到2015年才从馆长的岗位上退下来。

  “孙中山先生的故居是一个载体,它承载着孙中山留给我们的巨大精神财富,承载着今天世人对孙中山的敬仰与纪念。我之所以能安心在此工作,除了喜欢翠亨村的环境,更因孙中山的人格魅力。”萧润君至今仍为当时的选择感到欣慰。

  他说,在故居工作,只是想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守护记忆、守护价值、守护文化遗产、守护环境。一座城市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能总是论GDP。城市需要文化,要避免千城一面。与其他城市相比,孙中山是中山极重要的资源和品牌。翠亨村所积淀的历史文化,是中山重要的城市文化基础,要打造中山的城市特色,孙中山文化一定避不开。

  在创新中继承发展

  因为工作的缘故,萧润君对孙中山和翠亨村的认识比常人更多、更深入。他说,以孙中山为杰出代表的一批历史名人和山清水秀的小山村是翠亨村的灵魂和价值所在,它的魅力不在于新,反而是因为旧。因此,要在“守旧”——守护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坚持理念、技术、管理、业务等方面的创新,从而去传承和弘扬孙中山的思想和精神。

  早在上世纪80年代,萧润君萌生了翠亨村整体保护的想法。当时国家政策鼓励文化事业单位去经营,获得经费维持运营。中山故居通过自我经营,赚取了第一桶金。经济状况改善后,转变观念“经营”起博物馆和文物环境。这在当时并不多见,很多博物馆彼时还停留在经营纪念品和工艺品的阶段。

  2011年,萧润君在中山故居农耕展示区割稻子。资料图片
2011年,萧润君在中山故居农耕展示区割稻子。资料图片

  利用赚取的资金,中山故居开始购买周边的旧村屋,将它们进行整理和维护。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经常有村民问我们在‘搞什么鬼’。”有一次,一户村民刚在旧房旁建起一座新楼,房子就被中山故居收购。最初,村民以为故居的人看中了他的新房,没想到手续一办完,新楼就被拆掉了,只留下旧房子,让他一脸愕然。

  既“守旧”又“前卫”,萧润君把经营博物馆赚取的资金投入到文物环境保护之中,还收购大量旧村屋,建设形成了多元化的博物馆展示区。

  “我们保护翠亨村,并非是要把村民都迁走。旧房子卖给我们后,村民拿着钱可以建新房子改善居住条件,我们又保护了历史文化,这是双赢的结果。”萧润君说,他们从保护文物和环境着眼,从旧房子、旧物着手,顽固“守旧”,现在回过头来看仍不禁为当时的做法感叹,“假如现在着手去做,一些东西已经不存在了;那些存在的要保护起来,付出的成本也会更大。”

  对文物进行保护的基础上,孙中山故居建立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展示体系。它以“孙中山及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为主题,形成了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中山故居公园、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等构成的孙中山纪念展示区;以真实性、完整性、原生态的原则,整体保护了一个村庄,并在村内建立了全国博物馆内第一个农耕展示区,在旧民居中还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利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果展示非物质文化,这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

 “中山故居公园”为宋庆龄题词。资料图片
“中山故居公园”为宋庆龄题词。资料图片

  故居研究渐成体系

  距离中山市区东南方约17公里处的南朗镇翠亨村,一栋砖木结构、中西结合的两层红色楼房每年都会迎来世界各地的游客。进入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能看到两个基本陈列——《孙中山生平史迹陈列》和《孙中山的亲属与后裔陈列》,它曾荣获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馆内的大型图册《孙中山与宋庆龄》还荣获中国图书奖。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萧润君和同事们的努力。

  “从建馆开始,孙中山故居就一直在做研究工作。”萧润君说,早在1983年,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的数位青年员工就自发地组织了一个“孙中山研究小组”,小组还有一个出版物叫《酸豆》,它把大家研究心得和体会等一些文章集结成册,当时很有特色。2002年,“中山市孙中山研究所”挂牌成立,萧润君兼任所长,孙中山先生的孙子孙治平回到家乡,萧润君特意邀请他前来揭牌。

  2005年,萧润君提出在馆内组建“逸仙图书馆”并获批准。在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每年在馆内总经费中调剂部分经费采购图书、建设数据库等。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山故居又建立了“孙中山研究信息中心”。

  “没有图书资料就无法做好研究。”萧润君说,孙中山研究不是孤立的一个人物的研究,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要研究,他的思想品格、精神、理论,以及他的追随者、亲属后裔,以及出生成长的环境都要研究。

  历经多年的积累,中山故居的研究工作逐渐形成了体系。省里有9个广东省特色文化研究基地,中山故居是唯一依托博物馆建立的。

  中山故居的发展让孙中山的后人和追随者的后人感到欣慰。只要有好东西,都会想着第一时间送到这里。2008年,曾任孙中山非常大总统府卫士队队长姚观顺将军的儿媳妇周廉楣从台湾返乡,毅然将她收集到的从未示人的姚观顺将军的文物文献共470多件无偿捐赠给孙中山故居纪念馆。

  这给了萧润君莫大的鼓舞。“他们常说我是孙家的‘大管家’,能给他们管着这个家,我也感到很自豪。”他感慨地说。

  对话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原馆长萧润君:

  孙中山研究无止境

  南方日报:今年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您认为孙中山的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光大?

  萧润君:不同的人、不同的团体、不同的时期,对孙中山的研究和评价不同。

  孙中山也有缺点和不足之处,面对革命过程中的挫折,他也曾自言失败。2002年,我应邀访问新加坡,并做了《以21世纪眼光看孙中山精神》的主题演讲。当时,会场坐满了人,走道与会场后面也是站着满满的人。讲完,现场有人提问,为什么说孙中山是“孙大炮”?

  广东话“大炮”就是讲大话。当时我的回答是,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看,一方面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不断失败,每一次失败之后,他又号召人们重新再干,屡战屡败;另一方面,他的思维理念太超前了,今天人们感觉很亲切,但同时代的人们不能够接受,因此,一些人认为他是“大炮”。当然,这其中也不排除有刻意攻击者。不论怎样,这个伟大的革命先驱者都在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不懈奋斗。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保存了一段孙中山的讲话录音。在这段录音里他讲到,国民要警醒才能挽救国家,他还提出要“振兴中华”。中国人民继承他的遗志,经历了几代人长期艰苦的努力,才使我们看到今天繁荣富强的中国。

  孙中山是一个具有超前思维的伟大思想家。他的很多思想在当年没能够实现,然而在今天他的思想理论不断得到印证,他提出的国家建设的设想与现实的吻合,令人叹服。

  早在1912年,孙中山就提出,要在不丧失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开放、利用外资、引进生产技术和人才。进入上世纪80年代,我们提倡建设精神文明,但孙中山比我们更早提出了这样的理念。

  南方日报:作为一名研究者,您认为什么是孙中山文化?

  萧润君:有人说,我们对孙中山的研究已经够了。我认为,孙中山的研究没有止境,要继续深入去做,很多东西需要重新评价。孙中山的一些思想理论,有些东西得到了精彩的印证,有些东西还没有得到印证,将来可否得到印证?

  还有关于孙中山文化。我注意到,对孙中山文化概念,有不同的表述。我认为,孙中山文化是对孙中山生平史迹、精神品格、思想理论以及相关人物、事件等相关文化遗存人文环境的保护、收藏、整理、研究、传播、利用所产生的过程、成果、影响等文化现象。

  指导单位:中山市委宣传部

  学术顾问:中山市委党史研究室原主任、历史副研究员 郭昉凌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原馆长 萧润君

  策划:赵威 统筹:罗丽娟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高薇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