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传统与现代结合 佛山校园传承文化的“铁军样本”

2019年05月09日 09:1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引入STEAM理念,传统与现代结合,狮头工作坊代表广东捧回全国一等奖

  佛山校园传承传统文化的“铁军样本”

  南方日报记者 李晓玲

狮头艺术工作坊的学生跟随欧琦辉老师学习狮头设计。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狮头艺术工作坊的学生跟随欧琦辉老师学习狮头设计。 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摄

  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日前在苏州落下帷幕,佛山市铁军小学的狮头艺术工作坊成为广东省小学组唯一代表,捧回了全国一等奖,赢得参观者的一致好评,中央电视台还就此作了专题报道。

  一个狮头有1300多个扎点,有需要坚守的传统标准,扎作需要经年的时间,就连佛山狮头国家非遗传承人黎伟都学了七八年才出师。铁军小学是如何让小学生们学习并热爱上这门技艺的呢?铁军小学校长张丽琴用了两个字回答:“坚守”。“狮头扎作这个项目我们是全国唯一一所学校在做,我们唱的是‘独角戏’,我们作为狮头这项国家级非遗所在地的学校,有责任把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下去。”张丽琴说。

  引入STEAM理念,建立校本课程和“全校普及+精英培养”的教学体系,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摘得全国最高荣誉的背后,铁军小学已经形成了1400名多师生联动家长,全员学习狮扎文化的良好局面。“从兴趣到责任,我觉得我应该把它传承下去。”铁军小学狮头工作坊五年级学生伍俐佟说。

  独角戏 狮扎进校园 全国独一家

  铁军小学于2012年引入狮头扎作课程。张丽琴介绍,铁军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上有着自己的坚守。2012年的时候,学校与黎伟的大弟子欧琦辉不谋而合,把狮扎这个传统文化项目引进校园。

  “但是狮扎这门技艺太难了,首先要把竹篾刨成要扎的竹,然后还要有扎、扑、写、装等四道工序,整个工序很复杂。黎伟在70岁才收了第一个弟子,因为没有多少人去学,太难了。我们看好这个项目,但是引进后也遇到很多困难,首先狮扎不为人所认识,更别说理解,其次这项技艺也没有什么比赛,所以引入后先是小范围学习。”张丽琴说。

  据了解,在铁军小学之前,也曾有学校引进过狮扎技艺,但是因为难以推广教学而没有做下去。“我们曾问过省里为什么会选我们作为全省小学的唯一代表参加全国展演,他们说我们是非常具有岭南传统文化技艺的独有的项目,所以选择了我们。”张丽琴介绍。而走到全国展演的舞台后,铁军小学的师生们发现,自己的狮头艺术工作坊在全国的小学里也是独此一家。

  铁军小学的狮扎技艺课程,从学校社团开始一点一点推进,黎伟也亲自到学校里开设大师课堂。为了让狮扎这门特色技艺能够在学校普及,欧琦辉2014年开始编写校本教材。“狮头扎作有四个步骤,扎、扑、写、装,我的校本教材的思路首先是对文化的了解,然后是写色表现,从写色入手,因为写色最容易跟美术结合。”2016年,欧琦辉编著的《扎狮娃——佛山狮头工艺之写色》出版,黎伟为这本教材书写了前言。

  有了校本教材后,低段、中段、高段的学生分别可以学什么就有了依据。

  2018年初,张丽琴任铁军小学校长后,经过对社会、家长、老师、学生的充分调研,从该校的蔡李佛拳、剪纸、书法、机器人、街舞等特色优势项目中,确立了狮头扎作作为学校的龙头项目,并形成“全校普及+精英培养”的教学模式。

  目前,铁军小学已经形成了全方位的狮扎技艺课程体系,包括:每周一次的大师课堂,由黎伟和欧琦辉共同教授扎狮头和画传统狮头。结合狮扎文化的各种日常教学,比如:综合实践课探讨“我眼中的狮头文化”等狮扎文化;信息技术课程把狮头文化做成电子报刊;舞蹈课程编排舞蹈《扎狮娃》;社会实践课程连续三年参加佛山市的小手拉大手秋色巡游活动,巡游用的狮头都是学生亲手做的。此外还包括深入培养学生的狮头艺术工作坊,每周三下午4时到5时30分开课;430特色课堂,结合狮扎技艺,由学校的老师给孩子上国画、剪纸等特色课程。“整个课程体系有普及,有提升,以校本课程和狮扎文化为基础,与自己学科融合,把这种文化深挖出来。”欧琦辉说。

  突围 引入STEAM理念 传统与现代结合

  比构建课程体系更难得的是,铁军小学对狮扎技艺的传承,得到老师、学生和家长的多方支持和喜爱。“有家长自己还录了制作手工艺狮头的视频,来教我们的学生。”张丽琴介绍。

  这么艰深的传统技艺,为何能够在铁军小学受热捧?张丽琴介绍,“2018年的时候,我们做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第一个就是引入了STEAM理念。当时我们代表佛山市参加了一个全国的交流会,真正明晰了STEAM理念,并将其引入到学校。以前也有这个理念渗透,但是不明晰,去年变得明晰化了,使得我们各个学科,比如创客3D狮头、音乐、美术等都能围绕狮扎来展开。”

