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江门疏通基层政务服务堵点 装上“智慧大脑”

2020年09月15日 13:54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江门三区四市多线发力,疏通基层政务服务堵点

  数字政府给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

  2020年是江门市实施“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攻坚克难、决胜之年。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江门正着力深化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行动,运用数字化手段的巧劲,为基层治理装上“智慧大脑”,努力提升企业、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自去年启动以来,江门市“为民服务解难题·政务服务无堵点”观察团已陆续开展7期活动。成员走访江门多地,考察各部门在打造“政务服务无堵点城市”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进步,并就市民和企业的办事难点和痛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近日,观察团深入到多个区(市),了解基层“数字政府”改革情况,发掘改革亮点,梳理改革经验,助力解决群众更多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南方日报记者 李霭莹 戴惠甜 任龙 张泳渝

  通讯员 赵春庆 岑华锋

  蓬江篇

  打造集约、整合、智能、高效政务服务新大厅

  一事一窗一次办 企业群众更省心

  走进江门市蓬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和环市街道公共服务中心新址,咨询导办区、申报辅导区、休息等候区等一目了然。不少群众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资料。蓬江区新行政服务中心已有1个市直部门、24个区直部门的290项自然人事项、820项法人事项进驻办理,包含综合窗口、工建综窗、公安窗口及税务窗口等,服务范围覆盖蓬江全区70多万市民和10万多家市场主体。企业和群众办事只需进一次门,在一个窗口,交一次资料。

  近年来,蓬江不断深化政务服务改革。2015年,蓬江在江门全市先行先试,先后在6个镇街建立公共服务中心;2016年,蓬江政务服务进一步延伸至133个村居,区法人一门式服务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蓬江获“全国行政服务改革示范城区”称号;2017年,蓬江区法人一门式改革获评“中国十大民生决策”;2019年,蓬江实现开办企业一日办结,法人窗口进驻各镇街中心,实现法人、自然人业务“只进一扇门”;2020年,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蓬江启用新行政服务中心,打造集约、整合、智能、高效的政务服务新大厅。

  企业群众跑窗口次数平均缩减80%

  群众办事进多门、找多人、登多网、跑多次等痛点如何解决?

  政务资源一体化让群众办事更便捷。蓬江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增加18个窗口,完善专业窗口设置,推出“工建综窗”,实现水电气等市政公用服务事项在“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完善“大湾区一站式综窗”,形成针对港澳人士来蓬江创业生活就业的主题服务,打造集约、整合、便民高效、有利于提升城市品质的政务服务中心。

  通过一门整合,蓬江区行政服务中心还实现所有事项“一窗通办”。蓬江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服务中心窗口服务采用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一窗受理”业务运作模式,将多个业务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一门整合”,统一以综合窗口对外通办。这样的业务模式极大提升政务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彻底解决部门之间循环证明问题,实现政务服务从“多门”到“一门”,“多窗”到“一窗”集中,企业群众跑窗口次数平均缩减80%。同时,蓬江也统一各级服务平台,实现市、区、镇街、村居四级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法人与自然人“一体融合”。

  梳理一千多项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

  为最大限度减少各类申请材料反复提交,为企业减负添活力,为群众办事增便利,蓬江为政务服务事项“摸家底”。

  按照“无法律依据的不再列入材料清单、前面流程已收取的资料不再重复提交、可部门推送的资料不再需要提供循环证明”三个原则,蓬江对各职能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全流程再造。具体包括:所有事项均明晰具体受理条件、收件标准,有据可循;所有事项均列明部门审查要求,公开透明;所有事项均承诺比法定时限短的办结时限,提效提速。

  通过事项梳理、流程再造、制定统一规范的办事指南和业务手册,目前,蓬江已实现审批事项清单化、审批流程标准化、审批流转数据化、审批过程透明化,使受理与审批彻底分离又互相监督,审批全过程公开、电子化留痕、超时预警,绩效监察可追可溯,确保了权力运行的透明化、标准化。数据显示,蓬江区已梳理出18个部门标准化政务服务事项一千多项,企业群众提交资料平均压减达55%。

