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侨乡传真

致敬传统沃土 佛山艺术家曾力曾鹏在石湾开展

2020年09月17日 16:17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获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欧洲巡展后致敬传统沃土

  佛山艺术家曾力曾鹏首次在石湾开展

  9月16日,广东石湾陶瓷博物馆,佛山艺术家曾力曾鹏两兄弟的“传统在今天”展览正式开展。这场得到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展览,是为期两年历经欧洲三国的“传统在今天——中国陶瓷艺术欧洲巡展”的收尾之作。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回到生于斯、长于斯的石湾来办展,备受业界关注。

  此次展览的展品并不拘泥于陶瓷,铁艺、字画、瓦脊公仔等多种艺术形式融会贯通,展品全部是原作,且这些作品七成以上是今年新近创作的,从中可窥两位艺术家正值巅峰时期的创作状态。

  归来仍是少年致敬这方沃土

  走进石湾陶瓷博物馆展厅,在“传统在今天”的布展中,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摄于上世纪50年代的石湾美陶厂前辈们的一张合影。这张合影被放大到一整面墙,瞬间把人的思绪带入到曾良、谭畅、区乾等石湾陶瓷艺术界前辈们年轻朴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青春时代。展览背板上,专门写道“献给尹积昌、梅健鹰、郑可、高永坚、谭畅、曾良、庄稼诸位先生”。这场充满现代主义的展览,也是一场致敬石湾传统的展览。

  上世纪50年代,曾力、曾鹏兄弟俩随父亲曾良来到佛山石湾。当时的石湾美术陶瓷厂是一个特殊的对世界开放的窗口,外宾来到佛山会首选美陶厂参观,同时,这里也是一个承接国内美院一流高校师生创作实践的宝地。受石湾气质的滋养,又有机会与学术机构交流、并看到外面的世界,现代主义的种子在那个时候已经深深埋藏在兄弟俩心中。后来,他们分别进入广州美术学院和景德镇陶瓷学院读书,毕业后分配到石湾美陶厂这个父辈奋斗过的地方。

  1984年,以曾力、曾鹏为主要参展人的“石湾现代陶艺展”在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陈家祠)举行。1985年,兄弟二人又联合梅文鼎大师在中国美术馆做过展览。赶在下海的第一波热潮中,他们勇敢地走出去独立面对市场。他们曾创立“虞公窑”品牌,在企业运营中走品牌化路线。像海绵一样,走到哪里就源源不断吸取哪里的营养,他们的传承与创新,已经成为中国陶瓷文化闯世界的一个独特样本。

  “我做出来的作品自带传统的血液。”“没有无缘无故的创新。”“我要表达的就是我的生活,是现代人的审美。”言谈中,曾鹏目光如炬、讲话通透。在业界看来,曾力的作品相对稳重而温暖,气场强大。曾鹏的作品鬼马灵动而幽默。成长学习经历相似的两人,作品又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但两种风格集合在一起,融会于“传统在今天”的主题,却又显得和谐统一。

  离开石湾30多年后两兄弟首次回到石湾开展,并以“传统在今天”来命名。谭畅先生的女儿、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谭红宇说,从他们的激情、澎湃的创作力与自我更新的强烈欲望来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创造力致敬佛山这片沃土。

  重新定义传承架起中国与世界的桥梁

  昨天在今天看已然是传统,今天又会成为明天的传统。石湾陶塑非遗技艺的传统,犹如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强大的传统也因此投下了巨大的身影,使得后来者在创新与传承中不断地思辨、挣扎。传承与创新,成为传统积淀深厚的石湾产区近年来探索最多的话题。

  在佛山产区,传统的“父带子”“师带徒”的传承形式中,徒弟在成长起来以后是在作坊里完成教育学习过程的。而以曾力、曾鹏为代表,不拘泥于特定的徒弟群体,不拘泥于某种创作材料,不拘泥于专业作者,他们传承范围的广泛、方式的灵活等新的传承方式,同样值得作为样本进行研究。

  他们平时是广州美院的客座教授,在授课中,他们会把传统的手艺、甚至是企业经营的成功失败教训传递给学生,会把石湾产区的能量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年轻群体中。

  他们也把传统的力量带到了世界。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支持,他们在芬兰、西班牙、瑞士三国进行了巡展。

  展览所到之处,曾力、曾鹏两人都会主导开展多场“石湾陶塑技艺示范”工作坊,作为将中国传统技艺转化为新时代语言的优秀案例,现场往往非常火爆、反响十分热烈。在瑞士站展览讲座上,有瑞士当地陶艺家向曾力、曾鹏提问:“怎么能做到使作品既很传统又那么现代?”曾鹏的回答是:“传统本来就存在于我们的血液里,我们一出生就自带传统的基因,那不是你随便能割舍和抛弃的,我在创作中把自己打开,道路拓宽,我为今天的生活而做,我手上的活带有今天的气息,那么传统也就更宽广、更活泼、更现代。”

  而此次石湾站的展览,既是终点也是起点,无论是在芬兰、西班牙、瑞士,还是回到中国,“曾力曾鹏作品展”都在不断发掘精神世界的各种可能性,以及对自己的生命根源的寻求。此次展览中的七成作品,都是他们今年的新作。曾鹏说,在欧洲三国交流中的感动,跨文化交流中的灵感,已经转化成为今年此次展览的创作能量。

  融会贯通于多种艺术形式,铁艺、灯具、字画,甚至是最为传统的石湾瓦脊公仔,他们在做以新的尝试。此次展览中的瓦脊公仔作品《知足》,用洗练的艺术语言,呈现出朴素典雅和高古的况味。正如石湾陶瓷博物馆在对展览的介绍中提到的,他们的作品中似乎在寻找一条通往灵性对话的道路。这是全世界人民都能读懂的语言,也是艺术的普适性。而他们留给世界的独特性却在于,在探索与完善自我的成长过程中,那些从南粤丰富民间文化的泥土的肥沃供给里所吸收的营养,自然地长出了它该有的形状。

  南方日报记者 阎锋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