  STEAM是五个英语单词的缩写: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Arts(艺术),Maths(数学)。有别于传统的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STEAM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育概念。

  “2016年的时候快要走不下去了。我觉得我那么努力的去告诉别人狮扎这门艺术有多好,成天抓着别人讲很累,难不成这些东西真的就没有生命力吗?我认为的艺术是要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欧琦辉说。后来,在STEAM理念的指引下,铁军小学将狮扎由文化领域强调的对技艺的传承,转型为教育部门对文化的弘扬。“这样一个转型非常有意义,在这样的理念下了解狮头文化,孩子觉得不枯燥,画画可以画狮头,在这个基础上有兴趣的再去学习狮扎,就很有趣,就铺展开来了。”张丽琴说。

  “我们让传统的东西不再整体表现,而是把美术的东西抽出来。低年级段的学生可以画狮头故事,做黏土狮头。三年级的学生可以上狮唇的想象课程,比如狮唇的想象画,传统的狮唇有一些纹样,但是这样上课孩子会觉得很闷,所以我们把狮头的文化和表现形式提取出来,让孩子觉得比较好玩。又比如说狮耳,做成小吊坠,狮眉做成小雨伞,用美术的语言表现狮头文化。”这种教学方法是欧琦辉创造出来的。“非遗为什么消失了,因为没有人应用。所以科组老师在设计整个教学体系的时候,关注点是用起来。”

  以前铁军小学是欧琦辉一名老师带着大家学,后来转型为美术课所有老师都学习狮扎技艺。不仅老师和学生在做,家长也行动起来,录视频来教社团的学生。

  除了前述的狮头信箱,铁军小学的孩子们还创作了漫威系列的狮头、狮头纹样的黏土发夹、书套、纸杯等文创作品。“但是一切是在尊重传统和敬畏传统的基础上,传统的东西不能瞎搞瞎闹,要在懂它的基础上再去创造。”欧琦辉说。

  传承 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在铁军小学狮头艺术工作坊一进门那里,摆放着一只扎好的小狮头,是五年级的“大师姐”熊榆菲花了半年时间完成的。别看熊榆菲年纪不大,已经学了三年狮扎。一个小狮头光扎就要半年,也不算扑、写、装等步骤,不过熊榆菲没有觉得枯燥,“每扎一根乐趣会多一点,迫切想知道下一根扎完会变成什么形状。”熊榆菲的家里人也很支持她学习狮扎,“他们都是佛山人,我们经常去祖庙看狮头,我也会把学到的讲给他们听,他们就了解了。”现在,熊榆菲每周至少要花两个小时学习狮扎,“没学狮头前不了解传统文化,学了之后除了狮头还接触到剪纸等其他岭南文化。我的责任就是把狮头文化传承下去,毕竟很多人都不太了解狮头文化。”熊榆菲打算以后从事跟传承狮头文化相关的工作,“我想当设计师,把狮头纹样和图案设计进去。”

  同样五年级的黄晓楠和伍俐佟则是“扑纸”的好手,“一开始就很有兴趣,想学,后来跟着欧老师学着学着就从兴趣变成了责任。听说全国就只有我们一所学校在学,所以我觉得我应该把它传承下去。有时学了东西我就回家跟爸爸妈妈说,他们也很有兴趣,让我继续学,继续跟他们分享。”伍俐佟说。

  目前,铁军小学能够扎狮的孩子已经有将近20个。学习狮扎,并没有影响他们的学业,当被问及学习成绩能排到班上前几时,狮头艺术工作坊的几个孩子骄傲地说:“前五!”

  “通过画、染、扎这样一个系统的训练,能够培养孩子系统思维的能力,令孩子心灵手巧。而狮扎作为一项传统文化,特别能够在美育教育方面发挥作用,培养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此外,通过参与狮扎创作,学生也树立了自信和团队精神,开发了多方面的思维,团结协作能力特别强,所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张丽琴说。

  在红色精神和狮扎项目的引领下,2018年,铁军小学获得区级以上各级各类荣誉60多项。“狮扎项目对学校各方面的带动作用都很强。”张丽琴说。

  张丽琴介绍,在佛山市和禅城区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接下来,铁军小学还将继续深化狮扎技艺的传承。首先硬件方面,将投入20多万元打造一个60多平方米的狮扎工作坊;其次软件方面,构建专门的教学评价体系,包括每个年龄段系统地培养学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等。此外,学校还考虑将静态的狮扎真正动起来,以动态的形式展示传统狮扎技艺的风采,并考虑与香港的姊妹学校合作,将狮扎技艺进一步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它。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