  “当前,行政服务中心受理业务还实现了受审分离,为企业和办事群众带来多重好处。”上述负责人介绍,“一窗式”受理和审批分离,不仅能提高窗口统筹利用效率,大幅度缩短办事群众等待时间,提高行政效能,还能杜绝人为因素影响,把好入口关,预防审批人员不作为、乱作为现象,避免腐败发生。

  300多项高频事项全流程网上办

  走进蓬江区行政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区,出入境自助办证一体机、社保自动服务终端、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自助申办终端、侨都之窗等设备让市民24小时都可以便捷办理业务。

  蓬江还把24小时自助服务扩展至全区。结合具体应用情景,蓬江在医院、商业综合体、金融机构等场所投放了150台“侨都之窗”自助服务终端,可跨区跨市办理多个部门业务。蓬江还在多家银行网点设置“政银通办”服务专区,使政务服务向广大城乡银行网点延伸。

  政务服务不仅能线下办,还能线上办。深度融合“互联网+政务服务”,蓬江已实现12个部门三百多项高频事项全流程网上办。同时,蓬江还大力推动微信智能办,全流程智能化审批,快递送照上门,真正做到“秒批”“一次不用跑”。办理方式从线下单一窗口受理模式到24小时云服务+窗口受理线上线下全方位一体化服务,申请资料从反复提交向数据共享的转变,变“群众跑”“跑部门”为“数据跑”“系统转”。

  新会篇

  政务服务围绕经济做文章,鼓起企业群众“钱袋子”

  政策补贴提速 线上交易公平

  近日,新会“黄金十条”最新一批申报兑付奖励资金正式发放,14家企业累计获得800多万元奖励。与以往的流程有所不同,这次兑付用上了今年6月上线的政策兑现系统,各审批部门通过平台实现并联审批,提升了政策兑付的效率。

  基于全市关于“数字政府”建设的部署要求,新会区围绕政务数据信息化转型,建立“三个十条”政策实施平台,搭建农村“三资”交易网络平台,先后推出“最多跑一次”“交地即交证”等多项便民便企改革,在优化本地营商环境、保障基层群众利益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

  企业活

  政策奖补实现“达标即付”

  “不用额外提交材料,奖补直接打到了公司的账户里。”江门市桥裕纸业有限公司(下称“桥裕纸业”)是崖门镇的大型企业之一,今年疫情期间,公司如期收到了“黄金十条”自动兑付的奖励。总经理苏锦华认为,这是一针强心剂。“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和复工压力,更重要的是给予我们迎难而上、共度时艰的勇气。”

  “黄金十条”从招商引荐、新项目落户、科技创新等企业发展全过程,对企业进行扶持奖励,是当地历年额度最高的企业奖励政策,每年最高安排奖励资金2亿元,部分重点单项奖高达1000万元。为配合这一政策高效落地,2018年新会区创新实施自动兑付模式,政府部门通过大数据对碰核实,筛选出符合资格的企业,最后直接通知企业领取奖励。

  从过去的审批把关变为主动服务企业,自动兑付模式免去了企业反复提交审核材料的麻烦,也解决了企业因为不熟悉申报流程而错失奖补的问题。在自动兑付实施的第一年,新会有156家企业获得奖补,累计金额超过5000万元。在此模式下,“黄金十条”优化营商环境的功能得到了充分释放,同年,新会成功引进超亿元重大工业项目31个,总投资达192亿元,多项经济指标领跑全市。

  自动兑付的背后,是税务局、科工商务局、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串联审批的繁琐与费时。新会政数局政务服务管理股股长赵耀雄说,各部门需要人工比对、审核多项数据,一个部门完成复核再交给下一个部门,中间消耗了人力,也减慢了兑付速度。

