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佛山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实现校企合作深融合

2019年02月26日 13:4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佛山中职教育不断拉近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图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佛山中职教育不断拉近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的距离。图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的实训中心。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原标题 佛山公布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实现校企合作深融合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佛山过去一年有何探索,成效如何?2月22日,佛山市教育局公布《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初次就业率为99%,超八成留在佛山就业,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37%。

  2018年是佛山市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收官之年。高就业率和高用人单位满意度的背后,是佛山中职教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培养优质劳动大军,支撑佛山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佛山进一步畅通职业教育学生升学渠道,近一半中职生升入高等教育院校,37人被录取到本科院校。

  新增12个专业布点

  实现产业与专业“零距离”

  据《报告》统计,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人数为17975人,初次就业率为99%,初次就业平均月收入为2501元;对口就业率为88%,比2017年提高8.79个百分点。

  初次就业率接近100%,这背后离不开佛山对专业的调整和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推进。2018年,佛山市26所中职院校新增专业布点数12个。与2017年相比,调整后的专业更向第二产业集中,加工制造类新增3个专业,其中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5个专业布点,进一步提升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关专业的建设水平,促进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如今,在原来项目基础上,佛山增加了15个省“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11个市“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2个省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和2个现代学徒制公共实训中心。佛山市依托市财政资金对其中华材职业技术学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等4个中职制造类专业,给予每个专业200万元建设补助。近三年,市级职业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达到了70个。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努力做到学校专业设置与就业岗位零距离,不少学校也进行了专业优化调整探索。顺德区均安职业技术学校推行“大类招生,专业细分”的改革模式,形成了以服装设计、汽修、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技术四大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构建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专业结构。

  《报告》指出,未来佛山职业教育将以服务智能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加大专业内涵建设力度,实施产教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

  进校即进企

  校企深融合满意度近100%

  2018年,佛山市通过教育部第一批地级市现代学徒制试点验收。其中,佛山市中恺汽车公共实训中心联合佛山市国际车城中的90个品牌企业,按照“招生即招工,双导师”等方式,先后接收了来自佛山市中职学校近150人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实现学生“进校即进企”。

  打造公共实训中心是佛山实践混合所有制办学实体的创新性探索。根据佛山市重点产业布局,通过政府向产业学徒培训中心购买服务,佛山联合中职学校建成混合所有制的智能制造、机电装备、新能源汽车特色公共实训中心。

  校企深融合,第三方考核是解决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不断提升与职业学校办学质量把控机制缺失的有力举措。作为国务院办公厅确定的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佛山市还积极探索创新人才评价模式,率先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试点人才培养第三方考核机制。

  2016年以来,佛山市依托行业协会、职教专家和中职校专业教师构建了毕业生质量第三方考核体系并在全市试点实施。目前已经统筹开展了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13个专业人才培养第三方考核评价工作,8个行业的65家各类型企业通过提供岗位能力要求参与了考核方案(KPI)的制定,使得评价结果更全面、更科学。

  基于考核结果,中职学校得以发现人才培养的不足,促使职业学校不断改进提升,更好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数据显示,2018年佛山的中职学校培养的全日制毕业生留在佛山区域就业比例(本地就业率)达到81.62%,对口就业率8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37%。

  据了解,胡锦超职业技术学校通过“包班搭课”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近5年培养了756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深受中小微企业欢迎,78%的毕业生经过短期工作即成为骨干。

  顺德陈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率先实行了“毕业汇演展示”与“幼儿园入校专场招聘”相结合的第三方考核模式,为用人单位与学生创造近距离的双向沟通机会,3年来签约成功率达100%。

  升学渠道畅

  高等教育升学率达44.88%

  近日,《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出台并提出,今后3年我省将深化职业教育改革的路线图、任务书,到2021年新增高等职业教育学位12万个以上。

  “我市有各级各类中职学校46所,在校生8.2万人;高等职业院校7所,在校生规模约6.5万人。全市中职国家示范学校5所,2所市属高职院校被广东省列入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职业教育学生升学就业渠道畅旺。”据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胡英介绍,佛山在全省率先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8年中职学校学生升学率达到44.88%,超过1/4的中职学位与高职学位贯通。专业紧贴佛山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开设,职业院校毕业生升学就业率连续5年超过98%。

  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佛山市构建多元立交、贯通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考首次设置中职升本科考试,全省中职升本科录取人数是166人,佛山市有37人被录取到本科院校,占全省总录取人数的22.3%。

  2018年,佛山在国家示范中职学校率先设置高职部,试点建设“高职在中职培养”(“5+0”)专业点,共招收350人,纳入2018年中考招生计划,并进一步优化职业教育学校及专业布局。

  南海区盐步职业技术学校构建“2+X(小方向+升学)”课程体系,即前两年学生共同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在第五学期,学生可根据自身发展需求选择升学或就业。

  如今,佛山市有26所中职学校42个专业100个专业点与广东省21所高等职业院校42个专业进行中高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工作,招生人数为4420人,中高职贯通培养已经成为佛山市中职学生重要的成才渠道之一。

  “随着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推进,数量和质量的矛盾凸显。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相对普通高中较弱,巩固率下降;各区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在校生数量差距有所加大,中职生源数量减少。”《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佛山市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对7所不合格学校,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停止招生,在有效提升中职教育质量的同时,也造成招生规模减小。

  数据显示,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51622人,招生数为16486人,毕业生数为17928人;与2017年相比,招生减少1478人,毕业生减少543人。

  2018年是佛山市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收官之年。《报告》提出,将通过加强市级统筹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与此同时,佛山还将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与监控机制,建设项目管理、学徒管理、导师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一体化管理平台,基于企业岗位标准化,构建产业学徒岗位培养标准和岗位课程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断达成。

  数读佛山2018年中职教育

  初次就业率99%

  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人数为17975人,比2017年减少726人;初次就业率为99%,与上年大体相当;对口就业率为88%,比2017年提高8.79个百分点。

  新增专业布点数12个

  2018年佛山市26所中职院校新增专业布点数12个。加工制造类新增3个专业,其中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5个专业布点。

  校企合作企业数788个

  2018学年,政校行企共建职业教育集团13个;校企合作企业数达788个,校企共建实训基地750个,开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企业65个,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

  本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96.86%

  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57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24人,占比为2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41人,占比为15.15%;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3458人,占比为96.86%。师资数量相较去年皆有增加。

  国赛学生代表获奖率100%

  2018年,佛山中职学校学生在省赛中获得一等奖73项(比排名第二的地市多21项),在全省占比达到30.54%;代表广东省参加国赛57名选手全部获奖,获奖率为100%(全国竞赛获奖率为60.03%),其中国赛一等奖15人,占全省25.4%;二等奖21人,占全省26.3%。

  用人单位满意度98.37%

  2018年佛山市中职学校共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7928人,其中留在佛山区域就业比例(本地就业率)达到81.62%,对口就业率8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37%。

  升入高等教育人数8140人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升入高等教育人数为8140人,比2017年7099人增加1041人,升学率达到44.88%,比2017年提高6.45个百分点;37人被录取到本科院校,占全省总录取人数的22.3%。(王雅铄)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