  为破解这个痛点,今年6月,新会自主搭建起政策兑现系统,通过共享部分数据库,各部门可在同一时间进行数据审批,变串联审核为并联审批,使“黄金十条”奖补资金实现“达标即付”。赵耀雄说,审批完成后,系统还可以自动计算奖补金额,大大提高了政策兑付的效率和准确性。数据显示,政策兑现系统启用以来,已经为104家企业自动兑付“发展贡献奖励”超3000万元。

  以大数据手段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新会除了为政策奖补提速,还正在搭建“亩产效益”评价大数据平台。该平台将引入优质企业,通过数据直观反映项目亩均产出的效益和能耗,逐步淘汰“散乱污”企业,推动生产要素向高效益企业集中。

  村民乐

  农村集体资产溢价率超30%

  9月初,古井镇官冲村一处鱼塘在新会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网上交易系统(下称“交易系统”)上成功发包。村民李先生以15200元/年的价格竞得项目,比起拍价高出4800元/年,成为系统当天溢价率最高的项目。

  在过去,“三资”(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金、资产、资源)管理不规范,发包金额长期处于低位,曾经是集体资金流失、村民分红收入减少的重要原因。为了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2月28日,新会区政数局和区农业农村局等部门联合上线了交易系统,农村集体资产交易公开招标、在线竞投、合同签订等全流程皆可在网上完成,标志着新会在江门率先进入农村“三资”管理数字化时代。

  “每次村里举行招标会,黑恶势力都会派人坐在会场里。”沙堆镇梅阁村村民耀叔对交易系统上线的意义深有体会。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前,梅阁村的“三资”管理在“黑手”的操纵下乱象频出,围标串标等暗箱操作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村民因为害怕受威胁不敢投标,项目往往以最低价格被黑恶势力收入囊中。“现在这个系统可以看到交易全程,公平多了。”耀叔说。

  招标会从“田头”搬到了网上,使得交易过程更加阳光透明。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农村财务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描述,线下招标会不可避免受人情因素的影响,村民出价时可能有所顾虑,也增加了围标串标的风险。例如,得知自己的亲戚要竞投同一个项目,村民有可能会放弃投标。在交易系统上,只有当该竞投号中标后,系统才会公布中标单位(人)的信息。此外,身处外地的竞投意向人只需在电脑前就可以完成竞投,消除了空间的限制,为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提供了更大空间。

  上线至今,交易系统累计共发布交易项目1100多宗,成功交易项目平均溢价率达31.01%,成交金额总溢价510万元。如今,通过网上交易的项目正在激增,相关部门、镇街和业主单位也对交易系统提出了更高的用户需求。

  下一步,新会区将对交易系统进行功能拓展,通过研发手机APP,让投标单位(人)不受电脑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参与网上交易。其次,交易系统将实现对失信人员的名单管理,限制不良竞投人参与竞投,加强网上交易秩序的维护。同时,交易系统将接入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完善“三资”闭环监管。

  台山篇

  行政服务中心实行容缺受理制度,推动资源下沉

  制度创新让群众办事更省心

  “经营范围填写不准确,需要修改,根据我们的容缺受理制度,可以先给您办理,之后补一份新材料即可。”9月11日上午,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平常一样忙碌,台山市民王女士正办理商事登记业务,虽然其中一份材料有误,但并未影响办理进程,“多亏了容缺受理制度,不然还得多跑一次。”王女士说。

  王女士提到的容缺受理,是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的重要举措。今年8月,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试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梳理首批可容缺受理事项共84项,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让市民群众和企业办理更省事更省心。同时,该中心积极推动资源下沉,将不动产登记业务下放到各镇公共服务中心,进一步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率先试行容缺受理制度

  不少市民群众有过这样的经历,到行政服务中心办事,生怕漏材料、材料不规范或出现文字错误,尤其一些外地企业,专门请一天假到台山办事,发现其中一份材料不规范或不合规,重新跑一次要耽误几天时间……如今,台山市民群众不再为这些事情烦心,这得益于该市率先在江门地区试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

  什么是容缺受理制度?“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应急机制。”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市民群众来办事,基本条件具备、主要申请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条件或申请材料欠缺,只要作出相应承诺,则可先予受理,当场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材料、时限和超期补正处理办法,并进行审查办理许可手续。“补正全部材料后,在承诺办结时限内及时出具办理结果意见,颁发相关批文、证照。”

  为推行容缺受理制度,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曾多次向税务、人社、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卫健、市场监管等部门征求意见,共同设计、完善符合台山实际的容缺受理制度。另外,该中心还对窗口服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确保其熟悉容缺受理流程和制度内容,进一步提高办理效率。

  今年8月,《台山市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试行)》正式印发,首批梳理出84项可容缺受理事项,并对容缺受理的概念、适用范围、事项清单管理、受理规则等内容作了明确解释和规定。该中心通过政府网站、实体政务大厅公共宣传平台滚动播放、印制宣传资料供群众取阅等方式开展宣传工作,加大对群众的指引力度,提升群众知晓率。

  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的落实有效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以群众办事漏带材料为例,如果符合可容缺受理事项范畴,群众作出申请容缺受理承诺后,前台工作人员可先行受理,允许后补材料,避免群众来回跑动,大大节约办事成本。自该制度实施以来,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已受理业务148宗,得到办事群众的高度肯定。

  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该中心将继续推行政务服务容缺受理制度,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纳入更多可容缺受理事项,加强监督管理,强化宣传引导,收集群众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服务,让改革成效真正惠及广大群众,切实提高群众对政务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镇级可办理不动产登记

  9月11日,家住台山市水步镇的翁女士来到该镇公共服务中心,向不动产登记窗口递交身份信息,经工作人员核实后,她很快便拿到了不动产权证书。

  “今天来拿证只用了几十秒。”看着手里的“红本本”,翁女士十分开心,她告诉笔者,之前一次性递交了所有材料,办理完成后工作人员通知来拿证,从家里到镇公共服务中心不到五分钟车程。“以前必须去市区办理,开车来回得一个小时。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搞定,真是太方便了。”

  今年6月15日,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在全市选定3个镇试点不动产简易事项下沉镇(街)办理。服务下沉后,市民群众就近到所在镇便可办理不动产登记,水步镇公共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之一,设有一个不动产登记专窗,配备两名工作人员。

  水步镇公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舜恒介绍,5月份,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专门组织了业务培训,并为中心配备了办理业务所需的整套设备。自开设不动产登记业务以来,该中心已办理18件相关业务。“将不动产简易事项下沉到镇一级办理,为全镇居民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可分流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群众,减少排队时间,提高办事效率。”

  台山市行政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经过前期试点,今年7月,台山市正式在各镇推行不动产登记业务,将不动产登记中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业务下沉到街乡镇办理,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记者了解到,台山各镇公共服务中心办理不动产登记和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登记的流程、时限均一致。办事群众只需“取一次号、排一次队、提交一套材料”即可办理,通过数据多跑路,实现群众少跑腿,让群众真正在家门口享受到不动产登记服务,为群众提供更多选择、更多便利。

  鹤山篇

  中国建设银行鹤山支行:

  全面实施政银通办 落实落细便民惠企

  “您好,查询社保请到政务服务区。”9月11日上午9时许,中国建设银行鹤山支行(下称“鹤山建行”)政银通办服务专区已有不少市民,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办理社保查询、完税证明打印和不动产登记等各项业务。

  “我住在中山路,走路过来不到五分钟。”鹤山市民徐先生刚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利用自助服务终端查询了社保缴费记录,他表示,许多政务事项在建行办事时顺路就办了。“建行服务好,有专人指引,一趟能办几件事,非常方便!”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和群众少跑腿,是江门建设数字政府的初心,也是近年来鹤山建行探索的方向。今年,在当地政府部门和上级行的支持下,鹤山建行将高频政务服务引入银行网点,并打造24小时“政务+金融”服务区,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政务服务。疫情发生后,该行主动靠前服务,发挥金融力量,为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复工复产。

  打造市民身边的政务服务大厅

  7月2日,江门市全面上线政银通办服务,鹤山建行在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下称“江门建行”)的支持下,一举推出145项政务服务,涵盖住房公积金、社保、人社、医保、不动产、营业执照等10余个板块,让鹤山市民在离家最近的建行网点享受高质量政务服务。

  吴女士是鹤山建行的老客户,也是该行政银通办服务的直接受益者。“前不久刚办理按揭购买了一套房子,今天过来办理提取公积金还贷款,前后不到10分钟。”她介绍说,如果没有政银通办服务,要先拿购房合同到行政服务中心办理提取证明,拿到证明才能到银行办理提取。“现在大大节省了办事时间和成本,一次就能全部办完,离家近也不用排队。”

  “截至目前,鹤山建行共有7个网点开设政银通办自助服务专区,配备19台智慧柜员机,鹤山支行营业部还专门开设了政务服务专窗。”鹤山建行副行长罗顺余介绍说,近年来,该行通过与政府部门深度合作,逐步把行政服务功能引进银行,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一次,市民少跑一次。

  为保障政银通办服务高效实施,鹤山建行对各网点软件、硬件全面升级。一方面,全面优化网点环境和智慧柜员机,拓宽服务功能。如通过与鹤山市市场监管局加强合作,引进营业执照打印设备,配合该行全国首创智慧柜员机(STM)智能办照系统,实现营业执照即办即批即取,同时该行创新性推出江门市首张不动产电子登记证明,进一步优化不动产登记流程,为市民提供更多便利。另一方面,鹤山建行还对窗口服务人员开展专题培训,优化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办理效率,让群众到一趟建行就能办成几件事,确保市民到银行办理政务事项无难点无堵点更舒心。

  除设立政银服务专区和综合服务专窗,鹤山建行还特别开设了一个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专区。通过赋能自助银行,加载政务事项,让市民办事更自由、更轻松、更高效,打破5×8小时工作时间限制,享受7×24小时不打烊服务,有效解决上班职工请假办事不方便的问题,为更多市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靠前服务助企业复工复产

  近年来,鹤山建行发挥金融渠道优势,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积极支持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鹤山建设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鹤山不少企业纷纷站出来,为抗击疫情助力。1月25日,广明源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迅速组织人员,加班加点生产700台壁挂式消毒杀菌器捐赠给湖北省,分配到武汉市与四地市26家医院呼吸内科使用,用技术和爱心助力武汉人民和全国人民战胜疫情。

  随着疫情进一步蔓延,广明源公司遇到了资金周转困难。关键时刻,鹤山建行主动出击,第一时间深入企业走访调研,针对性推出“战疫贷”等金融产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我们从鹤山市科工商务局获悉,不少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罗顺余说,2月11日,鹤山建行迅速组织调研摸底,其中广明源正全力生产抗疫物资和设备,急需资金支持,向鹤山建行提出申请贷款1000万元。为加快放款进度,建设银行江门市分行和鹤山建行主要领导赴企业实地走访,核实情况,特事特办。

  “从提出申请到建行放款,前后只用了4天时间。”广明源有关负责人说,2月初,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生产杀菌灯原材料物资紧缺,只能款到发货,企业生产流程面临巨大挑战。“发愁之际,鹤山建行主动联系我们,了解情况后,立即为公司补充经营周转流动资金方案,并协调各方资源,开辟绿色审批通道,第一时间为公司申请到了10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

  广明源是众多受益企业之一。疫情发生以来,鹤山建行累计为当地19户重点企业发放“战疫贷”1.9亿元,为近百户普惠金融客户提供1.8亿元资金支持,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是鹤山建行众多惠企举措之一。”罗顺余表示,鹤山建行将积极探索,加强与政府部门沟通合作,为广大市民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多便利和优质服务,为鹤山建设湾区现代化创业之城贡献建行力量。

  恩平篇

  率先在江门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流程网上办

  办事零见面 效率大提升

  在恩平市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广东恒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恩平项目负责人黄志军在工程建设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指导下,在线上建设工程审批平台填写、上传资料,申请施工许可证。

  “线上填报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黄志军说,“我们从深圳过来恩平工业园区投资,本来以为报建手续繁琐,审批时间会很长,没想到审批1天我们就拿到了施工许可证,现在已经能开始准备施工了!”

  2020年以来,恩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积极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省、江门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工作要求,大力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截至目前,恩平共完成市直单位79项审批事项进驻工建审批系统,完成157个审批项目,全部实施网上办理。

  今年5月,恩平在江门率先实行所有事项全流程网上办理,企业群众办事零见面,进一步提升办事效率。

  一网通办

  160人次网上办理线上工程审批

  “去年年底,我们就开始筹建线上工程审批平台,今年年初,我们对审批事项进行梳理,5月份,我们正式推出了一网通办服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更多企业、群众选择在网上办。目前已经有160人次在线上申报。”恩平市住建局窗口组长何永忠介绍。

  据介绍,在恩平社会投资工程建设需要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工程建设许可阶段、施工许可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这些阶段涉及了发改部门、自然资源部门、住建部门等多个部门。

  “在线上工程审批平台,有十分清晰的流程申报手续,我们只需要根据手续提交材料,很快就可完成审批。”黄志军说。

  此前,在恩平投资工程建设需要走访多个部门,递交多次材料,现在在网上就能完成所有的资料递交。此外,在恩平市行政服务中心二楼大厅,还集成了与工程建设的有关部门进驻,为企业、群众提供一条龙的办理服务。

  “在工程综合窗口两边的是住建局、发改局、城管局、供水供电等部门,如果有群众来到线下递交纸质材料,我们也可以为他提供‘保姆式’的服务。”恩平市行政服务中心协调股股长岑宗存介绍。

  目前,恩平进驻市直单位审批事项79项,进驻率100%。如建筑工程施工证核发、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核发等多项行政许可事项均可做到全程网上办理,并核发电子证照,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更好实现网上快捷办事、平安办事、健康办事,极大方便企业和群众。

  审批流程优化

  电子版施工许可证大大提高效率

  “线上申报递交的资料,经工程建设综合窗口工作人员预受理没有问题后,将内部流转到各个审批部门,进行并联、限时办理。”何永忠介绍,“零见面审批大大避免了办事难的问题。”

  在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上,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并联办理、工程建设许可并联办理、施工许可和竣工验收的审批分别需要10个、15个、5个和10个工作日。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间控制在55个工作日以内。

  “目前,我们正在以‘交地即动工’为工作目标,让企业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即可收到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和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文件,可以马上动工。”恩平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郑前进说,“这需要我们继续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优化建设项目审批服务。”

  据了解,恩平正在积极推进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便民服务企业新举措,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精简施工许可手续。不仅将质量安全监督登记手续与施工许可证核发合并办理,真正做到缩短了审批时限,主动为企业和群众做好服务,更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审批事项由原来11项申请材料精简为9项,以电子证照方式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提高了审批效率。

  创新服务机制

  一日内完成审批并核发施工许可证

  工程建设申报线上办理除了方便企业外,还能方便很多建民用建筑的市民。市民自己买地建造民房也是恩平的一大地方特色,所以线上申报能让更多市民享受“数字政府”的便利。

  以广东恒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在立项用地和工程建设方面,都由园区代为办理。“园区与审批部门联动,为我们带来了极大便利!”黄志军说,“到了需要自主办理的阶段,我们通过线上办,还实现了一天审批发证,让我们工程建设不断加快。”

  目前,恩平正在认真落实提前介入、预验收,指导企业做好验收准备,顺利开展联合验收工作,实现事项零的突破。同时,创新审批方式,简化审批材料,实行网上报送材料、发放电子证照。

  目前,已有广东恒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恩平德铭光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纳斯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的施工许可证申报,均在一日内完成审批并核发施工许可证,得到了工业园区及企业的好评。

【责任编辑:陆春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